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北大教授温儒敏:當今中國大學的五種“重病”,值得警醒與反思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經典


而除了本科教育的普及擴大之外,研究生的教育規模也在逐漸增加,今年研究生在校人數達到了300多萬,這樣的數字在20年年前的中國教育是難以想象的。1991年,中國大學的博士生招生只有寥寥幾千人,北大的博士生也僅僅招收200人,而如今,博士好像是身邊經常能夠看見的一個羣體,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提高學歷讓自己的人生更有競爭力,中國教育像一台龐大的機器,穩定的運行着。
當然,招生人數的不斷擴大,也意味着教育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更多年輕人有機會上大學,這是一項巨大的成就。但是既然在發展,不可避免的也會存在多種問題,畢竟誰也不能前進的過程中沒有任何意外出現。尤其教育本身就是一件大事,需要百倍的精力去好好維護它的前進發展。

而關於高等教育的問題,也有很多人給出了見解。而北大教授温儒敏將其概括成五種“重病”,深度剖析其中弊端。
温儒敏,籍貫廣東紫金,畢業於北京大學,現任山東大學人文社科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北京大學語文教育研究所所長、教育部聘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總主編。2011年9月受聘山東大學文科一級教授。2012年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在學界的地位,温儒敏自然不必多説,他也是將自己近年來的所見所想講述出來。

至於這五種重病是何?我們慢慢道來。
“這種趨向日益嚴重,對大學教育產生致命的傷害。原因是教育投入仍然嚴重不足,教育資源分配越來越不均”,這種現象應該是所有有大學經歷的人都體會過,機會大部分高校都面臨着經費不足的問題,很多時候沒有經費就意味着沒有科研的條件,也自然不會有什麼成果,對於北大、清華這樣的高校還好説,畢竟每年諸多的經費投資,但是對於一些地方高校來説,想發展確實是舉步維艱。

“國家投入不夠,學校要自己賺錢,不少大學只好不斷擴招,靠獲取學費來維持運行”、“再説老師的心態也受到影響。我們許多教授往往身兼數職,有的很少時間真正放在教學上、放在學生的學習上。中國有這麼多好的年輕人,為什麼都培養不了?現在名教授都不教本科。為什麼?全部為自己的利益去了,所以大學生的程度比以前明顯降低,師資外流現象十分嚴重,更嚴重是敗壞了校風”。這樣的問題確實在大多數高校裏面存在,很多教授把重心放在外面的投資上,而對於學生的指導卻從不關心,因此大多數學生與其在讀書,倒不如是給導師打工。

“學校成了市場,人心搞得很勢力,既不利於校風建設,也不利於學科建設”,這樣市場化的結果自然是讓很多人對高等教育的抱怨越來越多,尤其是很多人認為現在學生的質量不行,培養不出什麼優秀的人才,但是捫心自問,教師們真的是全心全意的將自己的重心放在教育上的嗎?
“所謂項目化生存,是對那種沒完沒了爭做各種項目的描述,特別是那些很可能只是泡沫、沒有多少學術價值的項目,不斷對付着做,實在是浪費人生,浪費資源。為什麼要這樣,年輕老師不申請項目是不可能的,因為現有學術生產管理體制有這種量化要求”這種現狀應該是所有年輕教師的困境,他們想要晉升,就需要項目和論文,所以不斷申請項目,不斷髮表論文,但是項目的質量到底如何,其實大多數也都明白,但是這本身就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東西。

“現在學術腐敗,假成果、假學問遍地都是,學術文藝、成果鑑定、資格審查、項目審批過程普遍玩手段走過場”,確實關於學術問題的爭議這幾年一直受到關注,越來越多學者被爆出的學術問題,也讓我們知道,目前的科研是存在問題的,項目化的標準下,可能越來越多的人都丟失掉了自己的底線。
人們為謀生而學習,沒有內在的事業衝動,尤其是很多人覺着上大學無非就是畢業後好在人才市場找到買主,能夠賣個好價錢,在這樣的學風下,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到底有幾分保障呢?況且這一切都是北大教授的親身經歷,連名校都如此,那那些眾多的普通高校又是怎樣的呢?
“大學越來失去個性特色,就是平面化、均質化了”,也就是説大多數高校都在進行着自己的綜合發展,不少高校開始了自己的合併進程,當然這樣確實有一定的好處,依靠更大的平台以及學校聲譽,也能將原有的辦學條件提升上去,但是這樣的結果也是讓大多數高校趨同,你有的專業我也有,雖然做的不怎麼樣,但我在名牌大學的光輝下,總能苟且發展。

“武漢原來有個水利學院、還有個測繪學院,都是非常有特色的,我上中學時就知道,現在合併到武漢大學了,融合一塊了,文章發表的指標上去了,可是特色也不見了”,這位教授的感嘆也確實是發自內心的,高校合併發展確實起到了一定的聯合發展的作用,但大多數特色卻在這種趨同中逐漸丟失,反而喪失了自己最有價值的東西。
“現在是按照官場那一套給學校管理人員套行政級別,學校小也有所謂副部級、正廳級等等之分,動機也未必是壞的,可能是為了幫助學校爭取資源吧。但後果很不好,助長了學校的官本位風氣”。這樣的現象其實不用多説,根據大多數學生的生活經歷,一定也對這種現象印象頗深,只是這樣的狀況大多數情況下只能是無可奈何。

這樣的結果無非就是可能腐蝕近代以來形成的中國大學精神,而這自然是不希望看到的,但如果這樣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那結果也就是那樣。
“是不斷改革、創新,不斷搞什麼戰略、工程之類,名堂、花樣讓人目不暇接”,這樣的狀況也是目前大多數學校的現狀,學校要發展,確實要破而後立,改革是要發展的,而不是原地踏步的,這樣的措施本身沒有問題,但大多數的改革卻總是半途而廢。
之前在大學讀書的時候,學校要改革教學模式,提倡多學科融合,也就是每個月要搞一次學術會議,但是在進行了一次之後,再無任何消息傳出,可能是一時興起的模式,最後只能不了了之,但這也確實説明了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的態度,改革總得有堅持下去的決心。

“我們能做的不過是要堅守最基本的人文道德精神,並且將之付諸於積極的建設”,教授的感悟之談本身就是一種警醒,大學教育是重中之重,也是一個國家重要的發展基礎,如果在這塊大搞形式,結果也會讓大多數人失望。
高等教育是國之重責,需要相關教育部門的協同努力,如果還是在上述五種“重病”的烘托下,那這座龐大的機器也一定會有更多的問題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