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開始上學後,不少寶媽都深刻地理解了什麼叫做“平時母慈子孝,輔導作業就雞飛狗跳”了。需要思考計算的作業和新學的東西會出錯還比較好理解,但就連抄寫字詞這麼簡單的作業,孩子們也能寫出花來。
媽媽罰孩子寫“員”字,寫完後媽媽拍照發圈,網友:這字有靈魂
輔導過孩子作業的家長都知道,孩子總喜歡在一個坑裏反覆跌倒,要想孩子改正一個錯誤,少不了機械的重複和記憶。但是就連機械地重複記憶,孩子也能玩出新花樣。最近就有一位網友小羅曬出了孩子的抄寫作業,讓不少人忍俊不禁。
小羅的孩子寫字一向都比較“抽象”,這樣小羅檢查完作業後就讓孩子把寫錯的和寫得不好的字都重新抄寫一遍,本來是想讓孩子在重複中找到規律,能好好記住這些字的樣子。可看到孩子寫完的字,小羅真是又生氣又覺得好笑。
原來孩子在寫“員外”的“員”時越寫越抽象,寫着寫着,一篇字到了後面“員”字上面的“口”逐漸圓潤,就像一個人腦袋,而下面的“貝”逐漸發展成了人的雙手和雙腿,整個字看起來就像是一個站着的人。而且孩子可能覺得寫得有點無聊,每個“人”的姿勢還都不太一樣。
“怎麼讓你寫個字就這麼難呢?我的天,我也是佩服你的想象力了呀。”小羅無奈地説道。
這時候孩子的爸爸拿過作業本一看,笑道:“hhhhh,這不又回到象形文字了嗎?來,寶貝兒,你看這個‘員’啊它像一個站着的人,那員外本身也就是一個人啊。而且員外很有身份,站姿應該比較威武,就像……就像這個‘員一樣’。”
這樣一看,孩子寫的字實在是太有靈魂了。
誰知道,從這以後,之後孩子再也沒寫錯過這個字了,而且組詞什麼也都很順利,小羅可算是鬆了一口氣了。
孩子的字寫得太有特點?教孩子寫字,站在孩子的角度出發事半功倍
1)給孩子講述漢字的發展過程
即便是陌生漢字的書寫和記憶,成年人也會比孩子更先掌握,除了注意力和觀察能力的區別以外,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孩子對於漢字的聯想能力更差。
所以對於孩子老是寫錯的漢字,家長不妨從它的含義和發展過程給孩子做一次細緻的講解,增強孩子對這個漢字的聯想能力。比如“月”字最開始就是從彎月的形狀發展而來的,配合“月”字的字形,記憶是不是就更簡單了呢?
2)從漢字的結構入手講解漢字
孩子們剛開始學習新的漢語詞彙時就像我們記憶外國單詞一樣,難免覺得枯燥生硬。其實漢字的構成也是一個很好的講解角度。
比如“明”字是左右結構,我們可以這樣來帶着孩子記憶,當左邊天空出現太陽,右邊天空出現月亮時,我們就會感覺很明亮。而且這樣的自然現象也確實存在,孩子便會覺得既生動形象又有理有據,自然忘不掉了。
3)孩子寫字像畫畫很正常,家長彆着急
説到學習漢字,最讓家長們頭疼的還是孩子們的書寫,畢竟寫字像畫畫的孩子實在是太多了。其實這時候家長也不用太着急,因為我們的文字本身就是象形文字,具有一定的圖像美,最開始時大家不就是畫出了字嗎?
而且心理學家皮亞傑認為,七歲左右的孩子出於前運算階段,喜歡用右腦來進行思考,感性感知也遠超於理想感知。所以這時候讓孩子一下子記住所有字的書寫筆畫還真的是太難了。
學習和成長都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回想從前,其實我們小時候也有把字寫得像“鬼畫符”一樣的時候,但現在不也好多了嘛。對於剛開始學習的孩子來説,簡單的讀寫其實也不簡單,不過這些都是以後學習的基礎,大家也一定不能放鬆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