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教育專家説:學生最重要的學習階段,是小學階段。因為在這個時期,是孩子學習習慣的定型期,這些會陪伴孩子一生。
如果孩子的小學階段表現出好的學習習慣,那麼他們會受益一生;如果是壞的,那麼他們會一輩子受累。
從這個角度講,孩子在小學階段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習慣,會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他們以後是學霸還是學渣。
1、學習上是否喜歡討價還價。
許多孩子喜歡在學習上跟爸爸媽媽討價還價,比如媽媽要孩子做作業,孩子就會提出先看半小時電視等等。有的大人為了讓孩子聽話,就會被迫答應這種要求。但這種討價還價,也許會在短期內取得良好的效果,卻無法持久,並且有嚴重的後遺症,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
許多孩子之所以喜歡討價還價,根源還是在父母身上,比如父母經常對孩子説:“這次考試考100分,我就給你買新玩具”等等。
所以,父母平時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要經常性跟孩子討價還價。如果孩子有這種行為時,家長一定要守住原則,不要輕易鬆口。這樣,孩子漸漸就會知道不能有這種行為了。
2、是否沉迷電子產品。
隨着網絡時代的深入和電子產品的興起,現在許多孩子年紀小小已經沉迷其中。但是孩子玩手機電腦和看電視,對他們的負面影響很多。
一是阻礙了孩子的語言發展,因為在玩電子產品的時候是單向的,而語言學習是需要通過交流來完成的。二是沉迷電子產品,會讓孩子習慣不加思索的接收信息,所以會讓他們懶於思考和深入研究事情。三是電子產品的被動輸入,阻礙的孩子想象力的發展,同時會影響孩子專注力的培養。
所以作為家長,一方面要多帶孩子出門去玩耍,或者陪孩子進行各種有益的遊戲、閲讀,讓他們的注意力從電子產品產品上面解脱出來。
另一方面,當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要玩電子產品的時候,家長一定要設置好遊戲時間,設置好規矩,不讓他們沉溺其中。3、面對困難能否堅持。
孩子如果一遇到不會的題目,第1個反應就是放棄,然後向老師、同學或家長尋求幫助,自己不進行思考和解決。那麼這説明他們面對問題容易放棄,無法堅持,在學習上潛力有限。
所以,孩子想通過父母尋求答案的時候,父母首先要學會判斷:這道題是否超過了孩子的能力範圍,如果是孩子應該會的,那麼家長不妨裝笨,讓他們自己去思考解決。如果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那麼家長可以進行適當的方向性引導,但不要全盤托出。總之,一切為了孩子能獨立思考,不依賴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