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8萬歲,重量超過6000噸,全球最大生命體正走向死亡!

從哲學範疇來講,生命的意義包括但不侷限於實現個人的潛能與理想、實現生物性上的完美。但是從生物科學角度來講,為了更好地適應環境,生物“有性生殖”逐漸替代早期簡單的“複製”模式,而這也意味着生物個體都有一個壽命上限。

活了8萬歲,重量超過6000噸,全球最大生命體正走向死亡!
一直以來能否實現“永生”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無數科學家,為此俄羅斯媒體大亨德米特里·伊茨科夫曾提出了旨在消除人類人類衰老和死亡,克服人類身體和精神方面基本限制的“永生計劃”。
但實際上長生雖然對個體的發展有好處,但是對於種羣來説卻不利於被“自然選擇”,會遭遇滅頂之災。這是因為永生的個體的基因很難發生變化,因此環境適應力就很差,一旦生存環境發生大的變化就會難以適應而被滅絕。
而且長生也就意味着地球上的人會越來越多,但是地球的環境承載能力是相對有限的,人口的快速增長必然會對大自然瘋狂地索取,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最終也會制約人類的發展。

活了8萬歲,重量超過6000噸,全球最大生命體正走向死亡!
不過在地球上,我們還是能看到幾處延續了數萬年的“永生”生命體,其中位於科迪勒拉山系以東、美國猶他州中南部魚湖國家森林公園裏的潘多林(Pando),就是世界上佔地面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的一處,佔地面積高達654畝(也就是43.6公頃),活了超過80000歲。

活了8萬歲,重量超過6000噸,全球最大生命體正走向死亡!
潘多林是如何形成的?
潘多林是一片學名叫做Populus tremuloides的白楊林,它屬於顫楊中的一種——美洲顫楊,與同類中的歐洲顫楊(P.tremula)、美洲鋸齒白楊有些不太一樣。
美洲顫楊也是一種高大的喬木,且樹幹筆挺通直、樹皮光滑,平均高度在15米以上,最高可達到25米,樹徑一般不低於20~80公分。由於楊樹一般都是成片分佈,因此秋天葉子變得金黃的時候,就會成為一道別樣的風景。

活了8萬歲,重量超過6000噸,全球最大生命體正走向死亡!
白楊樹雌雄異株,可以通過種子繁殖,每年到了暮春時節,樹齡在2年以上的雌性白楊樹樹葉與樹枝結合部就會長出白色絨毛種子,它們會像蒲公英的種子那樣藉助風力隨風飄揚到遠處,然後生根發芽重新長出一片樹林,所以每年楊柳飄絮的季節(我國江淮地區一般是5月前後)建議帶上口罩。
不過讓人驚訝的是,潘多林裏的白楊樹全部都是基因相同的雄性,它們“同根同組”全部都是從一棵白楊樹的根生長出來的“複製樹”,被稱為“潘多林的克隆羣樹木”。

活了8萬歲,重量超過6000噸,全球最大生命體正走向死亡!
實際上楊樹和柳樹比較類似,不僅都是一種生長迅速、成活率很高的樹,而且還可以採用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這兩種方式育苗,也就是“無心插柳柳成蔭”,能通過父系或母系的根系發芽長出新樹苗出來。
而潘多拉林裏的白楊樹,就是父系根系逐步發展而來,整片林子下面的樹根都是相連的,如同竹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樣,成為一個生命體。並且科學家研究發現這個生命體非常的古老,起源於約80000年前的冰河時代一顆飄到這裏的楊絮,然後一棵棵“複製”而來。

活了8萬歲,重量超過6000噸,全球最大生命體正走向死亡!
目前潘多林已靠這種“複製”的方式一共發展到了654畝,共有47000多棵,其中最小的剛發芽、大的樹齡已愈130歲,整個潘多林的白楊樹總重量約為6000噸,約合600萬公斤重。
很多人可能會想,要是人類也能這樣豈不是真成了“老妖怪”了?但答案很現實,哺乳類動物完全沒希望。
潘多林正在走向滅亡
根據發表在《美國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期刊上的一篇論文,潘多拉白楊林正在退化,生態環境令人擔憂。

