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為什麼敢在夷陵和劉備打持久戰?因為他知道曹丕不會出兵

夷陵之戰雖然是以東吳的勝利而告終,但過程卻十分艱難。面對劉備的進攻,當時的東吳有兩個方案。

第一個方案,就是依靠西部山區的險要地形,把劉備堵在國門之外。

第二個方案,就是誘敵深入,讓劉備一路前行,不斷拉大劉備的戰線,增大劉備的後勤壓力。

孫權為什麼敢在夷陵和劉備打持久戰?因為他知道曹丕不會出兵

這兩個方案各有利弊。第一個方案會讓東吳佔據有利地勢,讓劉備的軍隊難以向前推進。但它的缺點是:東吳的後勤壓力會非常大。西部幾百裏的山區,都是經濟不發達的地區,所以就地籌糧是不可能的。相關地區離荊州經濟發達地區太遠,而且一路逆流而上,想從後方補給後勤是難以實現的。

第二個方案,相當於東吳不戰而失大部分險要地區,會讓東吳防守變得相對困難。但它的優點是:東吳的後勤壓力會變得很小。東吳大踏步的向後收縮了幾百裏,把防線設在緊靠經濟發達的地區,後勤補給自然會變得相對容易。

經過權衡,陸遜選擇了第二個方案。因為第一個方案有一個非常失敗的案例,那就是夏侯淵防守漢中。當年夏侯淵防守漢中,就是這樣失敗的。明明是劉備進攻夏侯淵,逐漸演變為夏侯淵進攻劉備。

如果東吳選擇第一個方案,表面上是劉備要進攻東吳,實際就成了東吳率軍,越過險隘的三峽地區,逆流而上幾百裏去進攻劉備。這樣一來,劉備的後勤壓力就會變小。劉備想進就進,想退就退,沒有什麼壓力。

孫權為什麼敢在夷陵和劉備打持久戰?因為他知道曹丕不會出兵

但東吳選擇第二個方案,也有一個非常危險的問題。當時是三方博弈,所以戰爭的勝負並不是參戰雙方可以決定的。第三方的選擇,常常才是決定性的。在這種背景下,如果孫權一方退縮幾百裏,和劉備曠日持久地打消耗戰,對孫權一方是非常不利的。

劉備和孫權的決戰開始後,曹丕的何去何從,直接可以決定戰爭的勝負。

如果曹丕率軍大舉進攻漢中,劉備當時就得驚慌失措;如果曹丕率軍大舉進攻淮南,孫權當時也得驚慌失措。因為,孫權和劉備單挑,難説誰勝誰負。如果曹丕偏幫一方,局勢會瞬間明朗。

曹丕如果想奪取漢中,需要率軍事主力進入長安,然後再翻越秦嶺進入漢中。這樣一折騰,需要的時間會很長,而且難度會非常大。而進攻淮南呢?無論從距離,還是地形上,都相對非常容易。

如果打成消耗戰,對於孫權更為不利。

所以,在劉備和孫權決戰時。曹丕如果參戰,最可能選擇的進攻方向就是孫權。而按照劉曄的分析。如果曹丕選擇進攻淮南,肯定可以瞬間把孫權打崩盤。到時,曹魏可以強勢插入江南。再往後,曹魏可以用壓倒性的優勢圍獵劉備。

如果曹劉兩家聯手把孫權打崩盤,最後的勝利果實會讓誰摘走呢?按劉曄的分析,摘取勝利果實的自然是曹魏;而劉備方面一定會認為是己方摘取勝利果實。否則,劉備哪會給曹丕留這種機會呢?

還可能出現另一種結果:孫權面對這種危險,他肯定會找劉備談判。此時如果再不談判,隨時都可能亡國。這樣一來,曹丕無非就是給劉備作菜去了。事實上,劉備最希望的結果,就是這種結果。

正是因為類似的原因,所以看到劉備和孫權開戰,曹丕一開始非常興奮。因為這怎麼看,也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啊!問題是,當曹魏羣臣坐在一起推演來推演去,自然會發現,這個機會不太好把握。於是,曹丕自然只能坐在那裏觀望了。

孫權為什麼敢在夷陵和劉備打持久戰?因為他知道曹丕不會出兵

但是不管怎麼説,基於地緣的考慮。劉備和孫權開戰,孫權方面承受了很多來自曹丕方面的壓力。因為,曹丕會怎麼選擇,誰也無法確定。但曹丕趁火打劫孫權的可能性,遠遠大於趁火打劫劉備的可能性。

在這種背景下,孫權就做出一個驚人的選擇:向曹丕稱臣。總而言之,你不進攻我,就可以得到許多外交、政治、經濟上的利益;如果進攻我,估計不用細分析,你也會知道,許多利益都是不確定的,而且也是弊端重重的。

曹丕拿到孫權的稱臣的奏書,顯然更傾向於坐觀孫劉相爭了。孫權當時的底線是:只要承認我們東吳的獨立性,其它條件都可以談。換而言之,稱臣?可以!納貢?可以!

