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字奉先,五原郡九原縣人。東漢末年名將,以勇武稱於世,號稱“飛將”,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説。後與曹操作戰兵敗被俘,因劉備一句話,“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曹操殺之。作為一代梟雄的曹操,難道真的就因為劉備這樣一句話,就把三國第一猛將呂布給殺了?
呂布劇照
呂布反覆無常不可信
呂布本是丁原愛將,深受丁原信任,“刺史丁原為騎都尉,屯河內,以布為主簿,大見親待。”但在董卓招攬下,就反水殺了丁原轉投董卓,還與董卓約為父子,“卓以布見信於原,誘布令殺原。布斬原首詣卓,卓以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誓為父子。”但呂布再次背信棄義,在司徒王允的唆使下又殺了董卓,“時允與僕射士孫瑞密謀誅卓,是以告布使為內應。布曰:‘奈如父子何!’允曰:‘君自姓呂,本非骨肉。今憂死不暇,何謂父子?’布遂許之,手刃刺卓。”
董卓劇照
呂布後來又先後投奔袁術、袁紹、張楊、劉備,特別是劉備在其困頓之際好心收留,但呂布竟恩將仇報,趁劉備與袁術作戰時襲取了下邳,“先主與術相持經月,呂布乘虛襲下邳。布虜先主妻子,先主轉軍海西。”呂布反覆無常的小人行徑淋漓盡致的展現出來。所以三國演義把呂布説成三姓家奴,不是沒有道理。“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
呂布有弒主前科,曹操不敢用
呂布先後弒殺了自己的主公丁原、董卓,對於這樣一個不忠不孝之人,正打算豎起忠於漢室旗號的曹操當然要敬而遠之了。終其一生,曹操最欣賞忠肝義膽之人,所以非常厚待關羽,明知關羽投降自己只是權宜之計,仍任命關羽為偏將軍,封為漢壽亭侯,希望能夠留下關羽。“建安五年,曹公東征,先主奔袁紹。曹公禽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曹操稱讚關羽 “事君不忘其本,天下義士也。”
關羽劇照
而對於呂布,曹操從來就沒有想過要用他,甚至對他非常警覺。曹操早有言“布,狼子野心,誠難久養也。”
呂布勇武有餘而無忠誠之心
呂布劇照
從呂布過往的戰績來看,其勇猛無人可擋,一人可抵千軍,往往把對手打的滿地找牙,“燕精兵萬餘,騎數千。布有良馬曰赤兔。一常與其親近成廉、魏越等陷鋒突陳,遂破燕軍。”但如果對手使計,呂布往往會大敗而歸。“明日復來,太祖隱兵堤裏,出半兵堤外。布益進,乃令輕兵挑戰,既合,伏兵乃悉乘堤,步騎並進,大破之,獲其鼓車,追至其營而還。”呂布勇武有餘而謀略不足,這樣的人難成大事。司馬光就指出,“布者反覆亂人,非能輔佐漢室,而又強暴無謀,敗亡有證。”
呂布無法獨斷一面,只適合衝鋒陷陣,曹操需要良臣猛將,但更需要他的忠誠不二。呂布不忠不義,為人狡詐,用的好可以傷人,用的不好可能傷到自己。這樣的人,很難駕馭,而此時曹操實力並不是最強的,如果把呂布放到身邊,就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會被引爆,曹操怎麼可能放心用他,説不定哪天就把曹操給宰了,曹操連找地方哭都找不到。
己所不欲不施於人
曹操劇照
曹操是一個疑心很重的人,奉行的是“寧可我負天下,不可天下人負我”,“寧可錯殺也不可放過”,正是這樣的心態,他殺了對自己有恩的呂伯奢一家。“太祖聞其食器聲,以為圖己,遂夜殺之。既而悽愴曰:‘寧我負人,毋人負我!’”而對於反覆無常,狼子野心的呂布,一代奸雄的曹操既不會用他,也不會放了他養虎為患,一旦呂布投到敵對陣營,會給自己帶來無窮麻煩。曹操本着自己不用,也不便宜他人的原則,殺掉呂布就是最好的辦法。
呂布聲名狼藉,時人皆曰可殺
呂布被殺時,曹操事業剛起步,正與羣雄角逐中原,這時的曹操寬容大度,求才若渴,還欣然接納了有殺子之仇的張繡。“太祖拒袁紹於官渡,繡從賈詡計,復以眾降。語在詡傳。繡至,太祖執其手,與歡宴,為子均取繡女,拜揚武將軍。”而呂布與曹操沒有殺子之仇,也沒有奪妻之恨,怎麼可能會因為劉備的一句話而殺掉呂布。
其實,呂布的結局早已註定,那就是死。在曹操看來,留下一個聲名狼藉的呂布,只會對自己的長遠發展不利,況且時人皆曰呂布可殺。沛相陳珪之子陳登拜謁曹操時,就説呂布有勇無謀、反覆無常,希望曹操早日除掉他。“登見曹操,因陳布勇而無謀,輕於去就,宜早圖之。”所以,殺掉呂布不但不會影響曹操威名,還能樹立曹操遠小人的君子形象。
呂布妄自尊大,徒增笑料
由於呂布名聲不好,又有弒主前科,所以呂布被俘後,是被捆到曹操面前的。當呂布要求鬆綁時,曹操“縛虎不得不急也。”説明曹操不相信呂布其人,擔心他會對自己不利,一個不值得信任的人,曹操怎麼可能會用。當呂布説“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呂布這是狂妄自大,太把自己當回事,自以為自己有韓信之才。這個時候,曹操最大的敵人是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紹,所以呂布根本不可能忽悠住老謀深算的曹操。而且,呂布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是個反覆無常小人,遲早會給曹操帶來禍害。
所以當曹操假意徵詢劉備意見時,心知肚明的劉備自然就順着曹操的意思給呂布上眼藥,當然劉備也非常討厭呂布,也想置他於死地,結果曹劉皆大歡喜,不明就裏的呂布還指着劉備“是兒最叵信者。”
參考資料:《三國志》、《後漢書》
文中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