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記者 鄧暉 楊颯
盛夏八月,一隻青蓮紫的荷包,即將隨高考錄取通知書一起抵達2020級南開大學本科生身邊。荷包上,繡着“一元復始,萬象新生”字樣,裏面裝着兩粒蓮花種子。“希望新生將其中一顆種於故鄉,不改初心;一顆帶來校園,見證成長”成為學校對新生的第一聲“雲端”叮嚀。
種子禮物、時光轉盤、風琴摺頁……近日,隨着高考志願填報接近尾聲,一大波高校錄取通知書因別具新意成為熱搜話題。在招生錄取工作電子化、數字化的當下,這些錄取通知書成為母校給學子們開的“雲端第一課”,在滿滿的儀式感背後,努力傳達着大學的精神和育人的理念。
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 資料圖片
通知書有故事,講傳承百年的大學風骨
夏日炎炎,清香陣陣,南開大學的馬蹄湖中亭亭立着一朵朵白色的、粉色的荷花。不大的辦公室裏,兩株怒放的荷花挺立,96歲的南開大學中華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長葉嘉瑩先生專程拍攝視頻,向九月份即將抵達南開園的學子們表示歡迎。
荷花,於南開大學有着特殊的意義,也由此成為今年錄取通知書中學校送給新生滿滿的期待。
“1937年7月28日,侵華日軍轟炸南開大學,馬蹄湖成了校園裏僅存的湖泊。時任校長張伯苓在接受採訪時説:‘敵人此次轟炸南開,被毀者為南開之物質,而南開之精神,將因此挫折,而愈益奮勵。’所以南開校色是‘青蓮紫’,荷花的君子品質也與南開人剛毅堅卓的精神追求相契合。”南開大學宣傳部副部長馬長虹告訴記者,將蓮花種子寄給新生,就是希望一代代南開人秉公盡能做事、清正如荷為人,讓南開精神傳承百年、香遠益清。
講述傳承百年的大學風骨。今年,不少高校的錄取通知書紛紛化身“歷史老師”,將各自獨有的辦學傳承和治學特色、育人理念鐫刻其上,讓學子們未入校園、先感其魂。
哈爾濱工業大學錄取通知書 資料圖片
今年正值哈爾濱工業大學百年華誕,該校高考錄取通知書藴含着“開·啓”的概念。滿滿的一個盒子,盒蓋上橫向縱向均可閲讀的字體“1920-2020”,寓意“縱橫百年”。打開盒子,除了錄取通知書和校長寄語外,還有建校百年紀念印章、記錄了建校一百年來高光時刻的透明簡筆畫,從載人航天、小衞星技術、空間機械手、星地激光鏈路系統技術、環月飛行的微衞星“龍江二號”、第一支登上春晚舞台的大學生機器人舞蹈隊等硬核成果,到哈工大“八百壯士”精神以及“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校訓傳統,在其中都能找到,就像開啓了學校塵封百年的歷史過往。
“這些是哈工大百年的高光時刻凝結而成的。我們希望告訴同學們,哈工大百年風雨歷程,前輩們創造了很多成果,讓哈工大能夠屹立百年,這是一種榮耀。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新的百年、繼往開來,應該有你的參與。”哈工大招辦主任邢朝霞説。
南開大學錄取通知書中的荷包 資料圖片
通知書能“帶貨”,講關注社會的使命擔當
與其他高校的錄取通知書相比,今年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則化身“帶貨員”,南大招辦和創新創業與成果轉化辦公室合作,在錄取通知書裏為美麗雲南開啓了“鮮花帶貨”,充滿了滿滿的使命擔當感。
南京大學錄取通知書禮盒層層疊疊,共有4層,每層都與“助力脱貧攻堅、為雲南帶貨”相關:第一層印有《送祝文安知楚雄府》一詩,詩中的楚雄,便是今天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雙柏縣,也是南京大學自2013年以來的定點掛鈎幫扶對象;第二層印有《春風》一詩,寓意四季如春的雲南,盛產甘蔗等經濟作物;第三層印有陸游的《讀書》一詩,還為學子準備了一場獨特的互動儀式,拿起裏面的“探照燈”,插入膠片畫裏,就能照亮雙柏孩子們的夢想和笑臉;第四層印有《莊子·逍遙遊》,展現了“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崇高追求,寄託了南京大學對於學子成為偉大時代的參與者、締造者、受益者的殷切希望。
此外,禮盒裏還有雙柏縣的自然景觀照片、彝族圖騰虎形胸章和“為美麗雲南拼單助農手冊”,以及利用甘蔗渣紙和雲南特產金邊玫瑰為學子打造的紀念品。掃一掃錄取通知書上的二維碼,還能下單雲南鮮花,為貧困山區助力。
“拿到錄取通知書是人生中非常神聖的時刻,是一個重要的儀式。除了追求形式和感官的獨特體驗外,一定要有非凡的深刻意義。”從今年5月開始,南京大學招辦主任助理王來兵就開始思考今年錄取通知書的設計方案,他想把社會和時代議題融入其中,“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脱貧攻堅的決戰決勝之年,南大人在其中承擔了什麼樣的責任?後來從學校女老師購買的雲南鮮花得到啓發,我覺得很美好。再加上之前在雙柏地區調研時,發現了當地特產金邊玫瑰和甘蔗造紙,結合直播帶貨這一理念,能帶貨的錄取通知書就這樣產生了。”
通知書有情懷,藴含着無限的育人時機
寓意深刻的錄取通知書,學子們紛紛點贊。
“一開始觸動我的是‘紫+金’的配色、‘好事近’的插畫、每一層上金色的詩文……將情懷與藝術融為一體。這不只是錄取通知書,也是藝術品。但最讓我感動的則是關於扶貧攻堅的‘帶貨’,甘蔗紙包裹的金邊玫瑰、彝族徽章、‘一束光’膠片畫,不僅記錄着南大深入扶貧的貢獻,也提醒着我們需要並且將要承擔的社會責任。”第一志願報考了南京大學的浙江省寧波市鎮海中學考生周鍇説。
來自東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的劉元實將成為哈工大小衞星班的第一批學生,這份沉甸甸的錄取通知書也給了他開啓未來無限的勇氣:“在網上看到錄取通知書時眼前一亮,真的是備受鼓舞。我希望自己未來能在航空航天領域作出貢獻。”
“大學是知識的殿堂,是讀書的地方,更是育人的平台。育人從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就要開始。以儀式感帶入責任感是教育的最好方式。”南京大學招辦主任李浩説。
還有不少教育專家認為,在“通知”功能逐漸弱化的情形下,小小錄取通知書其實藴含着無限的育人時機,值得高校深入挖掘。
“對於學生來説,最大的需要恰恰是滿足他對未來不確定的期待。學校到底有什麼樣的機會、學生能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學校按照什麼樣的方式引導和教育學生,是需要呈現清楚的。錄取通知書需要的教育性作用,就是傳遞出明確的信號——高校承擔着國家發展的使命,學生更需要為此肩負起努力學習的責任。”北京師範大學教育學部教授李奇認為,從高中到大學是重要的教育窗口,如果能在錄取通知書裏把高校的學習設計、教育理念、對學生的期待傳遞給學生,就能較好地發揮對學生的教育作用,“比如把校訓等高大上的理念具體化、情境化,就能真正闡釋每個學校的獨特內涵,同時給學生以期望和目標。”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05日 08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