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已經52歲了,想不到竟會成為一名‘網絡主播’……”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果園鄉中心小學教師王莉莉面對電腦鏡頭,打開課程直播軟件,熟練地切屏、播放課件,並不斷地向學生拋出問題。為了直播效果,她還給自己加了個“貓耳朵”濾鏡。
在王莉莉30多年的教師生涯中,五年級語文下冊第15課《自相矛盾》她已經講過數不清多少次,而以直播的方式講這篇課文卻還是人生第一次;在屏幕另一端,590名孩子專心地聽着課,在討論區“扣1”“扣2”甚至畫圖,與王莉莉互動。不少學生還被王莉莉“點名”做起線上小主播,“連麥”回答王莉莉的問題。
果園鄉中心小學坐落在河南省三門峽市澠池縣南七公里處,全校共計40人的教師隊伍支撐着752名鄉村孩子的學習。疫情居家學習期間,這所鄉村小學沒有一個學生掉隊。而這還得益於互聯網直播技術,以及將這些技術帶到鄉村學校的教師王莉莉。
教育技術的發展,像一束光照進了鄉村孩子的世界。這所鄉村小學也正經歷着一場“變道超車”。
果園鄉中心小學建於2011年,現有學生752人,40位專任教師,開設15個教學班。
疫情期間沒一個學生掉隊
疫情使學生無法像往常一樣到校園上課,這對網絡程度欠發達、教育信息化程度及信息素養相對欠缺的鄉村來説,本該是雪上加霜。果園鄉中心小學卻在學生“居家學習”的兩個月期間,交出一份在線教育的完美答卷。
果園鄉中心小學校長王楊可以驕傲地説出,疫情沒有給孩子們的學業造成很大損失。他看到,學校裏的每一名教師都確保孩子具備參與直播課程的條件,“每節課都會設置打卡,出現異常的狀況打電話聯絡家長。有的孩子家裏沒開網,我們到家裏幫他們把網絡開通。也會讓家長儘量給孩子提供一個可以上網的智能手機,如果真的不能參加直播,還可以通過電視收看‘名師課堂’,那裏有一樣的資源。”
疫情期間,學校把生命教育、美術課、手工課等優質公益課程通過網絡推送給孩子們,讓他們即使宅在家裏,也不覺得無聊和枯燥。有的孩子還在線上做起了小主播,有模有樣,遊刃有餘。
長達兩個多月的線上學習,不僅對於這所鄉村小學,就是對於整個國家而言,也是史上第一次,王楊和王莉莉也時常會產生“摸着石頭過河”般的不確定感。
終於,一張成績單告訴他們:就這樣做,沒錯。在學期末澠池縣的調研考試中,王莉莉所帶的果園鄉中心小學五年級的三個班語文成績在全鄉的教學班裏,分別是第一名、第二名和第四名。
疫情期間,王莉莉每天給孩子們上網課。
不僅是陪伴者也是鏈接者
這場鄉村教育的“奇蹟”,不是一朝一夕間形成的,它背後是三年網絡的歷練。
將“奇蹟”帶到這所鄉村小學的正是今年52歲的教師王莉莉。三年前,王莉莉報名參加了由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滬江“互加計劃”等30多家教育類公益組織、教育類企業、高校及學術研究機構聯合發起的鄉村青年教師社會支持公益計劃。這個被稱作是“青椒計劃”的項目,讓王莉莉的教學人生“煥發第二春”。
王莉莉説,互聯網給了她一次“新生”。
王莉莉還記得,那一年裏,每天下班回家後,她都盯着電腦或手機,在指定的平台上學習一小時課程,聽完課打卡,打完卡再複習、預習。她選了語文課、信息技術課、家庭教育課、心理課等7門課。“孩子們需要什麼,我就去學什麼。”
“如果沒有‘青椒計劃’,我可能下了班回家就做做飯、看看電視,也許一生就這樣度過了。那樣的話,我將永遠沒機會領略互聯網的驚人力量。”那一年裏,王莉莉風雨無阻、雷打不動,她幾乎沒有看過電視,就連大年初一、正月十五的晚上,也抱着電腦聽課。“不是為了完成任務或打卡,而是真的有種探到寶的感覺。”
“我們不僅是孩子的陪伴者,也是新技術與鄉村教育的鏈接者。”參加培訓前,王莉莉的電腦水平僅限於會使用Word、PPT等辦公工具。通過“青椒計劃”的網絡課程,她能夠熟練運用流行的信息技術。“微課、簡書、簡單的小程序製作、簡單的數據分析、剪視頻、做海報……只要是用得到的,我現在都會。”
在王莉莉的幫助下,這所鄉村學校有了更多的新資源:不停地有企業、基金會支持學校的發展,不到一年,圖書角、航模角、電腦、平板電腦、編程課……各種各樣新資源、新技術,在這片鄉村學校的土地上綻放出花朵。
新技術正在促進教育公平