活了8萬歲,重量超過6000噸,全球最大生命體正走向死亡!
猶他州立大學生態學家保羅·羅傑斯表示,通過72年間的航拍圖可以看出,潘多林正在萎縮,並且林木越來越稀疏,並且在過去30~40年間這個最大的生命體就一直沒有進行大量的無性繁殖,如今林區萌發的新芽幾乎寥寥無幾。
對於森林來説,失去了更新就無異於被判了死刑,因為單棵樹木也是有壽命極限的,而隨着潘多林樹齡的老化,其自我複製、抗病蟲害等的能力就會下降,最後就會導致整體滅亡。

活了8萬歲,重量超過6000噸,全球最大生命體正走向死亡!
一個存在了80000年之久的生命體活力不斷下降,恐“百年”之後生機不在,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擔憂,如何保護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潘多林自我複製為什麼減少?
如何修復潘多林,保持它的生機與活力,首先要搞清楚引起潘多林白楊樹自我複製減少的原因。
針對潘多拉白楊樹活力的降低,保羅·羅傑斯做了大量調查和研究,最後將“罪魁禍首”鎖定在潘多林所在區域食物鏈結構發生變化上。

活了8萬歲,重量超過6000噸,全球最大生命體正走向死亡!
他表示,灰狼、山獅等本是這一帶的頂級掠食動物,但是由於狩獵等因素,現在很難看到它們在這一帶活動的身影(野外灰狼已滅絕),而原本受這些天敵制約的騾鹿,由於失去天敵的捕食而氾濫成災,大量白楊林幼苗乃至根莖遭到啃食,直接導致林區活力下降、老齡化加重。
為了阻止騾鹿多潘多林的過度啃食,當地管理處想到了為白楊樹加裝柵欄來實現,就如同當年澳大利亞修想通過建上千公里木柵欄阻止兔子向草原蔓延那樣,但柵欄安裝好後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因為騾鹿也善於跳躍,一般的柵欄無法起到實質性的作用。

活了8萬歲,重量超過6000噸,全球最大生命體正走向死亡!
無獨有偶,美國黃石公園曾因灰狼逐步滅絕而馬鹿等食草動物數量激增,由於食物鏈遭到破壞,最終也給黃石公園造成很大的破壞。為了恢復植被,減少水土流失,提高生物的多樣性,黃石公園曾於上世紀末專門從加拿大引進灰狼維持生態平衡,看來那時候已經意識到自己做錯事了。
如果説美國當地居民的不合理活動是造成潘多林裏白楊樹老齡化加劇的外因,那麼林區內的白楊樹長達80000年一直延續父系基因,而失去與外界的基因交流則是林區活力下降的內在原因,隨着外部環境的改變,例如全球氣候變暖,病蟲害加重等,這些樹木就難以適應了,因此到了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開始退化。

活了8萬歲,重量超過6000噸,全球最大生命體正走向死亡!
看來要想恢復潘多林往日的活力,還得內外兼顧,制定切實可行的森林生態環境修復計劃。
史上最大的生物: “蘑菇”!
在美國西部分佈着一種常見且呈棕色的奧氏蜜環菌(Armillaria solidipes),屬於真菌的一種,主要是藉助死樹朽木等腐生生活,以黑色根狀菌索的方式在樹皮下、樹木甚至地下延伸很長的距離。

活了8萬歲,重量超過6000噸,全球最大生命體正走向死亡!
世界上已發現的最大奧氏蜜環菌位於美國俄勒岡州馬盧爾國家森林公園內,預計已經超過2400歲,而佔地面積超過了猶他州的潘多林,達到了8.9平方公里,也就是13350畝,總重超過60萬公斤。
奧氏蜜環菌對林木有很強的致病性,因此這種“蘑菇”往往長的都很大。

活了8萬歲,重量超過6000噸,全球最大生命體正走向死亡!
中國最大的生物體:位於廣東省江門新會區的天馬村的一個小島上,完全被一棵超390歲的榕樹所覆蓋,以樹生根根生樹這種無性繁殖的方式佔地面積達15畝,成為小鳥的天堂。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516 字。

轉載請註明: 活了8萬歲,重量超過6000噸,全球最大生命體正走向死亡!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