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昌10月1日電 題:冷了補習班 熱了運動場
——“雙減”後娃娃們節假日動起來!
小小的身影,大大的書包,曾經節假日裏忙着上補習班的孩子們,掛着疲憊的眼神、邁着沉重的腳步……而“雙減”後的首個國慶假期,記者發現這些已悄然改變,各地正發揮體育獨特的育人功能,孩子們動起來了,家長們臉上的焦慮少了、從容多了。
“新去處”:不上補習班去運動場
10月1日,江西省萍鄉市上栗縣彭高中學九年級學生鄧歌,一早就在學校體育場裏和小夥伴們訓練4x100米接力短跑。國慶假期後,他們將參加全縣一年一度的中小學生秋季運動會。
“以前孩子文化成績不太理想,我們就報了4個補習班,成績不但沒提高,孩子還學得累,我們家長也很焦慮。”鄧歌的父親鄧德文説,自從參加短跑接力訓練後,孩子的意志力、團隊意識都更強了,自信心提高,學習成績也上去了。
為切實推動“雙減”政策的落實,上栗縣將無證照培訓機構全部關停,47家有證的學科類培訓機構正有序轉化為非營利性機構或退出;同時,將課後延時服務納入學校和教師考評考核範疇,設計了20餘種以體育運動為主的課後“選課班”。
“據統計,以前參加校外培訓班的孩子佔比將近60%,如今90%以上的孩子參加了課後‘選課班’。”上栗縣教育局局長張金華説。
“新作業”:體育課也有了家庭作業
“不做作業父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這是過去不少家長輔導孩子功課時的戲言,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課業負擔過重影響了親子關係。
而這個“十一”假期,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區袁州學校的小學生張揚旭宇多了一項“作業”,也多了一份和父親一起分享的快樂。
“放假前老師在家長羣發佈了羣消息,孩子節假日鍛鍊也不能斷線。”張揚旭宇的父親張繩贛説,兒子參加了課後羽毛球班,假期也要堅持,與孩子一起打球、跑步,輕鬆的氛圍中親子關係更融洽了。
記者走訪多家校外培訓機構教學點,發現曾經塞滿初中、小學生的教室,如今只有些孤零零的課桌椅。與此同時,校內作業正在朝着更有彈性和針對性的方向發展。
9月中旬,教育部公佈關於落實“雙減”的10個典型案例,江西推廣的“智慧作業”系統位列其中。通過應用光學掃描識別、雲題庫、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智慧作業”系統根據教師佈置的作業範圍、學生學情等大數據,自動挑選適合各層次學生能力的作業題目,實現作業佈置、糾錯提醒個性化。
“新選擇”:足球正帶來更多可能
在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試點縣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這個假期,來自東北的足球守門員教練李健偉不準備回鄉,他將利用這一週的時間對8名11歲的小球員進行集訓。
“有人問我為什麼跑到這麼偏遠的地方教一羣孩子?”李健偉説,在定南定居的這一年,他看到足球不僅是一項能促進孩子們全面發展的運動,還正在給孩子們的未來帶來更多可能。
今年,李健偉帶的梯隊中有4名小球員被國內一傢俱樂部青訓營選中,正走上職業球員的發展道路。除此之外,定南縣聯合北京體育大學、上海體育學院和武漢體育學院共同培養U13至U19小球員,把有天賦的“山裏娃”送進大學。經過4年探索,定南縣已打通逾百所重點綜合性大學的高水平運動員升學考試“直通車”。不影響讀書,還多一條升學路,足球正給定南的孩子們帶來更多選擇。
負擔少一些、運動多一些,“雙減”帶來的變化才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