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你知道胤禛、弘曆這些名字是怎麼來的嗎?清朝皇族取名禮揭秘

由 無英 發佈於 經典



名字,對我們每個人來説,都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每個人一出生,父母尊長都會給孩子取一個或豪氣萬丈,或吉祥如意的名字。有的人,甚至還在母腹中孕育時,迫不及待的父母尊長就或絞盡腦汁的查閲字典,或重金聘請取名“大師”、高人給孩子預先起好名字。絕大多數人的姓名,或有明顯的性別特徵,如男性一般常用的有“剛”、“強”等,女性一般常用的有“花”、“玲”、“紅”等;或有明顯的時代烙印,如出生在1949、1950年左右的男性,“建國”、“援朝”等名字,比較常見;出生在60、70年代的人,又多取“衞東”、“衞星”等名字。改革開放以來,人們取名的原則,更為寬泛,甚至是“隨意”了。端木女王、王者榮耀、杜蕾斯等各種“奇葩”的名字,也屢屢見諸媒體報道。

和現代人雖仍以追求吉祥如意寓意為主,但已帶有很大隨意性,由嚴格日漸趨向寬鬆的取名原則不同的是,清朝皇族取名禮俗,卻經歷了由寬鬆到嚴格的發展歷程,最終在康熙時,形成比較嚴格,甚至可以説是刻板、繁瑣的取名禮儀。違背者,還會遭到嚴厲懲處。或許看過很多清宮影視的讀者朋友,會很輕鬆地説出清朝12帝的名字,福臨、玄燁、胤禛、弘曆……溥儀,很普通很平常嘛,這要遵循什麼禮儀?事實是,自康熙帝開始,清朝皇室就制定、實施了嚴格的取名禮儀。胤禛、弘曆……溥儀等名字,就是這一禮儀具體實施的“成果”。

一、入關前滿族人取名風俗

入關定鼎中原之前,滿族人給新生兒取命,一般是在孩子滿月之後。起名方式也比較簡單、質樸,比較常見的取名方式,有以下三種:

以出生時,家中某一長輩的年齡取名。例如,某人出生時,他/她的祖父、祖母等尊長恰好七十歲了。他/她可能就會被取“那丹珠”(滿語,七十之意)這樣一個名字。

以出生順序取名,長子多取“阿吉”/“阿吉(精)嘎”這樣一個名字,二子取名“朱爾”(也有文獻記載叫“加新”/“加新嘎”) ,三子取名“衣蘭”,四子取名“對音”,五子取名“孫查”,最小一個兒子取名“弗昂枯”。

以禽獸取名,如清太祖努爾哈赤,意為野豬皮(近年來,有學者對此音譯提出異議,認為“努爾哈赤”的名字是回鶻語。“努爾”,回鶻語“光明”之意;“哈赤”,即“哈齊”,回鶻語“聖裔”之意,也有漢語“太子”、“世子”之意。“努爾哈赤”的全意應是“光明的聖裔”,很高大上的一個名字);他的弟弟舒爾哈赤,意為“小野豬皮”;雅爾哈齊,意為豹皮。努爾哈赤的兒子多爾袞,名字的意思是“獾”。


努爾哈赤劇照

清朝入關後,到康熙前期,皇室乃至滿族人取名,多着眼於孩子吉祥平安,因而取名多有表達平安、穩定的寓意,如勒賀、諾親等。

二、漢化影響下的皇室取名

清朝入關後,由於受漢族姓名文化,特別是漢族帝王世系的影響,康熙時,皇室取名方式較之以往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形成了一套比較嚴密、繁瑣的命名禮儀。這一禮儀,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雍正王朝》雍正帝劇照

(一)定字。受漢族人取名禮俗的影響,康熙帝在給子孫命名時,首先採用了漢族傳承已久的以某字來統一某一輩份的禮俗,並規定以兩字為名字。兒子輩,第一字均為“允”,第二字均以“礻”為偏房,如他的兒子們允礽、允禛(後來的雍正皇帝)、允禩、允祥、允禵等;孫子輩,第一字均為“弘”,第二字均以“日”為偏旁,如弘暉、弘晝、弘曆(繁體字為“曆”,後來的乾隆皇帝)等;在康熙帝101個孫子中,只有雍正帝與年貴妃所生的福宜、福惠、福沛三個孫子,未遵循這一禮制。曾孫輩,第一字均為“永”,第二字均以“玉”為偏旁,如永璉、永琮、永琰(後來的嘉慶皇帝,改名“顒琰”)等。這一命名禮制,被後來各帝遵循,成為定製。


《還珠格格》乾隆劇照

乾隆時,皇六子永瑢精心繪製 “歲朝圖”,呈獻給皇祖母,也就是乾隆的生母孝聖太后。乾隆在畫上題了一首詩。其中,“永綿奕載奉慈圖”頗令太后大悦。乾隆帝見太后特別喜歡這句詩,又發現“永”字正好是本朝皇子的輩號,於是就定下“永、綿、奕、載”四字,作為皇室後代的輩分字。道光帝則定下“溥”、“毓”、“恆”、“啓”四個輩分字,咸豐帝又定“燾”、“闓”、“增”、“祺”四字,及其後一字的偏旁,供後代子孫命名之用。為後人所熟知的恭親王奕?、光緒皇帝載湉、末代皇帝溥儀等,都是遵循這一命名禮儀,所取的名字。


