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10月4日電(韋香惠)“造火箭”、講授航天知識、探索宇宙奧秘……這是9歲男孩嚴弘森的日常。3日接受電話採訪時,嚴弘森的父親告訴中新網,兒子正在為同學修理一架飛機模型。
今年開學,嚴弘森剛上小學三年級,但他儼然已是經驗豐富的“航天小老師”。嚴爸爸介紹,兒子對於學到的知識有強烈的輸出渴望,在家講起航天知識頭頭是道。一年級的時候,學校的老師很開明,給了嚴弘森兩節課時間,讓他自己全程給同學們上航天課。
“他備了很多課,還自學制作PPT。”嚴爸爸表示,自己和妻子都是文科生,對於物理、化學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現在已經被兒子超越了。“他是自學能力很強的孩子。大部分知識都是通過自己研究、查資料再動手實踐完成。”
嚴爸爸介紹,“兒子小時候不認識字,我們就用電腦幫他查,慢慢的他自己就摸索出用語音查資料。”為了研究火箭,嚴弘森還自學了物理、化學和編程相關知識,目前已初步搭好火箭模型。
那麼,這位小小少年的航天夢是如何點亮和生長的?
據嚴爸爸回憶,兒子對航天的熱情大約起源於四歲時在酒泉觀摩過一次火箭發射。
2017年10月的一天,嚴爸爸帶嚴弘森旅行來到酒泉衞星發射中心,現場觀看了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的過程。“我當時感到很震撼。”嚴弘森告訴中新網。
“我們也是無意中發現兒子喜歡航天。”嚴爸爸介紹,兒子小時候興趣廣泛。“那會兒他還喜歡石頭、喜歡火車、喜歡汽車,反正很多活動他都説喜歡,但過兩天或者過兩個月就淡了,只有對火箭投入了極大的熱情並且堅持到現在。”
嚴弘森心中彷彿載下了一顆航天夢的種子,慢慢生根發芽。當被問到是否有過從事相關工作的意願時,他説,“想過”。
為了守護這顆種子,嚴弘森的父母做了很多努力。“兒子5歲起,我們的旅行目的地都與航天有關,開始打卡各地的航天科技館、聽航天講座,還去了文昌、西昌、酒泉等多個衞星發射中心和各個航天飛船返回點、中國火星基地等。”
嚴爸爸介紹,今年年初,他拆除了客廳的牆面,把沙發賣了,騰出空間為兒子改造了一間小工作室。“他可以在這裏做手工、做實驗,他喜歡當小老師給我們上課,我就給他買了塊黑板。”
有時,嚴弘森會全身心集中在自己的研究興趣上,嚴爸爸曾擔心兒子缺乏與人交往的能力。但最近,他發現這可能“多慮”了。
“碰到志同道合的人完全是個小‘社牛’。”嚴爸爸想起國慶假期第二天,他帶兒子去參加天文協會的活動。當與那些來自專業領域的人交流時,嚴弘森一點沒有感到怯場,反而熱情地問了許多問題。
嚴爸爸告訴中新網,兒子自制火箭的事情如今得到了很多航天領域專家的關心和幫助,當遇到問題時,能夠及時得到最權威的解決方案。“再過一兩年就可以成功了。”嚴弘森樂觀地説。
實際上,早在自制火箭之前,嚴弘森就已經受到外界關注。今年7月,他因為給一家天文館的火箭演示視頻糾錯,獲得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官方點贊”,還被網友們稱為“火箭男孩”。
在嚴爸爸看來,兒子造火箭這件事重要的是過程,而非結果。“這兩三年內,他造火箭要面臨多少困難,又能學到多少東西,這是我看重的。他要學習化學、數學、物理、編程,然後再把這些知識整合到一個項目裏,這其實是一件挺偉大的事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