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誕辰是什麼時候 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
孔子誕辰顧名思義是孔子誕生的日子。被世人尊稱為聖人的孔子一生成就無數,而為了紀念孔子這個偉大的歷史人物,陽曆9月28日或農曆的八月二十七就被定為了孔子誕辰日,即紀念孔子誕辰的日子。然而孔子誕辰日在之後又被改為了10月9日。對於孔子的誕辰日期其實是備受人們爭議的議題,至今也未得到明確的結果。
孔子像
農曆八月二十七是民國時期確立的孔子誕辰日,是眾多日期中世人接受程度比較高的。而由於民國時期西學盛行,同時也為了後人方便紀念,就把農曆八月二十七推算成西曆,但因為西方有兩部曆法,推算結果就有10月4日和9月28日兩個日期。最後,當時的民國政府選擇了9月28日,並把這個日期定為了教師節。
備受現世爭議的孔子誕辰日期就算在歷史學家們翻閲眾多有孔子誕辰的相關記載的史書典籍後也未曾得到確定,僅僅得到依靠史料推論而出的日期。在一些史書資料中,關於孔子誕辰的記載內容甚至有互相矛盾的地方。
不過儘管孔子的真正誕辰日期仍舊模糊不清,但這並不妨礙人們通過各種方式來紀念孔子。在孔子誕辰日這一天,世界各地都會舉辦一些紀念活動,最為常見的紀念活動就是祭孔典禮。目前,仍有多個地區如台灣、香港等都延續了9月28日為孔子紀念日的認知,並將該日設為了教師節。
孔子是個什麼樣的人
孔子是個怎麼樣的人,歷史上儒生都將孔子看作是極其偉大的聖人,對孔子的言行都極為推崇,就好比西方人信奉上帝那般信仰孔子。的確,孔子在各方面的成就之大足以被世人尊稱一聲聖人,然而其實孔子也是一個人,他也會有犯錯,也有不足之處。
2010版《孔子》孔子劇照
孔子是歷史上著名的偉大人物,在思想、教育等各方面的成就都無比巨大。他為實現政治理想堅持遊歷各國十餘年,即使碰壁,即使多次差點喪命,他也不曾放棄他的政治理想,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是個堅持、樂觀、積極向上的人;他主張與人為善、熱心助人的人生觀,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是個善良、富有同情心、熱心的人。他曾拜師於與他學識相差不遠的老子為師,多次不遠千里問禮於老子,據傳他還曾拜七歲兒童為師,從中可以看出孔子是個熱愛學習、虛心向學的人。
孔子優點無數,但其實他也有缺點。孔子不光彩的身世與少年時期上門去魯國一貴族府上討吃喝卻被轟出府的受辱經歷使他有了自卑感,而他的自卑感使得孔子在他爬上高位後用殺人的手段來鞏固地位時變得專橫、獨斷;從孔子問禮於老子後辭行時,老子贈給他的幾句忠言中,也可以看出孔子喜好揭穿別人的缺點,為人有點自我的缺點;從歷史記載中孔子繁複奢華的生活方式中可以看出孔子其實比較虛榮,比較看重別人對他的看法。
雖然孔子的缺點有不少,但是那掩蓋不了他的優點、他的成就,總而言之,孔子擔得起聖人這個尊稱。
孔子生活在什麼時期
孔子(公元前551年,即魯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9年,即魯哀公十六年),名孔丘,字仲尼。在庚戌年戊子月庚子日的甲申時,孔子出生在春秋末期的魯國陬邑,也就是當今的山東省曲阜市。他是春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集大成者,是儒家學派思想的始祖。孔子是殷遺貴族的後裔,早前,他的祖先從宋國出逃,因此宋國夏邑是其祖籍,位於今河南省商丘夏邑縣。
孔子照片
春秋時期,西周社會的經濟政治制度瓦解,社會動盪不安,戰亂紛爭。在這艱苦的社會政治生活環境下,孔子曾擔任官職,與魯國、貴族勢力進行鬥爭角逐,以緩和階級之間的矛盾;體恤百姓,愛民如子,主張以德仁治國,希望恢復西周的秩序。在這政治、經濟制度崩盤的國家,孔子的生活條件極其艱辛。但他勤奮好學,虛心請教各位名師,一生周遊列國,致力於遊徒講學,推行自身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其教育思想的成就為: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不恥下問”、“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教育思想及精神,還倡導“温故而知新”,“學而時習之”的學習技巧等,歷史上第一個開設私人講學風氣;政治思想上,提出了“禮”,開創“仁”的學説。
