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歷史事件欄目為您提供中國歷史、歷史故事、世界歷史、歷史人物、歷史圖片、考古發現、野史趣聞等一系列的歷史相關內容。
辜鴻銘對中國舊文化的態度
辜鴻銘對中國舊文化的態度是持讚賞態度的。辜鴻銘生在南洋,後來又在西洋學習,並沒有接觸到很深的中國文化。但是他回到了祖國以後,開始喜歡上中國文化。辜鴻銘認為中國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是需要後來人挖掘先人的知識。
辜鴻銘雕像
辜鴻銘在談論中國舊文化時,認為中國的舊文化裏包含着豐富的知識,並不比西方的思想差。西方的思想雖然很華麗,但是並不實在。而西方思想中的一些東西,在中國的舊文化裏也是存在的。
辜鴻銘指出,像西方的一些新思想,例如“民主”、“自由”在中國的舊文化裏是存在的。只不過這些東西需要到一些典籍中翻閲,需要年輕人來接班,學習中國古代的典籍。辜鴻銘認為,西方的一些先進思想從他們自己的古老典籍中找到的,我們中國的古老典籍並不比西方的古老典籍差。
辜鴻銘認為,對於龐大的中國來説,舊文化是有着很重要的作用的。他有一次參加華府聚會的時候,當時有一些外國人問他,怎麼看待中國的舊文化。他説,拿聚餐來説,中國舊文化裏有禮數,那麼眾人吃飯的時候就可以謙讓的坐下,而按照西方的競爭理論,大家都爭搶好的位子,那麼飯也吃不成了。
辜鴻銘對中國舊文化的態度,也有維護的一面。在胡適領導的新文化運動中,辜鴻銘堅決維護舊文化,批判新文化,並且同胡適針鋒相對。
辜鴻銘 新文化運動
辜鴻銘在新文化運動中有過很多表現,這些表現在當時的人看來是非常守舊和頑固的。當時胡適等人發起了新文化運動,在社會上提倡接受西方的文化。辜鴻銘對此非常反對,他認為中國應該守住自己的傳統。
辜鴻銘畫像
辜鴻銘新文化運動中與胡適有過多次交鋒。胡適是提倡西方文化的,而辜鴻銘卻對西方文化有着反感,為此,兩人經常辯論。胡適當時也是北京大學的教師,在一次演講中,胡適用英文演講,辜鴻銘就調侃胡適的英語是“英國下等人的發音”。
胡適在新文化運動中提倡要學習西方,而辜鴻銘卻認為西方的文化華而不實,他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博大精深的,需要一代一代人去挖掘,雖然現在的西方很先進,但是中國依靠傳統文化也是可以取得成就的。
辜鴻銘新文化運動發表的很多觀點都在當時的社會上引起了很大的反響。辜鴻銘認為西方文化對中國的衝擊力很大,很多年輕人都去學習西方文化,卻將傳統的文化仍在一邊,這是非常不對的。
辜鴻銘在新文化運動中指出,西方的一些現代思想,在中國古代的書籍中也是存在的。辜鴻銘指出,自由與民主的思想不是西方的專有名詞,它在中國古代中就存在,中國古代也存在自由與民主的思想。之所以現在沒有人注意到,是因為沒有人去挖掘,如果有人去挖掘中國古代的經典書籍,自然能夠挖掘出一些有用的思想。
辜鴻銘 辮子
辜鴻銘先生被稱為“怪傑”,其“怪”表現在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點表現就是他的辮子。作為一個生活在晚清時代的人,大多數人經歷的是一個留辮子,剪辮子的過程。但是作為一個在馬來半島的英國人家出生,又飽受西方教育的辜鴻銘先生卻是經歷了沒辮子、留辮子、不剪辮子這樣一個過程。下面就説説辜鴻銘辮子的事兒。
辜鴻銘雕像
辜鴻銘先生出生在英國人的家中,早年一直在西方國家求學,所以他一開始並沒有辮子。但是他回到中國之後就開始留有辮子,這其中有幾點原因。第一,當時留辮子是統治者的要求,你要是沒有辮子,清政府會常常找你麻煩,甚至會要你性命。第二,辜鴻銘先生對中國歷史及文化研讀甚多,對於辮子有自己獨特的認識。第三,他認為辮子是國人與老外的區別,可以讓老外害怕。
在辛亥革命之後,由於辮子是恥辱、腐朽的象徵,所以要求男子都要剪辮子。但是,辜鴻銘先生固執地一直沒有剪。當時辜鴻銘先生去北京大學任教時,他是穿着青衣,拖着辮子便去了,這與當時穿西服,剪短髮的景象是完全相反的。當時還引來了各種嘲笑,但是他卻對那些人説,我的辮子是看得見的,在頭上可以剪去,但是你們的辮子是看不見的,在你們心裏面。這一句話就説出了當時的現狀,也表達了他自己的一些想法。
