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時期有一著名的文學家,名:蘇軾,甚至稱自己為東坡居士,他十分博學,文思泉湧,在書法與繪畫領域也頗有建樹。
公元一零五七年,也就是嘉祐二年,蘇東坡考中進士。宋神宗時期在很多地方當過地方官員。但是,在公元一零八零年,蘇東坡因遭人誣陷,被貶到了黃州當了團練副使。蘇東坡的一生是大起大落的,被貶不久,宋哲宗當了皇帝,又把他提拔了起來,做過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要職,並且,還當過許多州的知州。
晚年,他又因新黨執政而再次遭受貶謫。徽宗即位後大赦天下,蘇東坡得以北還,不幸,在去往常州的路上病逝。後來被宋高宗追為太師,諡號為“文忠”。
蘇軾乃是宋朝有名的文壇領袖,詩詞歌賦,筆墨書畫,無一不精通,均有很高的造詣。
考中進士那年,蘇軾用一篇論文打動了考官梅堯臣,論文的名字叫做《刑賞忠厚之至論》。當時的主試官正是後來與蘇軾稱為“歐蘇”的歐陽修,考官將這篇論文推薦給了歐陽修使其連連稱讚。曾説“讀軾書不覺汗出,快哉!老夫當避此人,放出一頭地”。並且,想讓這篇文章得第一,但是,懷疑這篇論文是出自他的弟子之手,於是,為了避嫌給了第二名。
結果,到了最後把試卷拆開了才知道這篇文章其實是蘇軾寫的。最終,蘇軾以第二名的成績進了禮部的複試,並且,用《春秋對義》贏得了首榜。
蘇東坡這個人很有意思,關於他的故事歷史上也有着很多的記載。
據説有一天,從高麗國遠道而來了一個朝貢的使者,蘇東坡陪同他一道遊覽名勝。
東坡居士的詩詞歌賦在當時可以説是千古一絕,聞名於天下,街頭巷尾廣為傳頌。他的詩詞不僅僅在宋朝境內出名,而且遠傳遼國、西夏、高麗等地。這日,高麗使者來見蘇東坡,好不容易有與大名鼎鼎的東坡居士面對面的機會,自然少不了要説一些奉承的話,表達一下自己的仰慕之情。
蘇東坡客客氣氣地回應:“使者大人謬讚了,在下也只是略通文墨,確實是不足為道。在我們大宋國,許多的老幼婦孺很多都會吟詩作對,比我強的人,有的是。”謙虛的吹了一個牛。
這高麗使者哪能相信:“蘇大人,這有點誇張了吧?”
“使者大人,我説的確實是真的,事實就是這樣。”
高麗使者説:“那你看這樣好吧,咱倆街上隨便找人試一下就知道了。”正當此時,有一老人恰從此地路過,看穿衣打扮,這老者倒像是一個農民。
高麗使者攔下了這個老者,並且,隨口交代與他幾句,而後手指附近的一座塔,一句上聯脱口而出:
“獨塔巍巍,七級四方八面”
看着面前這個穿着怪異、陰陽怪氣的高麗使者,老者一腦袋的問號,稀裏糊塗,莫名其妙,完全搞不懂狀況,更別説這個對聯了,估計聽都聽不懂。老者懶得搭理他,什麼也不説,對着高麗使者擺了擺手,意思大概是不和你瞎扯淡了,轉頭就走了。
蘇東坡眼看着老者走遠,心裏五味雜陳,真不應該吹下牛皮。
“蘇大人,你不是説貴國街上隨便找個老頭老太太,都會吟詩作對嗎?那,這怎麼説……”高麗使者一臉笑容,洋洋得意。
蘇東坡雖然有些尷尬,但是,他乃何許人也,眼睛一轉就想好了對策,哈哈大笑着説:“高!實在是高!”
高麗使者搞不清楚狀況,問道:“什麼高?”
蘇東坡説:“其實剛才那個老頭走的時候已經對好了絕妙的下聯,難道使者大人這都沒有看出嗎?”
“可是他分明連嘴都沒張開!哪來的下聯?”
“使者大人,這你就有所不瞭解了,其實,那位老者已經對出了這句下聯。”説罷,蘇東坡舉起了一隻手,並且,學着老者的模樣擺了擺。緊接着道:
“隻手擺擺,五指三長兩短”
“其實那老者擺手不語,正是對下了這句下聯,豈不是妙極?”蘇東坡問道。
使者聽罷,雖然心中也知道這句下聯其實與老者一點關係也沒有,但是,這句下聯的確是無可挑剔,對仗也十分的工整,不得已只能笑着説:”貴國的人可確實是了不起啊!”
甚至,至今人們一直把蘇軾看作是儋州文化的開拓者、播種人,對他懷有深深的崇敬。在儋州流傳至今的東坡村、東坡井、東坡田、東坡路、東坡橋、東坡帽等等,表達了人們的緬懷之情,連語言都有一種“東坡話”。
位於河南省平頂山市郟縣城西27公里處的小峨嵋山東麓茨芭鎮蘇墳村東南隅。北宋大文學家蘇軾、蘇轍與其父蘇洵衣冠葬此,至今有近900年的歷史。並且,蘇墳為歷代文人墨客所景仰,在此也留有許多珍貴的詩文碑刻。
三蘇原籍四川眉山,在文學上成就卓著,又是宋朝命官,走南闖北,作古後為何安葬於河南郟縣?追溯其中緣由,歸於蘇軾。
『《北宋文學家、書法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中國對聯趣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