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有這麼四位仁兄,是以王爺身份當上皇帝,然而由於他們性格不同、處境不同,也有很大差異,今天我們按照歷史的先後順序説一説這4位走王爺路線的皇帝。
第一位最霸氣,這位仁兄知名度很高,即便是我不説是誰,大家也能猜到,那就是明成祖朱棣。為何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能夠稱"明成祖"?這個問題和我們後面的一個皇帝有關,在這裏先不提了。朱棣他老人家屬於那種"下馬能治國,上馬能砍人"的猛人類型,有很多人拿他與他老爹朱元璋比較,説朱棣是將才,而朱元璋是帥才。其實不然,朱元璋手下名將多,朱棣手下沒有多少名將,朱棣也不願意自己勞累跑到蒙古去征討他們,奈何手下沒有可用之人,所以只能他帶兵去了。
朱棣劇照
朱棣想不想當皇帝不重要,關鍵是建文帝朱允炆逼他到了不得不造反的地步,或者説建文帝給了他造反的理由,總之朱棣上了馬,將鋒利的武器指向了建文帝。朱棣成功了,他是靠着自己的運氣和勢力取得勝利,他也成為了明朝歷史第二個"牛掰"的皇帝。
第二位最悲催,這位仁兄可以説是力挽狂瀾之人,危難之時拯救明朝的機會落到他手上了,他就是明代宗朱祁鈺。起初,他與皇帝朱祁鎮是很要好的兩個兄弟,奈何哥哥朱祁鎮沒有那個能力,還認識不到自己水平,率兵硬是出去浪,結果被蒙古人俘虜了。國不可一日無君,不可以將命運掌握在敵人手中,因此明朝又立他為皇帝。
朱祁鈺劇照
朱祁鈺是非常不想當這個皇帝,因為此時的明朝這着實是一個爛攤子,剛剛把國內最精鋭力量被他哥哥在土木堡之戰中敗光,百姓以及文武百官憂心忡忡,隨時有可能上演北宋的悲劇,這個時候接手這麼一個爛攤子,有可能就是亡國之君。
不僅如此,朱祁鈺登基也沒有隆重的登基儀式,他完全感覺不到"萬人景仰"的快感,和傳説中皇帝的感覺好像不一樣,而且第一天處理朝政,在朝堂之上,一向文弱的文官居然活活打死了三個王振同黨。皇帝當場就懵逼了,沒想到文官可以這麼"暴力",眼看也有把自己撕碎的念頭,因此他也不願意接手這麼一個爛攤子。
于謙劇照
不過在於謙的幫助下,朱祁鈺穩定了明朝局勢,沒有重蹈北宋覆轍,他也感覺到了皇帝的甜頭,以至於在朱祁鎮回來後將其囚禁於南宮,出處為難朱祁鎮,也是為確保自己皇位坐的穩固。朱祁鈺整體還是個好皇帝,悲催的是,他死後,他哥哥朱祁鎮又重新當皇帝,朱祁鎮想到他的所作所為後,不想讓朱祁鈺的屍體進入明朝皇陵,因此明朝北京十三陵中沒有朱祁鈺的陵墓。
第三位最多疑,這位仁兄確實很挺聰明,也能夠掌握朝廷時局,可惜最後還是被大臣玩弄於鼓掌之間,他就是明世宗朱厚熜。朱厚熜能夠當皇帝是因為他的堂哥朱厚照死的早,還沒有子嗣,內閣首輔楊廷和在眾多王爺中選上了他,初期以為他好控制,結果他一上台就把楊廷和弄回了老家。
朱厚熜劇照
楊廷和之所以回老家,是因為在"大禮議"事件中,不同意皇帝朱厚熜將其父追認為皇帝,當然朱厚熜也不同意大臣們提議尊堂哥朱厚照為父的決定,這就是大禮議的主要爭執點,結果以朱厚熜勝利,把他父親牌位安放於太廟,可是不是你想將牌位安在那裏就能夠在那裏的,必須擠掉一個皇帝的牌位,因此朱厚熜極不厚道的將明仁宗朱高熾的牌位擠掉了,同時還把朱棣"明太祖"的稱號改成了"明成祖",沒錯上文提到的修改問題就是朱厚熜乾的。
朱厚熜多疑,經常把話説一半,讓大臣去猜測,弄得是大臣們互相攻擊,他還多年不上朝,潛心修道,不過他的時代也造就了不少人才,比如徐階、張居正、李時珍以及四大名著中的《水滸傳》《西遊記》《金瓶梅》都是在他執政時期出現的。
金瓶梅
第四位最無奈,這位仁兄登基後生命一度受到宦官威脅,嚇的他登基第一天晚上都沒敢睡覺,甚至在家裏自備乾糧去皇宮登基,害怕被宦官加害,他就是崇禎皇帝朱由檢。朱由檢的哥哥是明朝著名的"木匠"皇帝朱由校,他生前不理朝政,一心對木工手藝感興趣,以至於大權旁落在魏忠賢手中,他死前,魏忠賢還與他商量想找個女人隨便生個孩子,將其過繼到皇后名下,然後讓這個孩子繼位,不過魏忠賢的把戲被被皇后揭穿,在他死前做了他一生最正確的決定,立其弟弟朱由檢為皇帝。
朱由檢繼位,面對最大的問題就是魏忠賢掌權,朝廷上下全是"閹黨",他的一舉一動都在魏忠賢的掌握之下,有一絲的不注意就可能被"閹黨"幹掉,但是朱由檢在黑暗中摸索,最終打敗的閹黨,也算是為民除害了。但是明朝到他手裏時已經風雨交加,再加上他的幾次失誤,導致了明朝滅亡,當然很多史學家為他説了很多好話,把明朝的滅亡歸於嘉靖皇帝或者萬曆皇帝,也算是對他能力的認可吧!
朱由檢劇照
這就是明朝走王爺路線的四個皇帝,你瞭解了嗎?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