辜鴻銘辮子甚至被稱為“晚清最後一根辮子”,他卻以一根辮子向世人表達了自己很多想法。
對辜鴻銘的評價
對辜鴻銘的評價一直都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有一些人對他十分崇拜,對他的評價也很高,但是也有一些人覺得他有諸多不足,對他有一些批判。
辜鴻銘劇照
所謂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的,辜鴻銘先生也是如此。首先是他過人之處,主要表現在一下幾方面。第一,他懂得九種語言之多,具有很強的語言能力,而且口才了得。這是他不可忽視的過人之處;第二,他具有很強的愛國主義精神和保護民族主義、維護東方文化的意識。他去外國學習多種語言,為的是將自己國家的文化傳出世界,所以他對中國古代的四書進行了翻譯,並將其推向其他國家。當時人們都忙着學習外國文化,但是他卻對中國的古文化也進行了深刻研究,當別人都覺得要摒棄中國傳統文化,大力學習外來文化時,他仍覺得不能忘本;第三,他不跟風,有自己獨立的判斷能力,能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對中國當時的時局有很清醒的認識。
然後就是他的不足之處。第一,他是一個保皇派,沒有激進的變革精神,從某種程度上來説,他的思想不夠開闊,有一定的侷限性和保守性。例如,他對女人的小腳十分喜愛,説明他不認同女權主義,第二,他性格比較固執,自己認定的事情,無論好壞他都會堅持到底。例如,他堅決不剪辮子。總之,無論如何對辜鴻銘的評價如何,我們都應該明白一點,就是他始終是過人之處多於他的不足的。
辜鴻銘戀足
在我國古代有一些戀足的人,而辜鴻銘就是其中一位,他們喜歡欣賞女性的腳。在他們的眼裏,女性的足很優美,很有魅力。
辜鴻銘照片
而且在古代,還有很多學者寫了關於女性小腳的文章,同時他們並不為自己戀足感到羞愧。辜鴻銘也是個有戀足癖的人,但是在他看來,這是他個人的私事,並不會對他的人生產生什麼影響。
辜鴻銘自認識了自己的妻子後,就戀上了妻子的小腳。在他眼裏,妻子的小腳就如同珍寶一樣珍貴,同時也令他十分歡喜,因為他可以動手觸摸妻子的腳。每次辜鴻銘一有機會,就會拿起妻子的小腳把玩。隨着時間的推移,辜鴻銘戀足越來越痴迷。
而辜鴻銘也從妻子那裏找到了許多安慰,因為妻子的小腳能讓辜鴻銘得到一些慰藉。比如説辜鴻銘在想問題的時候,會把妻子喚到身旁,有時還會脱下妻子的鞋子,把玩她的腳。另外在辜鴻銘寫作的時候,也會動手把玩妻子的腳。據説還要更誇張的,就是辜鴻銘會將妻子的裹腳布一層一層地解開,用鼻子去聞他妻子腳的味道。在很多人眼中,這真的讓人難以想象。
對於辜鴻銘戀足一事,眾多人都保留着自己的態度,畢竟他本人都不以為意,別人還有什麼好説的呢?辜鴻銘認為戀足是他個人的癖好,而且這並不是一件丟人的事,也不是一件見不得人的事,不需要別人妄加評論。
辜鴻銘 張之洞
辜鴻銘是張之洞的幕僚之一,跟隨者張之洞達20年之久,是張之洞最忠實的幕僚。辜鴻銘於1857年,去世於1928年,享年71歲,福建同安縣人。辜鴻銘是一個才華橫溢之人,通曉英法希臘德等9個國家的語言,其修滿了13個博士學位,在清末他可以稱的上是中國首個精通西洋科學,精通各國語言,精通東方華學的人,學博中西,素有“清末怪傑”之稱。
建黨偉業辜鴻銘劇照
辜鴻銘是清末的“學歷帝”,這在當時是很牛逼的一個人物,所以他也很狂妄與目中無人,他對人對事都一樣的心直口快,從不逢場作戲,不管是布衣還是達官顯貴他都口無遮攔,因為這個性格得罪了一大批人。
張之洞覺察到辜鴻銘的不同,而且對其很是欣賞,每每找機會與辜鴻銘接觸,但是辜鴻銘一定都不領情,每每嘲笑張之洞,言語之犀利,態度之惡劣。
辜鴻銘的這種性格被很多朝廷官員所記恨,於是就找藉口想除了辜鴻銘,但是張之洞卻反對這麼做,他選擇“退一步”,非但沒有打壓辜鴻銘,而是處處維護着辜鴻銘。張之洞的為人處世讓辜鴻銘很是感動,於是就呆在張之洞身邊,常伴其左右,成為了張之洞的一大幕僚。
張之洞的用人之道讓他收穫了又一員大將,在其後面的道路上給予了很大的支持與幫助。辜鴻銘也用其才華實現了自己的報復,找到了自己的伯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