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北青快評 | 自然科學課要找到正確打開方式

由 士振文 發佈於 經典

校內科學課“可上可不上”,校外科學教育卻又快速套路化。近年來,大量社會資金進入自然科學教育領域,多地圍繞青少年自然科學教育進行了探索,但教育體系、教育標準和教學經驗存在不足,科學教育效果欠佳。(12月2日 《半月談》)

2017年,教育部印發《義務教育小學科學課程標準》,將自然科學納入義務教育課程體系並將起始年級調整為小學一年級,一些培訓機構也開展了相關嘗試。為什麼要讓孩子學自然科學,在小學低年級段即開設相關課程,其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為初高年級課程的深入學習打基礎,也不僅僅是培養未來的科學家,而是要普遍提高我國公民的科學素養。讓自然科學課成為課內必修和課外活動,這表明當今的基礎教育更加重視科學與技術的實踐,更加面向未來,體現了國家和社會對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的關注和決心。

歷經4年實踐,我國青少年自然科學教育已具備一定基礎,初步破解了科學課“能不能上”的問題,而“雙減”政策下,埋在孩子心中幼時的夢想——“長大後當一名科學家”被逐漸浮現出來,但校內教育邊緣化與校外教育套路化交織也帶來諸多問題,“能不能上好”仍不容樂觀。

校內課形如雞肋,校外課急速套路化,主要源於教材缺少頂層設計、專業化社會力量支撐不足以及科學課普遍不受重視。具體來看,科學教育教材普遍存在知識碎片化堆砌,缺少系統性、邏輯性和標準性,科學方法、科學思想和科學精神體現不夠等問題;機構師資以剛畢業學生為主,在網上找些材料現學現賣,教學能力欠佳,缺乏優質、開放、可與校內教育融合互動的能力。在一些地區,支撐科學教育的實驗室、實驗器材和實驗室專員仍然缺乏,不支持自然科學課開展户外觀察和實驗。這些都導致課內外的自然科學課上之無味、棄之可惜,長遠看或將削弱國家科技創新人才培養。

歸根結底,自然科學課的問題,是教育重視不足與急於求成所致。讓科學教育駛入快車道,不能僅靠簡單照搬學科教育課標,要給予其與語數英同等的基礎性地位,將教學培訓與學校配套改革相結合,讓科學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主課,同時宜從最薄弱的短板處發力,加大科學教育場地設備和教師隊伍的投入,構建打通多學科壁壘的綜合性、科學性、系統性體系,提高科學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

在此基礎上,激發校內、校外兩種資源,調動多方力量同向發力,聚焦教材設計、師資引進、實驗設備等方面的弱點,推動科學教學改革,營造全社會崇尚科學的氛圍,方能為未來夯實科技人才基礎、培育一批具備科學家潛質的青少年羣體做好準備。

“雙減”政策實施後,單一的分數評價體系已被打破,新的教育觀和人才觀正在形塑,做好素質教育“加法”,加大對自然科學課的重視適當其時。作為家長,除了要引導孩子把基礎學科知識學紮實外,還需要讓孩子從小接受科學啓蒙教育,注重科學思維方式和動手能力、科學實驗能力的培養。

自然科學教育要改出實效,只盯着校外培訓機構是不夠的,仍需發揮學校的教育主陣地作用。在有效開展科學教育的基礎上,學校也應加強與科技館、民間科學營地的合作,激活社會資源,協同開發滿足不同學段、符合青少年需求的科學教育課程,尋找自然科學課的正確打開方式,讓基礎教育走出急功近利的困境。

文/孔德淇

圖源/視覺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