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標準答案”的問卷調查,自愚自樂還得拉上“羣演”
孩子的班級人數,一律選擇45人;孩子的作業時間,一律選擇1小時以內;孩子的睡眠時間,一律選擇10—11小時。……最近,山東省棗莊部分家長遇上一件能讓學生黨羨慕不已的事——回答“自帶”答案的問題。只是家長們似乎並不開心,因為他們參加的並非考試,而是對孩子所在學校的滿意度調查;發到他們手機上的“標準答案”的制定者,則是學校相關負責人。從網傳的視頻來看,發到家長羣裏的“標準答案”有一個共同點:怎麼顯得學校完美怎麼來,怎麼顯得孩子和家長輕鬆怎麼來,最後的綜合打分還要統一打100分。總之,簡直不能再滿意了。可惜“標準答案”並非真實答案。有家長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調查中有一項是“孩子的課業是否讓家長有負擔”,“標準答案”是“沒有”,可實際上老師經常會佈置一些需要家長參與甚至替孩子完成的任務;有的孩子所在班級人數遠遠超過學校要求家長選擇的人數;還有的老師乾脆服務到家,上門手把手教孩子的爺爺奶奶抄填虛假答案。山東省相關部門開展調查,本意是為了瞭解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的真實狀況,以此為依據明確下一步教育工作如何開展。比如,哪些方面是大多數學校都做得比較好的,往後可以相對減少資源投入;哪些方面還存在短板或問題,需要着重改進。可是,部分學校要求家長必填“標準答案”的做法,不僅讓調查失去意義,還浪費了參與調查的人力、物力以及資金。給調查問卷規定“標準答案”,不是一件罕見的事。11月初,江蘇省徐州市泉山區向市民發放2020年閲讀狀況調查表,正面是問題,反面赫然印着參考答案。舉兩個例子:問:您平時有閲讀的習慣嗎? 答:您可以自豪地回答“有”。問:您對2020年閲讀狀況是否滿意? 答:相信您感覺很好,一定滿意。再往前追溯,2011年,昆明市民收到過已用紅勾標出“正確答案”的全國文明城市測評調查問卷;2016年,南寧部分市民被要求按“標準答案”填寫社會公眾安全感調查問卷。還有更匪夷所思的。不久前,中部某鄉鎮迎來一次上級問卷調查,有位村民在回答“一個星期可以吃幾次肉”時填了“一次”,結果當地基層幹部被“上面”告知這個問題答得不合格。幹部們合力研究,請村民把回答改成“想什麼時候吃肉就什麼時候吃”,終於對上了正確答案,順利通過檢查。小到個人閲讀習慣,大到鄉村發展水平、文明城市建設,類似事先已設定答案的調查,都是搞形式、走過場的典型體現。相比於一直踏踏實實做實事,在民意調查時突擊給答案,甚至不惜使出利誘等手段讓被調查者説好話,顯然要簡單輕鬆得多。更何況,無論是政府部門還是學校,即使是真真切切為百姓辦事、設身處地為學生和家長着想,也很難保證能在問卷調查的每道題都拿到滿分;但如果靠“標準答案”包裝出一種紙上的繁華,既能實現表面風光,保不準還能獲得上級機關表揚和點贊。於是,對某些社會服務機構來説,民意似乎可以隨意扭曲、編造,被調查對象也可以任意操縱、愚弄。出於多種原因,被調查者大多敢怒不敢言,還要配合這出拙劣的表演,但在內心裏,民眾對官方的信任度、期望值會大打折扣。一邊愚人,一邊自欺,長此以往,相關制度、治理理念都難以進步,社會的進步也很難有實質性推進。目前,山東棗莊教育局已責令兩所在滿意度調查中作假的學校整改,並對相關負責人在全市通報批評。亡羊補牢固然不晚,但龔先生覺得,為民意調查搭配“標準答案”,還隱藏着民意表達渠道不通暢的問題。試想,如果平日裏民眾就能很便利地行使批評、問責的權利,那麼,滿分問卷調查的虛假就會不攻自破。試想,如果填滿“標準答案”的問卷再難以糊弄上級,那麼,相關單位或許就會不動或少動預設“標準答案”的“小心思”,或許就能將更多精力放到踏踏實實改進本職工作之上。類似熱熱鬧鬧走過場的調查,還是別再來了。一次次招致輿論的嘲諷,也實在無趣無聊無謂。猜你想看—— “凡爾賽文學”,不過是“口嗨式”造夢的變體看到老人的渴望,就沒有什麼鴻溝是不能跨越的“白菜價”心臟支架來了,歡呼和擔憂為何一起來了?退得了家長羣,退不出育娃的焦慮70歲同樣是芳華,為小眾人羣推開一扇温暖之門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77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