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工人日報】;
網絡平台豆瓣“985廢物引進計劃”小組中聚集着這麼一羣人,他們上了985名校,卻自嘲為“廢物”。在一般人看來,考上985名校是學生中的佼佼者,但他們卻自稱“廢物”,令人感到詫異,由此迅速在網絡上引起持續關注。
截屏圖
實際上,近年來,在網絡上青年已經形成了一股自嘲文化。家庭條件一般,考上名牌大學的大學生自嘲自己是“小鎮做題家”;到了適婚年齡還沒有交到對象的自稱“單身狗”;遇到挫折,暫時奮鬥心不強的青年自嘲為“佛系青年”……
一般認為,自嘲是處於窘境的人們為緩解尷尬氛圍而採取的言語策略。人都是好面子的。自揭其短,似乎常被看成自暴自棄,是要先拋卻臉面才能做到的。而近年來在青年社交媒體中自嘲、“自黑”已形成一種亞文化,我們就不得不分析其背景了。
自嘲文化反映出當下部分青年對生活所持有的焦慮、苦悶態度,也折射出理想豐滿但現實骨感的高低落差的撕裂感。對於青年來説,尚在校園中讀書,要面對升學考試的挑戰,臨近畢業還要面對就業壓力;對於已在社會中的青年來説,婚戀、工作中都可能出現各種困境,讓這些年輕羣體“壓力山大”。因此,他們需要宣泄,需要減壓,更樂於接受一種“自黑”或“自嘲”的輕鬆方式來緩解內心的沉重,他們要在焦慮的現實中尋得一種安全感。
自嘲成為網絡亞文化的背後,也反映出當今部分青年的性格特徵。他們往往不喜歡傳統文化中的“説教”模式,更願意接受容易引起他們情感共鳴的自嘲式表達。誠然,父母、長輩、上司的教導對個人成長有很大的作用,但如果青年的身邊總是教導的聲音,效果也可能適得其反,自嘲文化便填補了這一空缺。
通常認為,自嘲是一種對現實的躲避,很少認識到自嘲有時候未嘗不是一種動力。面對生活的重壓,自嘲一下,仍然笑對生活,解壓之後繼續負重前行,不也很好嗎?另一方面,勇於自曝其短,甘於“自取其辱”,反倒可以證明這位當事人還有足夠的自信與勇氣。
很多青年渴望獲得社會的認可,但又不知道該怎麼去做,遇到困難後,暫時沒有目標,也缺乏熱情,不滿於無聊的生活但又不知道該做點什麼。這時候,自嘲文化在網絡上可以形成認同,他們會覺得“原來跟我一樣的人還不少”。自嘲的方式,反襯出個人對現實的不屈。
實際上,並不是只有普通人才會自嘲,不少名人也自嘲過。比如啓功先生晚年就自嘲道:“中學生,副教授;博不驚,專不透;名雖揚,實不夠;高不成,低不就。”不過,這樣的自嘲是疏解個人心緒,保持樂觀主義精神。
跟風也好,過過嘴癮也罷,自嘲式表達過後,該奮鬥的還得踏踏實實地奮鬥。我們不必一味批判自嘲文化,自嘲是一種暫時脱離自我、脱離生活的放空,一種另類的自我鼓勵。自嘲過後,希望如魯迅先生所言:願青年都擺脱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