溥儀和婉容

(二)避諱。定字的同時,康熙帝還仿漢族傳統禮儀,實行“避諱”制度。凡皇族宗室中同名者,位卑輩小者要更改名字,以避位尊年高者名諱。前述欽定命名用字及第二字偏旁,非皇帝子孫,不得使用。近支宗室,即皇帝之侄、侄孫等命名,第一字須與皇帝嫡系子孫相同;第二字的偏旁,除皇帝欽賜外,必須迴避,不得隨意使用。乾隆十一年(1746年),乾隆帝無意中見到宗室中有一人名叫永琮,竟與自己第七子的名字相同,於是特下喻旨:“著將外間永琮改名永常。……嗣後外間起名,不得複用內廷擬定字樣。”

為清晰區別近支宗室、遠支宗室,清朝有的皇帝還特地為近支宗室子孫命名 的第二字指定專用偏旁,以示優寵。乾隆帝為其曾孫輩擬定“奕”字和“言”字偏旁的同時,還為他的曾侄孫輩名字中的第二字定“糸”字偏旁。如有違反,均要遭嚴厲懲處。


乾隆劇照

嘉慶帝於嘉慶六年(1801年)下發諭旨:皇帝親兄弟的子孫,全部由皇帝欽定賜名,將康熙時制定的皇族命名禮制,進一步強化。嘉慶十一年(1806年),嘉慶帝閲奏得知,自己的侄子、多羅茶郡王綿億不僅私自為其長子、次子取名奕銘、奕鑅,而且後一字,也未使用乾隆帝所定的“糸(糹)”字偏旁。嘉慶帝龍顏震怒,下旨痛斥綿億“乃私用‘金’字偏旁,為伊兩子取名,不似近派宗支,自同疏遠,是何居心?”綿億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退出乾清門,革去領侍衞內大臣、管圍大臣等職,交宗人府查議。他私自給兒子起得奕銘、奕鑅的名字,也被詔令改為奕繪、奕縯。受他牽連,儀親王永璇、定親王綿恩、貝勒永瑆、貝子永碩等宗室貴族,均交部議處。


《嘉慶皇帝》嘉慶帝劇照

(三)固守滿族傳統取名風俗。清朝皇室定鼎中原後,雖然吸收了漢族的定字、避諱等取名禮制,但也沒有將滿族的取名傳統一概棄若敝履,而是努力保持了滿族名字禁止單寫、禁止取三字名等傳統。


滿文是拼音文字,書寫時字母相連,與漢字分開單寫不同。乾隆以前,除少數皇室近宗可取漢文名字外,其它宗親的名字,均需取滿文名,書寫也要用滿文。乾隆時,受漢字書寫習慣影響,清朝宗室中將滿文拼音名字分開單寫的方式,逐漸流行起來。對此,乾隆帝特地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下旨:“諭令,滿洲等名字理宜連寫,毋得單字繕寫。……如有復行單寫者治罪。”但因當時宗室中單寫名字已蔚然成風,若嚴格執行諭旨,將罰不勝罰。乾隆只好採取變通之法,下諭旨曰:“近派宗室名字尚可單寫,遠派宗室亦不可如此單寫。

禁止取三字名,也成為清朝統治者“頑固”維護滿族傳統,拒絕“同化”於漢族的手段之一。唐朝以前,漢族人取名,多用一字,與姓合為二字,如孔丘、曹操、楊堅等;自唐朝開始,二字名逐漸盛行,如李世民、武則天、趙匡胤、朱元璋等,與姓合稱為三字。


李世民劇照

清朝皇室最初以漢字取名,只用二字。自乾隆時起,宗室中就不斷有人仿照漢族人的取名方式,用三個漢字為子孫命名,如滿保給兒子取名滿吉善。鑑於此風日盛,有忘本違制之嫌,乾隆帝特地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下旨,予以嚴斥:“其名滿吉善者,竟以滿為姓矣。……吉善乃系覺羅,甚屬尊貴。吉善竟不以覺羅為尊,以滿為姓,照依漢人起名,是何道理?……著交宗人府王公等查明,俱行更改。將此嚴禁,嗣後不可如此。”嘉慶十九年(1814年),嘉慶帝也因宗室多用三字姓名,而特下諭旨,“若用漢文,止準用二字,不準用三字”。對此不以為意的職掌宗人府諸王、貝子,各罰俸三個月;族長、學長等俱罰俸六個月。

清末民初,隨着清政權的覆滅,越來越多的滿族人紛紛改用漢族姓名。不過,一部分清宗室,尤其是皇族近宗,依然遵循皇室命名禮儀。直至新中國成立後,很多人才完全依照漢俗取名。

文史君説

在早期遊牧生活中,滿族人的取名方式較為簡單,或依子女在家庭中的次序,或依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之物,或依其相貌,或依出生時家中尊長的年齡等等,不一而足。清朝入關定鼎中原後,隨着滿族與漢族及其他民族交往的日益頻繁,文化日趨融合,滿清統治者受漢族傳統文化的影響,至康熙時,制定了比較嚴格的皇家宗室子弟取名禮制,如預先確定輩分字、名字的偏旁,卑幼者需避尊長者名諱等。後來的雍正、乾隆、嘉慶曆朝,多有增益。為維護皇家血統的純正,乾隆、嘉慶等統治者,還對宗室子弟不遵祖制,私自起名,擅自違背先帝取名禮制,羨慕且仿效漢族三字姓名風俗取名等行為,皆予以嚴厲懲處。不過,隨着清朝覆滅,清朝統治者制定的種種取名禮制,也大多形同虛設,大多數滿族人的取名方式,與漢族日趨相同。

參考文獻

1. 馮爾康:《十七世紀滿族人的命名》,《故宮博物院院刊》1996年第1期。

2. 李學成:《滿族姓名初探》,《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第1期。

3. 馬競淤:《滿族姓名歷史演變初探》,《滿語研究》2011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郛生)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説明外都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