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扎克來搞笑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在《三國演義》之中有一經典片段:諸葛亮到東吳去牽連吳蜀聯盟以對抗曹操,然而當時東吳眾臣都畏懼曹操兵鋒鋭利,同時對於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諸葛亮不屑一顧,於是在朝堂之上對諸葛亮連連詰問。諸葛亮面對眾人的非難,談笑風生,侃侃而談,將眾人的質問一一駁回,不僅辨的眾人啞口無言,同時也成功地勸通了東吳之主孫權,與劉備同仇敵愾,攜手對抗即將來討的曹操大軍。
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之中對於這一段落的描寫着實出彩,諸葛亮單槍匹馬地對戰東吳諸臣,唇槍舌劍,你來我往,這不僅體現了《三國演義》之中諸葛亮思維敏捷,口齒伶俐的一面,同時還描繪出了大戰來臨在即,吳蜀兩家緊張的氣氛。
但是寫的再好,畢竟是小説家言,這時候就有人禁不住去問,在歷史上的諸葛亮真的在東吳有這樣一段類似的經歷嗎?出人意料的是,這個故事還真的存在,不過真實歷史之中發生在東吳的論戰,與小説之中的情節有些出入。諸葛亮並沒有鏖戰羣儒,在他面前的僅僅是一個人,而和他交流的也不是東吳諸臣,而是東吳之主孫權本人。但是故事雖然不同,同樣都能體現了諸葛亮高超的語言組織能力和驚人的洞察人心的能力。
三國時,在曹操巨大的武力壓力之下,荊州之主劉琮連舉兵反抗的勇氣都沒有,就獻城投降。吞併了荊州的曹操,實力達到了史無前例的頂點,他決心趁着如今士氣高漲之際,一鼓作氣掃平江左,完成統一全國的大業。
此時劉備在江夏安頓下來,他知道如果連東吳都被曹操擊潰了,那麼天下就再也沒有可以匹敵曹操的勢力了。在此生死存亡關頭,劉備刻不容緩的做出聯合東吳抵禦曹操的決定,同時派遣諸葛亮到東吳去説服孫權,促成吳蜀聯盟。
在諸葛亮到達東吳的時候,東吳也正在激烈地討論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曹魏大軍。當時朝野之中分為兩派,一派是少壯派官員,認為應該依靠長江天險,殊死搏鬥;而另一派,則是以老臣張昭為首的元老派,認為曹魏大軍勢不可擋,唯有效仿劉琮,向曹操稱臣,方可保得江東免遭戰火屠戮。
此時孫權在這兩派之中搖擺不定,恰逢諸葛亮代表劉備來求盟,於是他就宣諸葛亮來見。諸葛亮察覺到了此時東吳對曹魏的曖昧態度,於是他更加小心行事。《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説權曰:‘海內大亂,將軍起兵據有江東,劉豫州亦收眾漢南,與曹操並爭天下。今操芟夷大難,略已平矣,遂破荊州,威震四海。英雄無所用武,故豫州遁逃至此。將軍量力而處之:若能以吳、越之眾與中國抗衡,不如早與之絕;若不能當,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今將軍外託服從之名,而內懷猶豫之計,事急而不斷,禍至無日矣!’”
到了孫權面前,諸葛亮朗聲説:“天下紛爭不斷,閣下坐鎮江東,而我家主公也佔據了荊南。如今曹操橫行天下,想要一掃宇內,統一全國。閣下要是自忖可以抵敵曹操,那麼不如早點和曹操翻臉吧。”
但是,諸葛亮説到這裏,又話鋒一轉,説:“假如將軍已經心服,那麼就趁早罷兵收手,臣服魏國,拜倒在曹操的面前,現在閣下騎虎難下,左右為難,如果不早做決斷,那麼禍不久矣。”
諸葛亮這是利用了孫權的一個心理,倘若他到這裏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地勸導孫權不要屈服,那麼必然會激起孫權的抵抗心理,於是諸葛亮就從正反面剖析,但同時又故意用恥辱的字眼來刺激孫權。
孫權果然被諸葛亮挑動了神經,但此時他不動聲色,可是言下已經有些愠怒:“苟如君言,劉豫州何不遂事之乎?”
這話説完,諸葛亮才緩緩開口,接下來的話看似樸素,但字字珠璣,無不證明了諸葛亮令人歎為觀止的語言造詣。《三國志?諸葛亮傳》記載:“亮曰:‘田橫,齊之壯士耳,猶守義不辱,況劉豫州王室之冑,英才蓋世,眾士慕仰,若水之歸海,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安能復為之下乎!’”
田橫,是齊國的壯士,尚且能堅守底線,寧死不屈。而我家主公是皇室宗親,才華絕世,高名遠播,此事只有奮力一搏,如果最終失敗,那也是天意,可以主公的身份,如何能夠屈居於他人之下呢?
短短几十個字,看似一個字沒有提孫權,其實處處都指向孫權。諸葛亮看準了孫權血氣方剛,不慣受窩囊氣,於是先以田橫諭指,自稱劉備不甘為臣,實際上是以此話來激孫權,反指孫權沒有骨氣。
隨後,諸葛亮又刻意點明劉備的尊貴身份。孫家素來有一個心結,因為孫家是近來才崛起的新興家族,所以一直被人指為“小吏之後”。諸葛亮自表為皇室宗親,已經令孫權大為不滿。此時諸葛亮的言語處處都有自傲之情,一番話已經令孫權內心動搖。緊接着,諸葛亮又説:“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
這句話説到了孫權的心裏,其實孫權在內心裏是個瘋狂的主戰派,他無論如何也忍受不了臣服北方的屈辱。但是一來曹魏兵鋒實在所向披靡,二來孫吳朝廷主和派勢力太龐大,在兩因素交相刺激之下,孫權只能把這份怒意深藏在心裏。
而諸葛亮觀察東吳局勢,以及孫權言行,早就揣摩透了孫權內心所想,於是他對症下藥,短短几句話,無不打中在孫權的內心。孫權聽完這些話後,勃然大怒,大聲呼號説,必然要與曹操殊死搏鬥。諸葛亮見孫權如此激動,又趁勢進一步分析敵我形式,説的頭頭是道。自此,在孫權心中和曹操決一死戰的心情已經不可動搖,在諸葛亮的巧舌如簧之下,吳蜀聯盟就此達成。
參考書籍:《三國志》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説説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説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