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考
早在幾天前,教育部關於2021年高考的事情發佈了諸多通知,每一件都與考生密切相關。所以説,無論學業再忙,考生也要抽空仔細看看這些通知。同樣,家長也要重視,有些時候孩子或許沒有get到重點,就需要家長把好關。
關於2021高考,教育部的通知有幾點很重要。比如,高考時間又重新定在了6月7號和8號、高考加分政策的改變、高考成績只通知到學生、高考會增加開放性試題等等。
時間的確定也給考生再一次敲響了警鐘,還有三個多月的時間。加油吧!加分政策的改變同樣關係重大,特別是對於符合要求的考生,正所謂“提高一分幹掉千人”,所以説能夠加個5到10分是一件極其幸運的事情。此外,高考成績只通知到考生和錄取院校,這是在採取措施避免學校或者地方藉着“狀元”的話題炒作。
最重要的一點——增加開放性試題。早在前陣子的八省聯考中,細心的老師、學生或者家長就可以明顯感覺到一點——考題在改變!先不説難度的大小,試題的考察形式的確有了很明顯的變化,一個字——新。很多新穎的題目打破了考生對考試的傳統認知,數學試題也“打蒙”了一批參加八省聯考的考生。
説白了,這就是一個信號——新高考省份的考試也會變得比較新穎,或者開放性更大。而這一次教育部發布的通知提到了這一點,增加開放性試題,目的在於引導考生減少死記硬背以及機械式刷題的現象。
乍一看,高考的難度增大了,實際呢?並非如此!
兩個誤區
第一,減少死記硬背並不等同於不記不背。很多考生認為這句話是對文科生説的,因為文科生需要背的內容比較多,但不管是對文科生還是理科生來説,事關考試的內容多多少少都會涉及到需要背誦記憶的內容。就連數學也有需要記憶的東西,比如最小二乘法擬合公式、三角函數公式等等。再到語文、生物、歷史等科目。需要背誦的知識點很多,如果你不去背,一旦考到那你只能白白丟分。
教育部所説的“減少死記硬背”,其實就相當於是切斷那種抱有“破罐子破摔”的考生的“後路”,一些考生不去努力、心存僥倖,每一次考試都希望總自己僅僅背會的知識點去得分,從而得過且過。這種才是真正的“死記硬背”,遇到題目,不去思考就直接把自己背的相關的知識點寫上去。最後分數下來了,沒有得到期望的分數,自己還覺得很虧。這和掩耳盜鈴有什麼區別?
所以説,減少死記硬背的出發點是對的,其目的在於引導考生去思考,鍛鍊思考能力和知識運用的靈活性。這樣教育出來的人才才可以堪當大用,筆者覺得這一點值得肯定。但是,減少這種死記硬背並不就是説考生可以不記不背。像語文的古詩詞,仍然需要加強記憶和背誦,因為必考,背過能寫出來就能得分。但重要的是,要有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要把自己所記憶的知識吃透,並且能夠做到答題時能夠“對症下藥”,而不是把自己背的都寫上去,最終答得“驢唇不對馬嘴”。
第二,減少機械式刷題並不等同於否定刷題的重要性。聰明的學生與其他學生的最大區別應該就在這裏,很多成績不理想的考生平時也很用功學習,題也沒少做,但就是成績提不上去。為什麼?很有可能就是在機械式刷題,並且是在做無用功!
每一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比如學霸對於圓錐曲線問題練習幾次就可以十拿九穩,而一般學生卻只能做第一個小問題。他們每次刷題的時候分不清主次,也抓不住主要矛盾。對於那種自己擅長的小問題仍然在一邊又一遍地“刷”,這不就是在浪費時間嗎?
磨刀不誤砍柴工,你倒不如先搞清楚自己的短板,然後有針對性地“刷題”!這叫對症下藥。但是,現在的考試,特別是數學,越來越看重考生的計算能力。所以説,不刷題也是不可能的,畢竟計算能力是需要積累和鍛鍊的。
家長也要上心
其實,孩子的高考從來都不是他一個人的事,而是一個家庭的事情。一些事情更需要父母去把握,孩子的學習也需要家長的支持和督促。
針對此前教育部發布的相關通知,我們家長應該做些什麼呢?
1.多看相關的新聞,把重要的內容吃透。事關孩子高考的事情,一定要把握準確。而最好的參考就是教育部官網發佈出來的信息或者官方通知。
2.做好保障工作。孩子在“打仗”,父母就是“後勤”工作人員。把孩子的營養管理好,幫助孩子排解情緒上的問題等等。
3.讓孩子學會積累,鼓勵孩子多閲讀。再回到今天討論的話題,教育部通知説“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式刷題現象”,這其實就是一個趨勢,以後的高考或許會越來越靈活,家裏有上學的孩子的家長一定要格外注意這一點。
死記硬背和機械式刷題是短期內記住知識點的有效方法。這兩種方法對於即將高考的學生來説,還有一絲絲作用。但是對於正在初中或者剛剛進入高中的學生而言卻並不是值得鼓勵的學習方法,最好的學習方法應該是對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提升。
克服死記硬背的最好辦法就是注重積累,打敗機械式刷題的辦法也是提升計算能力、理解能力、靈活應用能力以及閲讀能力等。就拿語文科目來説,古文詩詞是考生最難啃的骨頭,這個就更需要時間去慢慢積累,最好的辦法就是在閲讀中積累,既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庫,也可以提升閲讀能力。
而最好的讀物就是歷史類書籍,這類書籍不僅貼合正史,而且知識都是“原汁原味”的。其實高考語文的古文一般最大的難度就在於對描述的主人公的不瞭解,比如《史記》中的一些人物發生的事情,明清時期的將軍等,如果讀過相關的歷史書,就會對主人公有一個基本的把握,在做題的時候也就會更加自信。
就連去年的全國卷,作文考到了管仲鮑叔牙,這些歷史人物之間發生的經典故事,在一般的歷史類書籍中都會提到,如果你知道他們之間的事情,那麼下筆會更加順利。而且讀歷史的好處不僅只有這些,從歷史人物的起伏中可以開闊孩子的心胸;從朝代興替中也可以讓孩子明白很多道理,正所謂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
關於高考,還是並沒有所謂的黑馬,他們最終能夠一鳴驚人,更多的是付出了多於常人的努力。知識的積累更是如此,死記硬背的時代已經過去了,主動學習、注重積累、提升能力,你也會成為優秀的“黑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