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大學歷來喜歡改名字,為啥被,改名字一般意味着實力和等級的提升。比如,學院改為大學、地市級改為省級、省級改為國字號等等。但是,改名同樣伴隨着風險,有一些大學的名字越改越差,名氣大減,東華大學就是一個典型的反面教材。
先來説説東華大學的建校史。1912年,提倡實業救國的張謇創辦了紡織染傳習所,這便是東華大學最早的前身。同年,學校更名為南通紡織專門學校,成為了中國最早的紡織大學。
1950年併入私立上海紡織工學院。1951年,正值國家大力發展紡織工業,當時的交通大學紡織工程系、私立上海紡織工學院、上海市立工業專科學校紡織科合併建立華東紡織工學院,隸屬於國家紡織工業部。看到沒有,在當時好的政策下,這些紡織類大學可謂趕上了好時候。
之後,華東紡織工學院快馬加鞭,在4年時間裏,先後有6所校系調整併入華東紡織工學院。至此,華東紡織工學院成為了中國規模最大的一所紡織高等學府。1985年,經紡織工業部批准,學校更名為“中國紡織大學”。是不是感覺檔次立馬提上來了,畢竟是國字號大學,看着就牛逼!
1997年,中國紡織大學通過“211工程”可行性論證和立項審核,這可是學校向前發展的一大步。好景不長,1999年,中國紡織大學又改名為東華大學。提一個問題,你們覺得哪個名字好?反正看不懂“東華”是啥意思,中國的東部嗎,完全沒了國字號大學的大氣!
據説,東華大學的校友向別人提起母校時,一般會附加一句,就是以前的中國紡織大學,足以證明之前的名氣有多大。還有人説,“東華”二字寓意不是很好,北京紫禁城有一個東華門,俗稱“鬼門”。為啥呢,因為有一個説法,清朝的皇帝死後都是由東華門出入,送殯迎靈也是從東華門進出。
當然,“鬼門”的説法自然不是東華大學名氣大減的真正原因,但是單從改名這件事來看,很不理解當時中國紡織大學的初衷,咋就這麼任性呢,放着名震天下的國字號不用,卻要舍大求小,不知各位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