近些年來,鄉村學校也面臨教師和優質生源的流失。“每年都會有不少老師從鄉村調到縣城;家境好一些的學生,家長要麼送他們到縣城讀書,要麼寧願花錢送去私立學校。”留在鄉村裏的孩子越來越少,“最多的時候全校有1000多孩子,後來800多,今年只有700多。”
“農村的孩子其實很可憐。他們聰明、善良,有一顆向上的、好學的心,但農村孩子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確實有限。”王莉莉回憶,在2017年之前,果園鄉中心小學只有語文、數學、英語課程,而即使是這些課程,師資也遠遠不及城鎮,“教育差距越來越大,我們的孩子落下一大截。”
新技術不僅為王莉莉賦了能,也給鄉村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在王莉莉給記者發來的一段她在學校室內足球課上隨手拍攝的視頻中,孩子們在教室內圍成一個圈,幾個男生技術嫺熟地操縱腳下的足球;大屏幕的直播中,國家隊退役運動員一邊遠程指導孩子的動作,一邊也教授學校當地的體育老師該怎樣教學。
孩子們正在通過大屏幕上室內足球課。
這是近年來在鄉村地區流行的“雙師課堂”的一個場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這場互聯課堂的教學革命中,屏幕這一端的鄉村學校教師扮演着“助學者”的角色——一邊幫助直播老師完成教學任務,一邊自身也在學習,提升教學技能。等學得純熟了,這些“助學者”會獨立走上講台獨立開展教學。
“對於我們學校的農村老師來説,美術課、音樂課不會教沒關係,全國各地的優秀教師,都在網絡上給我們上課。他們一邊教學,一邊教老師如何教學。”編程課、音樂課、美術課、古詩誦讀課、創意寫作課、生命教育課……記者看到,有着數不清的“雙師課堂”資源,正在改變着果園鄉中心小學752名學生的命運。
引進互聯網教育技術之後,王莉莉發現孩子們的學習狀態完全變了。“有時,線上課堂不僅是我們一個班在上課,還有云南、貴州、新疆等學校的孩子們跟我們一起上課。孩子們看到了別的學校的孩子,看到更廣闊的世界,總想去展現一下自己。”
王莉莉永遠忘不了,當班上的7個孩子在網絡上向全國的孩子們展示家鄉澠池的鄉土人情和風景名勝時,透着的那股陽光、自信的勁兒。“我也以為他們會自卑、會害怕、會怯場,但他們沒有,面對大屏幕,他們話比平時更多。”
這些孩子對來自屏幕上的表揚也尤為在意。“他們知道,每次直播中的表揚不只有他們自己能聽到,還有成百上千所學校的孩子會聽到,所以他們努力把功課做到最棒。”王莉莉説,每週的生命教育課上,屏幕上的老師都會進行一次課前表揚,而當孩子們發現果園鄉中心小學在表揚名單上時,就會特別興奮;“古詩誦讀課上,孩子的詩配畫作品受到表揚,他們也會格外高興,然後更用心地去想新點子,更多地把自己所學所會表現出來。”在這些孩子身上,王莉莉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正向反饋。
“有的已經去縣城上學的孩子,現在甚至想回到我們這所鄉村學校來上課。”王楊校長和王莉莉都知道,如果不是因為互聯網,鄉村孩子便不會享受到這些優質的教育資源。而這場關於教育技術的變革,或將實現教師和優質生源從縣城向鄉村的“倒流”。
校長王楊認為,鄉村教師應是掌握新技術、提升教學理念的時代“鏈接人”。
“這是一個可以推廣的‘奇蹟’。”王莉莉認可雙師課堂的“授漁”模式,她説,得益於青椒計劃,她一個人將教育新技術帶到鄉村小學,通過教師之間一起備課、知識共享,更多鄉村教師掌握了實用的信息技術和教學方法;而得益於“雙師課堂”,又有更多的鄉村教師向優質的教育資源學習,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彌補師資不足、師資條件差的短板。
“這塊屏幕,改變着這一代鄉村孩子的命運。”王莉莉轉身,望向身後那塊約1平方米的屏幕,屏幕上方兩側是“自尊自愛、自律自強”的八字班訓,五星紅旗掛在班訓之間。
教育公平正在加速到來,鄉村學生更美好的明天正在到來。王莉莉知道,這塊屏幕見證着互聯網技術發展為鄉村教育的賦能,見證着後疫情時代鄉村課堂教學模式的新樣態,它是飛架在優質資源與鄉村教育之間的一道橋。
“天塹變通途。”
採寫 新京報記者 戚望
編輯 白蕊 校對 薛京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