東吳的臣子説:我們怎麼可以向曹丕稱臣呢?孫權説:劉邦當年還向項羽稱臣,稱臣有什麼了不起的?但是,稱臣是稱臣,曹丕想借此機會全面向我們東吳滲透,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所以,曹丕的使臣到了東吳,就如皇帝的使臣來到了土匪的山寨。總而言之,一臉的居高臨下。

於是,東吳的重臣都是哭天搶地的樣子:我們東吳這樣受人欺負,我們真是沒臉活了;更有人直接警告曹丕的使臣,你這樣欺負人,是不是以為我們東吳沒有血性的漢子?

曹丕的使臣面對這種局面,當時就不敢居高臨下了。照這樣發展下去,愣頭青隨時都會出現。當場暴揍他一頓可能都是輕的,當場打殘也有可能啊!屆時,就算孫權一再向曹丕賠罪,這個使臣又該怎麼向曹丕交差呢?因為,曹丕交給他的任務就是:讓東吳見識我大魏的威儀,讓東吳做出更多地妥協,並沒有讓你弄得雙方不歡而散啊!

所以,曹魏使臣只能自嘲地説:東吳有這樣的臣子,怎麼可能久居人下呢?

東吳的重臣又説:我們雖然稱臣,曹丕也不能這樣獅子大開口啊!孫權説了:道理,只能和講理的人講啊。曹丕他爹死了才多長時間,講點道理的人,怎麼能有心情惦記各種奇珍異寶呢?總而言之,曹丕就是一個花花公子官二代,和他有什麼道理可講呢?關鍵是,曹丕要的東西,無非就是些奇珍異寶。這些東西,他當寶貝看,在我眼裏,都跟石頭瓦塊一樣。因為,這些東西飢不能食,渴不能飢,冷不能穿。就憑曹丕這種追求,本身就證明他是一個花花公子官二代。敵國的首領就是這種貨色,我們應該感到高興啊!

實際上,類似的道理都是似是而非的。但東吳對曹丕的底線,大約就是在這裏。只要涉及主權的內容,孫權或是直接拒絕;或是一個勁地敷衍。

孫權為什麼敢在夷陵和劉備打持久戰?因為他知道曹丕不會出兵

孫權通過各種方法,緩和了曹魏和東吳之間的關係。為東吳和劉備決戰贏得了充足的時間。在這種背景下,陸遜更有信心和劉備打消耗戰了。戰爭進行到後期時,劉備唯一獲勝的機會,就是陸遜主動進攻他。這樣一來,劉備就有機會利用地理的優勢,重創東吳的軍事主力。只要出現這種結果,無論是戰是和,都會給劉備留下解套的機會。

問題是,陸遜説死説活就是不出戰,把劉備弄得進退失據。

在此期間,劉備曾派部隊到平原地帶誘惑陸遜出戰,但陸遜不為所動。最後,劉備看陸遜不上鈎,只好讓山谷裏的伏兵出來了。

在此期間,劉備也曾派部隊猛攻孫桓,希望和陸遜玩個圍點打援。陸遜手下的將領説:孫桓是孫氏家族的重要成員,我們不出兵求援,有些説不過去吧?但陸遜依然不為所動。

這樣折騰到最後,劉備終於絕望了。因為這樣耗下去,一點結果也不會有。如果耗下去對益州有利,這塊地盤肯定早就屬於益州了;這塊地方一直屬於荊州,本身就證明,在這種地方耗下去對益州非常不利。

劉備從公元221年7月出兵,此時已是公元222年6月。時間已過去了近一年,卻實在沒有什麼收穫,只是在遠離本土幾百裏的地方與敵軍對峙。在這種背景下,相信大家都認為劉備該撤軍了。可一説撤軍,問題就複雜了。

孫權為什麼敢在夷陵和劉備打持久戰?因為他知道曹丕不會出兵

來的時候,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想返回去,那可難了。事實上,陸遜就是在等這個空檔。只要劉備軍心浮動,人人思歸,劉備又在撤與不撤之間猶豫,陸遜的機會就來了。

