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情感樹洞|孩子要高考了成績總是忽上忽下,父母如何是好

由 東方崇學 發佈於 經典

樹洞提問:

我兒子今年要參加高考,他的成績一直忽高忽低,好好學成績會進步一大塊兒,一浮躁成績就會下滑。老師説他發揮好能考一所不錯的大學,但如果穩不住就很可惜了。

高考臨近,我感覺兒子越來越浮躁,每天還會上網打遊戲,早上起牀非常困難。其實我兒子很要強,做事情一直追求完美,這也導致了他很難面對挫折和壓力。我擔心他持續現在的狀態,如果這一個多月學不進去,那豈不是前功盡棄?作為父親,我不知道該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在關鍵時刻穩住情緒,發揮出應有的水平,請老師指點。

壹點心理專家團樹輝(實戰派心理諮詢師、樹輝心理創辦人):

凡是聰明的孩子都有一個特點,他總能找到自己的學習節奏和方法。如果你無法理解孩子現在的狀態,想以自己固有的想法幫助孩子,那你很可能無法給予孩子有力的支持。

比如現在你和老師都感覺孩子的成績不穩定,可是你們瞭解過孩子是怎麼看這個問題的嗎?有沒有可能是他在努力了一段時間之後,發現自己的成績提上來了,這時他已經心裏有數,感覺沒那麼緊張了呢?這樣一來他就會顯得放鬆,可給你們的感覺卻是他有些浮躁了。

如果是這樣,孩子自己知道什麼時候該努力、什麼時候該放鬆,這是他自己總結出的應對考試和學習的節奏,可能在別人看來有些驚險,但對他個人而言很實用。

我在諮詢中見過不少這樣的孩子,他們給人一種不踏實的印象,可關鍵時刻他們總能把事做好,而且會完成得很出色。如果你的孩子也是這樣,那你更要注意的是自己的焦慮,如果讓孩子都聽你的,反而有可能把孩子的節奏打亂。

當然,如果你無法確定,建議先觀察一下孩子在學習之外應對其他事情的態度、舉動。比如在與老師、同學的交往中,他是不是一個有分寸的孩子;面對感興趣的新聞事件,是不是有自己的見解;孩子的想法是不是常讓你感到別出心裁、意想不到?離開“學習”或“高考”這些讓你感到焦慮的話題,你可能會觀察到孩子正在成長的另一面。

有一句話説得好:“人忙無智”,太焦慮就容易一廂情願地想問題。多年前我也做過老師,帶過畢業班,現在回想那時候,在我們成年人眼裏,只要看到孩子沒在學習,就會認為孩子太浮躁,甚至是不務正業。很多孩子所謂浮躁的狀態,其實是硬生生被我們“逼”出來的。

心理學裏有個專業術語叫“投射”,本來孩子有自己的節奏,可是父母和老師太焦慮了,看不到孩子的節奏,硬生生地告訴孩子“你這樣不行”,時間一長反而搞得他們不知所措。

我有一個來訪者就是這種情況,他在一所重點高中的重點班,學習成績一直不錯,可是他有一個習慣,每天要打一個小時的遊戲。等到上了高三,班主任找到媽媽語重心長地説:“你的孩子很聰明,現在成績也很出色,如果能把每天打遊戲的時間用到學習上,我敢保證他可以衝刺一所好的大學。”

接下來他的媽媽每天都監督他學習,手機、平板一律不許碰。結果不到兩個月,他的成績下滑了三百多名。連續兩次拿到月考成績之後,媽媽慌了,老師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孩子的脾氣變得越來越差,經常在家裏砸東西。

這個孩子的學習節奏就是被媽媽和老師打亂的,對於有的人而言,在學習之餘休息是最好的放鬆,可是對這個孩子而言,打遊戲才是。你不讓他打這一個小時遊戲,他就找不到學習的節奏,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

在這個諮詢案例中,我建議孩子的媽媽把這一個小時的遊戲時間悄悄還給孩子,她猶豫了很久。當她願意嘗試這樣做時,孩子果真找回了自己的學習節奏。

後來,這個孩子考上了自己心儀的大學。更重要的是,我發現他的性格變得開朗了許多,在諮詢結束時他主動提及,希望我把他的經歷分享給更多人。

當然,作為父母對孩子的狀態會有一些最基本的判斷,也要考慮一些特殊情況,比如孩子可能沒有充分考慮到衝刺階段大家都在拼命複習,過去他稍微一下功夫成績就提升了,可是現在卻不一定那麼輕鬆了。如果有這方面的擔心,建議家長找機會適當提醒一下,不必長篇大論,説得越簡單、越明瞭越好。

總之,作為父親,這時候你應該選擇相信孩子,無論是他的學習能力,還是他調整自己狀態的能力,你都要選擇相信他,只有這樣才能夠給孩子強有力的支持。

距離高考還有不到兩個月,作為父母,沒有什麼比相信孩子更重要了。希望你對孩子的這份信任能給他帶來好運。

作者樹輝:實戰派心理諮詢師、樹輝心理創辦人

微信公眾號:樹輝心理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