世人都知陳橋兵變,卻不知鄴都兵變,這個文盲被人用刀架着做皇帝
【春哥讀史:這半年多,春哥潛心讀史,研究中國歷史的各個階段,越來越覺得歷史的魅力所在,從一個個人物,一段段歷史事蹟裏面無不浸透着人性的善惡、看待世界的格局、以及天時地利人和的際遇。春哥決定以自己的筆觸再次敍述唐末到明清的歷史,這也是我們這個國度一段珍貴的記憶。】
唐莊宗李存勖打仗勇猛,衝鋒陷陣,攻城掠地很在行。尤其是擊潰後梁,統一黃河地區是有積極作用的。然而,統治後期貪圖享樂,信用宦官和伶官,逐漸失去民心。
後唐建國起沒有建立國庫概念,中央沒有內府和外府來儲藏財物,外府收藏經常性的財政收入,直接供給軍政費用,卻日常空虛;內府直接接納各地貢獻,專供皇帝揮霍之用,堆積如山,軍士對此極為不滿。
莊宗李存勖稱帝后,無比誇耀地宣吹:“我於十指上得天下”,意思很明確這是自己打下來的江山,驕於驟勝,不僅大興官室,充實後宮,而且沉溺於聲色,對於拍馬屁的話很愛聽,對於原先的將領開始逐漸疏遠,因為不打仗了,這些武夫就不受待見了。
朝官武將軍士離心,後唐政權陷入了激烈的內部紛爭之中。李存勖眾叛親離。在階級矛盾日益激化的情況下,同光四年,魏博等地將領皇甫暉率兵叛亂,擁效節指揮使趙在禮為統帥,焚掠貝州,攻下鄴都(即魏州)。邢、淪等地相繼發生兵變。李存勖先派大將李紹榮攻打鄴都,但久攻不克,又派李克用養子李嗣源率皇帝的親軍前往討伐。
三月初六,李嗣源到達鄴都城下,但不意軍中又發生叛亂,叛兵拔出刀劍把李嗣源圍住,要立他為帝(這一點有點像後來的陳橋兵變,或者更準確地説是陳橋兵變模仿了鄴都兵變)。
四月初一,指揮使郭從謙叛,率兵從軍營出,攻打行宮。李存勖立即率領諸王和近衞騎兵反擊,李存勖為流箭擊中,很快斃命。李嗣源率軍入洛陽。初八,李嗣源在百官的再三請求下,任監國,入興聖宮居住,自稱殿下,他儘管是個文盲還算是一個謙虛低調的人。
四月二十日,嗣源即帝位,改名亶,改元天成,是為明宗。
春哥評述:封建帝王為何都喜歡抓軍權,道理很簡單,因為這是維護個人權威最好的方式,但同時這是一把雙刃劍,軍權必須用人率領,那些直接領兵的將官很容易被下屬所綁架,五代前期鄴都兵變是一個例子,後期的陳橋兵變又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封建社會這是一個難題,也常常無解,唯一想到的解決方案就是經常調換防區,把主將調離原來熟悉的環境,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