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3年從濠州城走出了一個改變歷史的大人物,此人就是朱元璋,為了活下去,朱元璋安葬了父母之後外出求生,此後當過和尚、做過乞丐,機緣巧合下加入起義軍隊伍,憑藉出色的軍事天分,朱元璋最終驅除韃虜奠定明朝根基。
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大明,朱元璋稱帝身邊的一干大臣們都樂翻了天,個個都在期盼封王封侯,然而建國兩年之後朱元璋才冊封功臣,首批開國元勳中有六位公爵,他們都是大明江山的棟樑,其中有兩位比較特殊,一人是鄭國公常茂,這個爵位本來屬於明朝悍將常遇春,只不過在北伐的過程中常遇春暴斃而亡,子承父業由長子常茂繼承了爵位。
還有一個人就是李文忠,與其他幾位元老相比,31歲李文忠獲封曹國公,李文忠戰功赫赫配得上公爵名號,此外李文忠還與朱元璋的關係十分密切,李文忠的父親李貞是朱元璋的親姐夫,李文忠12歲的時候母親去世,父親李貞帶着李文忠投奔朱元璋,朱元璋十分喜歡這個孩子將其收為養子,説回李文忠的父親李貞同樣與朱元璋關係密切,史料稱此人是朱元璋最為感激的人之一,李文忠獲封之後,李貞同樣被授予公爵,史稱父子同爵。
朱元璋幼年時期家境十分貧寒,吃不飽飯是常有的事情,當時父親將朱元璋的二姐嫁給李貞,李貞也只是一個農民,有幾畝地卻也只能維持温飽,李貞為人和善,經常拿出自己的糧食救濟朱元璋一家,這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十分難得,讓朱元璋十分感動。
後來災荒爆發,朱元璋走投無路下參加起義軍,沒多久朱元璋就成了起義軍的領袖,此時李貞帶着年僅12歲的李文忠前來投奔,多年未見親人,朱元璋百感交集,在戰亂時代親情顯得那樣可貴,明朝建立之後李文忠多次領兵進攻元朝,獲封曹國公,至於李貞朱元璋也格外關照,一併封其為曹國公,准許其“赦免常朝,贊拜不名”,賞賜無助金龍龍袍,為了能時常與李貞見面,朱元璋在京城內賞賜了一座宅院供其居住。
李貞沒有戰功卻有如此榮耀,時常感到惶恐,面對驟然而來的財富,李貞感到十分不安,經常提醒自己“貴而忘貧賤,君子不為也。”,朱元璋賞賜的龍袍從未穿過,依舊保持着一個勤勞的農民作風,勸説家人要勤儉節約。
洪武十一年李貞病危,臨終前請求面見朱元璋,聽到消息後朱元璋帶着皇后太子親自前往看望姐夫,病榻之前朱元璋百感交集,李貞是唯一一個與自己同輩的親人了,兩人痛哭不止,最後李貞説自己是心願已了,終於能安心地去死了,朱元璋離去後半路就收到了李貞的死訊,在其死後朱元璋輟朝兩日,“車駕臨奠”。
李貞為人善良,李文忠忠心為國,兩父子為大明奉獻了一生,稱得上是當世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