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學霸父母的孩子不一定優秀,從心理學角度剖析,讓教育有跡可循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經典

醫生的孩子常生病,老師的孩子教不好,即父母具有某方面優勢,但孩子卻往相反方向走,這類例子是有的:

就我身邊表嫂是高中的班主任,但是她的女兒成績只有十來分,而且還十分叛逆;

還有一例是我的小學老師,把我們班教得非常好,但是他的兒子卻早早就輟學,讓她大為火光;

古語有云:龍生龍,鳳生鳳。醫生的孩子應該少生病,而老師的孩子應該乖巧聽話,理科學霸的父母應該培養出理科不弱的孩子才對。

那麼,到底是什麼因素影響着這類職業特殊的家長培養出完全與之相反的孩子呢?通過心理學,這一切都有跡可循,接下來我們就來解釋這本應“理所當然”的現象。

知識不能遺傳,智商可以,但影響孩子成就的不單單是智商

知識是不能遺傳的,這是人類的一大難題:人的一生中大部分時間都在學習前人的知識;

智商是可以遺傳的,但影響孩子成就的不單單是智商,還有父母的教養方式,以及成長的環境。

而醫生、老師、律師乃至理科學霸的父母,只是在知識專業性上具備一定優勢,不通過正確的教養方式把這個優勢釋放出來,甚至錯誤使用這份優勢,就會讓孩子往相反方向發展。

這些錯誤的教育方式包含但不僅限於以下幾種:

1. 家長控制慾太強,讓孩子無話可説--被動攻擊

溝通是親子關係中重要的一環,但溝通是二元關係,需要基於尊重、平等的前提下,你來我往互相表達。可在一些家長眼裏心裏,在孩子面前自己就是權威,孩子必須聽從父母的,讓孩子無話可説。

“我是老師!那麼多孩子都得聽我的,我的孩子自然也理應如此”

以表嫂為例,她就是班上的權威,基於教師這個身份,在家庭裏對孩子進行教育時,她也是權威(包括對於孩子以及對於家人,乃至對外界:“她是老師,聽他的準沒錯”)

久而久之,單方面的命令式教育,讓孩子沒辦法表達自己的不滿,這份不滿並不會隨孩子成長而消失,而是積攢起來,始終需要一個宣泄口,而宣泄的方式就是被動攻擊--父母在意的,我就越是要做不好,擊潰他們能讓我獲得一絲報復的快感。

“這些家長常常覺得,自己最驕傲的地方讓孩子給嘲弄了,他們為此而感到很深的羞恥,這恰恰是孩子在潛意識裏希望達到的目標。”

2. 同性父母太強,孩子自暴自棄

在孩子3歲左右的時候,會進入戀父/母期,這個時期的孩子的心理特點是認為自己才是異性父母的最佳伴侶,甚至會説出:“(女兒)我長大後要嫁給爸爸/(兒子)我長大後要娶媽媽”。

此時期的孩子會出現一定的敵視同性父母的情況,並以擊敗同性父母為目標。當然這是一個自然過度的狀態,本沒有什麼問題,父母強大於孩子也是正常的狀態。

問題在於,有一些同性父母有意無意地強調了這一點:你永遠都擊敗不了我,你永遠是一個弱者。

例如,一位學霸父親在教育兒子的時候,總是在強調孩子“笨死了”,這就會起到貼標籤的效應。

但孩子想擊敗父親的心理並不會就此消失,他會轉而向其他方向:讓父親氣急敗壞,形成如被動攻擊類似的進攻方式。

3. 父母的“面子”,把權力規則帶回家

有些父母特別愛面子,而且這種面子是建立在孩子的基礎上的。

“我是老師,我的孩子怎麼能叛逆?”“我是老師,我的孩子成績怎麼能差?”“這樣我走出去還能讓家長信服嗎?”

學霸同理:“我是學霸,學霸教出一個學渣,我怎麼面對其他人對我的評價。”

隨即,這些愛面子的父母就不管孩子的需求,不斷逼迫孩子往自己想要的方向走,所為的僅僅是維護自己的尊嚴,即太過在意外在評價。

這幾類養育方式,把本該是優勢的地方,變成了劣勢,可見對孩子的正確打開方式是多麼重要。

充分發揮優勢,核心在於輔助

須得清楚,孩子是獨立的存在,有獨立的人格,有獨立的需求,需要獨立的空間--他們並不是父母的附屬。另一個事實是,無論父母多麼出色,都無法代替孩子生活、學習。

要扶正的不是孩子,而是家長的認知--請重視自己的內在評價系統

“人心中的成見就像一座山,仍你怎麼努力都無法搬動”,這句話闡述了兩種狀態:

1. 人的認知一旦建立,就難以改變;

2. 人應該以內在評價系統為主,外在評價系統為輔;

學霸的孩子必然也是學霸,這就是普遍認知,這個問題對於一些學心理學的人來説更是如此:

一種認知是心理醫生就不會有心理問題,一個有心理問題的心理諮詢師,沒有資格治療他人。

但事實上是,每個人都會有或輕或重的心理問題,而心理醫生與普通人不同的是,能否直面自己的心理問題並採取正確的方式進行“改造”。

而學霸同樣如此,成為學霸是你的天賦及努力,與常人不同的更多的是學習方式、學習效率上的差異,自己學的好並不代表自己就教得好。

所以,請扶正自己的認知。

請給與孩子獨立的空間,家長的作用是輔助而不是操控

一個現實的例子是,當表嫂聽進去了建議,回家時放下了自己老師的身份及權力規則,正視自己對孩子的作用僅僅是輔助的時候,孩子的成績突飛猛進。

而所建議的,不過是給與孩子獨立空間,讓孩子安心做他自己。

適當放手,即父母給孩子制定一個基本的底線——認真生活不做壞事,然後放手讓孩子去決定自己的人生,只在非常有必要的時候才去幫孩子。

把優勢發揮出來,用正確的方式

“學霸”、“老師”這一類標識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如果不用之於教育自己的孩子那簡直是暴殄天物。

而優勢的發揮,需要正確的方式,學霸更應該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態度,傳承的應該是這一方面的內容,過去學霸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學習方式比他人高效、學習態度比他人正確;

我的表嫂同樣如此,老師使命和優勢是一致的“傳道受業解惑”,在孩子學習遇到難題的時候,她就是孩子最大的助力,從解題思路到解題方式的講解,這些都是普通家長難以給與孩子的輔助。

當然,無論如何,請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才去幫助孩子,採取“被動”的幫助方式,同樣也是對孩子的一份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