如果劉備真的決定撤軍,肯定會做出精密的安排,畢竟劉備身經百戰。所以陸遜雖然有機會,但這種機會卻很難把握。所以陸遜選擇的是:在劉備將撤未撤之際,給予劉備重擊。但什麼時候才是將撤未撤之際呢?同樣很難把握。

在過去的幾個月時間裏,一直是劉備在壓制陸遜。所以難免會給蜀軍造成一種錯覺:陸遜不敢主動進攻。但就在此時,陸遜發動進攻,結果是直接大敗劉備。

第一輪進攻,表面上看是陸遜策劃不周的結果。實際上,這是陸遜刻意追求的效果。面對陸遜第一輪進攻的失敗,大家都會覺得,陸遜暫時不會發動進攻了。就在此時,陸遜突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所有兵力都投入,發動了空前規模的進攻。這一通進攻,直接把劉備親率的前鋒部隊打得潰敗而逃。

幾百裏連營的玩法,最大的危險並不是被火燒,因為這樣長的戰線,本身就讓火攻無法進行。火燒連營七百里這種説法,顯然是一種政治宣傳或是文學化的説法。

七百里的連營,怎麼個燒法?七百里連營,本身就意味着劉備的軍隊非常分散。否則,劉備一共四五萬軍隊,怎麼可能連營幾百裏呢?一把大火,把這樣分散的軍隊都燒得無處跑路,怎麼可能呢?

孫權為什麼敢在夷陵和劉備打持久戰?因為他知道曹丕不會出兵

赤壁之戰時,魏、蜀、吳三方各説一詞。而且這三方,也有着不同的版本,我們順着這種説法,大約可以看清他的真相。而夷陵之戰,顯然只有一種説法:陸遜一把火,把劉備七百里連營燒了。至於是怎麼燒的?説一説可以,聽一聽也可以。你真想知道它是怎麼做到的,那實在太難了。

這種説法,其實跟我朝以前經常説的“小米加步槍打敗了飛機加大炮”有異曲同工之處。這種內容,你説一説或者聽一聽都是可以的。但誰也無法還原,因為這只是一種宣傳。

幾百裏連營的最大危險就在於:這種佈局,會讓軍隊在受到進攻時,很難及時呼應。前鋒部隊受到狙擊而潰敗,誰能救呢?而前鋒部隊還是劉備親自率領的,所以前鋒部隊一旦潰敗,後續部隊也只能跟着潰敗了。而在這種易進難退的地區,潰敗時想逃回去,都是一件比較奢侈的事。

所以劉備潰敗後,黃權直接就被留在後方,退也退不回去。於是,黃權只能率軍投降了曹丕。至於馬良就更慘了,跑也沒處跑,直接被殺。

劉備為什麼會弄出這樣一個存在明顯漏洞的佈局呢?因為劉備推進到夷陵一線時,時刻要考慮易進難退的問題。所以劉備在戰爭期間,一直就想好了要打持久戰,更做好了撤軍的準備。

但是卻沒想到,陸遜竟然一直不和自己打仗。而在自己意想不到的時刻,突然迎頭一擊。於是自己親率的前鋒部隊瞬間潰敗,這種幾百裏連營的佈局也在瞬間崩盤。

所謂的火燒連營,應該只是劉備的前鋒部隊受到火攻而導致潰敗,後續部隊連增援的機會都沒有。於是,就形成了一路讓東吳軍隊追打的局面。

孫權為什麼敢在夷陵和劉備打持久戰?因為他知道曹丕不會出兵

劉備逃回白帝城,面對這種慘敗,那是又氣又急。因為,劉備六月被陸遜打得大敗。同年九月後,曹丕開始大舉討伐吳國。

三國紛爭的最奇妙之處就在於:朋友和敵人是可以隨時轉換的,而這種轉換又充滿了不確定性。面對此情此景,劉備肯定想大罵曹丕,你個王八旦,早幹什麼去了?

於是劉備寫信給陸遜説:現在曹丕開始大舉進攻吳國,如果我現在再率軍東征,是不是可行呢?陸遜回信説:你剛被我打得大敗而回,還是好好休養吧。如果你非要繼續率軍東征,我估計你會輸得更難看。

劉備終究還是放棄了。因為就算劉備此時捲入戰場,和曹丕一起把孫權打崩盤,結局又會如何呢?此時的劉備已經元氣大傷,還有獨自面對曹丕的底氣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在曹丕收拾完孫權之後,一定會順手把劉備一起收拾掉。

孫權為什麼敢在夷陵和劉備打持久戰?因為他知道曹丕不會出兵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127 字。

轉載請註明: 孫權為什麼敢在夷陵和劉備打持久戰?因為他知道曹丕不會出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