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審時度勢,隨機應變,態度強硬,無奈,天不遂人願,人不遂人心

一、 魯國政治形勢與孔子政治背景

春秋時期,魯國與晉國等國類似,在禮崩樂壞,君臣相弒的大背景下,國君權力旁落到公卿大夫手中。被稱為“三桓”的魯桓公三子之後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家族聯合掌控政權,廢立國君,操縱朝政。而魯國處於強大的齊國壓迫之下,本身就不平穩的政局更是危機重重。魯昭公、哀公都因試圖反抗三桓而流亡,三桓幾乎分割了國君權力,史載“十二分其國民,三家得七,公得五,國民不盡屬公,公室已是卑矣”魯定公時期的陽虎之亂更是三桓干政的惡劣後果。在這種局勢之下,進行大的政治改革,是魯國的必然選擇,也就給予了孔子政治實踐的契機

二、孔子改制

明:孔子燕居像(山東曲阜孔廟)

魯定公九年,時年五十歲,剛剛從齊國歸來的孔子被任命為中都宰,隨後經小司空遷為司寇。在齊魯夾谷之會中“齊欲襲魯君,孔子以禮歷階,誅齊淫樂,齊侯懼,乃止,歸魯侵地而謝過。”孔子以禮儀、言辭為武器,竭力保護了魯國國威與利益,他的強硬表現與隨機應變的能力,是急於奪回權力的魯國國君所想要看到的,也初步彰顯了孔子在政治上的強硬改革形象。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46 字。

轉載請註明: 他審時度勢,隨機應變,態度強硬,無奈,天不遂人願,人不遂人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