孔子死後,歷代皇帝為表尊崇不斷地追諡。至今為止,孔子的思想學説已經成為我國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影響源遠流長。後世均尊稱孔子為聖人。
孔子的主張
孔子是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根基是以道德來規範人的一言一行,貫穿了兩千年的歲月,對世界也產生了深遠影響。孔子主張仁和禮。仁就是與人為善,禮就是言行舉止等規範的總稱。在孔子以前,祭祖是非常重要的政治活動。孔子強調要尊重祖先,祭祀活動的重要性進一步加強。
孔子畫像
孔子還主張妻子對丈夫,孩子對父親,晚輩對前輩,臣子對君主要絕對的尊敬和服從。這位聖人並不主張暴政。孔子的主張是國家為人民服務,不是人民為國家服務。人民的一切並不是因為國家的利益而存在。孔子主張君主應該要靠仁政而不是暴政來治理國家。孔子的主張比較保守,他相信黃金時代會再度降臨,極力勸説所有的人都能夠遵循美好的道德。孔子還主張中庸思想,這不僅要作為一種認知事物的方法來看待,還應該要把中庸融入到自己的品行中去。
可是孔子的主張沒有得到統治階級的接受,他只是一位非常具備創造力的改革家。孔子生活的時代是一個大混亂的時期,各國之間經常發生爭鬥。孔子在死後,他的主張普遍流傳開來。
在秦朝,孔子的學説遭遇了滅頂之災。秦始皇焚書坑儒,打倒了孔子學説。可是秦始皇的陰謀並沒有得逞。秦朝滅亡後,孔子的主張又在百姓中流傳。在漢代,孔子的學説被提高到百家學術之首的地位。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甚至成為了選撥官員的考試教材。
孔子登山
“孔子(名丘,春秋時期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儒家思想學派的創始人)登山”打一字謎:字謎解析,孔“丘”登上“山”之後,“山”被“丘”壓在下面,上“丘”下“山”,二者就組合成字“嶽”。
孔子曾登山的地方
“孔子登山”一詞來源於孟子的《孟子·盡心上》之<觀於海者難為水>,其原文和譯文如下: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不成章不達。”
譯文:孟子説:“孔子登上了東山之後就覺得魯國縮小了,登上了泰山之後又覺得天下縮小了。因此,對於看過大海的人,對於一般的水都不會輕易產生興趣,在聖人指導下學習受益的人也很難對其它學説感興趣。觀賞水也是有講究的,必須觀賞那波濤洶湧的壯闊。太陽和月亮都有耀眼的光輝,哪怕再細小的縫隙也能照射到。流水在地面上流是有規律的,不注滿低窪之處就不往前流,君子立志行道,事物不達到一定的程度就不能通達。”
這篇文言文深富哲理,啓示我們要樹立遠大的志向,要有博大的胸襟,同時也要注重紮實的基礎,任何事情都要循序漸進,逐步通達。文章和字“嶽”也喻指了孔子的強大,他的志向、胸襟、智慧、成就非常人能及,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智者登一座山,哪怕是一座不知名的山,依舊可以抒發自己內心的情感,更何況是孔子。他胸懷天下,“一覽眾山小”,所説的話都是富有哲理的語言,值得我們深思和學習。。
孔子的仁
“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孔子將仁的原義結合當時的社會的秩序風氣,通過不懈的努力,把“仁”發展成一種思想學説,成為自己成就的代名詞,對我國社會發展及後世帶來了極大的影響。
孔子的仁
孔子的“仁”思想最突出的就是“愛人”。他要求大家愛自己、愛他人、愛社會,四海之內皆兄弟。這是孔子思想表現的一種大愛。孔子把“愛人”做為社會的準則和人們約束自己的規範,在這個統籌範圍內,建立了以“仁愛”為中心的儒家思想文化。符合春秋時期的人民發展,也符合春秋時期的社會秩序發展,十分貼合實際。
孔子的仁還注重道德的修養。仁愛是一種權力也是一種義務,道德是存在內心的素質,仁愛的要求可以更好的發揮一個人的品德行為。為仁由己,既自我約束又追求道德完善。孔子仁的思想在另一角度是培養君子的德行。古代,作為一名君子,必須德行兼備。温文爾雅,謙謙君子,有學識內涵,要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在這個“愛人”的基礎上,仁還存在着等級分明的關係。子不可欺父,臣不可欺君,人不可欺人。其中最顯著的就是血緣關係,孔子提出的社會要以親情血緣關係為奠基,在此奠基層面上建立一種社會制度和社會關係。仁要求的不僅是個人、家庭,還有社會,要求的是整個國家。這也是仁學最初建立的起點。
孔子的政治主張
孔子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他的政治主張對以往傳統的政治思想文化,進行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吸收,在此基礎上創建了新的領域,形成以“仁”、“禮”為中心的政治主張。
孔子照片
孔子政治主張下的“仁”:仁者愛人。仁者的愛,是大愛,包含一切的美德。愛自己、愛他人、愛國家。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和平友善,大家相親相愛,互幫互助。“仁”是一種權力也是一種義務,在享受到別人關愛幫助的同時,也要學會對身邊的人進行回饋。最重要的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在實施仁的同時不能把自己不想要的、不好的事物或思想強加於人。
孔子政治主張下的“禮”:克己復禮。懂得剋制自己的行為,在禮的範圍內做規範的事,從而使自己成為一個有學識、有內涵的人。孔子的禮是多方面的,有對個人的禮,有對君臣的禮,又有對國家的禮。萬變不離宗,禮先源自於對自身的要求及約束,只有約束小我才能進一步約束大我。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拯救和恢復西周的“禮”一直是他的夢想和追求。他主張“以禮治國”,以禮治人,以禮服人,反對“法治”,反對嚴苛的政治制度和各類刑法,他相信道德的力量比刑法更有説服力,更能使人民信服。德治的政治思想一直是孔子所推崇的。
孔子的政治思想的主要體現,現存錄於《論語》中。想進一步瞭解孔子的政治主張,可以到《論語》中去參悟。
孔子的灑脱
有關於論述孔子的文章可謂是多如牛毛,每個朝代都有對他的議論,日積月累下來,早已是數不甚數。在當今,曾有一個散文家,寫了一篇名叫《孔子的灑脱》一文。辭藻寫的極為平淡,但能夠表達出在他眼裏的孔子,是如何的灑脱。
周潤發版孔子
在周國平的眼裏,覺得《論語》是幽默風趣的文章,有點像林語堂一樣,能夠讀出其中的樂趣,因此他能夠發現孔子其實是一個灑脱的人。
儒家這種文化,多次提到要出世為官,而不是退隱。而作為始祖孔子,他其實是一個淡泊名利的人,他對官場的追求較為平淡。
誰都知道孔子是一個讀書人,作為古代的讀書人,都需要寒穿苦讀十年,心中是有着自己的追求,那就是考取功名,從為一個有出息的人。而孔子就覺得人生來就是個沒出息的人,作為他這樣一個大家,也有人曾詆譭過他,説他是一個無所事事的人,且毫無特長,然後孔子對此,只是笑笑,説我只是一個趕馬車的罷了。
而如何看待讀書,其實孔子有着自己獨特的見解,他認為讀書要把興趣作為老師,而不是為了讀書而去讀書,這種純學術的想法在他看來使極為愚蠢的行為。而且他還主張讀書就是完善自己,用知識來妝扮自己。在孔子的心目中,人就得要有真才實學,而不是追求那些功名利祿,至少這樣的話他在《論語》中就強調了多次。
以上就是關於孔子灑脱的地方和理解,也許孔子會有着不灑脱的地方,這説明人不完人,聖人也是如此,可見人性其實很複雜,是一門有意思的學科。
孔子論孝
孝這個字,是一個上下結構的字,上邊有老,下邊有子,而老代表着兩個年老的雙親,而子代表他們下面的子女們。因此孝就是身為子女,就要孝順父母;而且又有子揹着老的意思,意味着在父母年老之後,行動不便,子女們需要揹着父母代步,充滿着感恩之情。
孔子跟弟子論孝
關於孝,在《論語》中,孔子曾多次提到,並且是在不同時間不同地點跟自己的弟子討論孝的真諦。
孔子説:“當我們的父親在世的時候,我們要觀察他的志向;在父親去世了的時候,得觀察他的所作所為;假如你能做到三年不去改變父親的方向,那這就是孝。”在他的眼裏,孝就是對父親的百依百順,不能以自己的意志來改變他的行為,對他有所不滿,這就是不孝。
子游曾問過孔子,什麼才是孝,孔子説:“如今什麼才是有孝的人呢,那就是能夠贍養自己的父母。人雖然能夠養活的了狗和馬,但是對它們不尊敬,這又有何區別呢。”可見孔子認為在贍養父母的同時,還得需要對他們尊敬,是晚輩對長者的尊敬,即位孝。
孔子説:“你的父母都還在活在人世,作為子女的就不應該出遠門,如果非得出遠門,那就去一定的地方,一定要回去。”孝是日常的,需要對父母不斷地贍養,需要常常服侍在父母左右,而不能出遠門,讓他們擔憂。
孔子説:“關於父母到底是多少歲,我們是不能不知道的。一方面替他們長壽感到竊喜,另一方面對他們年老了感到憂傷。”子女需要在意父母的年齡,對他們年齡的關心,就是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