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果媽媽記得自己小時候,還真不喜歡學語文。但是,不喜歡語文,和不喜歡作文是兩碼事。因為,上學的時候,語文成績就靠作文分給調上去。當時的自己,中規中矩,老師也挑不出什麼錯兒。只不過現在回想起來,似乎自己過於刻板了些。
再看現在的孩子,腦洞非常大,思路也非常跳脱。他們在寫日記、作文的時候,經常會出現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事情。
當小學生的作文“翻車”,家長表情收不住,老師:標點引起大誤會
“翻車”現場1
標點符號一直就是非常重要的,位置不同、多了、少了,就變成另外一個意思了。這,就是中文的博大精深之處。如果孩子沒有運用好標點符號,那麼會出現什麼樣的狀況呢?
這個小朋友的日記中,黃叔叔和媽媽的關係有點令人遐想。但是,在仔細閲讀,並且給孩子糾正標點符號之後才發現,這熊孩子實在是太粗心了。
想必,家長在看到這一段的時候,臉上的表情應該會收不住、很生氣的吧!老師也忍不住點評,這到底是標點的錯,還是媽媽和叔叔的錯?一場標點引起的大誤會啊!
“翻車”現場2
什麼叫説話不用腦子?相信這位小朋友寫的這個日記,就完全是用來應付的吧!魚還能淹死?真的是刷新了認知。
孩子應付老師,這老師也夠應付孩子的,直接打了一個勾,是認可孩子這“非常識”的邏輯?
“翻車”現場3
有不少家庭,都是寶媽掌管着家庭財產,而後,寶爸想用點錢都難,所以,便養成了藏“私房錢”的習慣。只是,私房錢被神獸發現了會如何?不但會“分贓”,還會去“告狀”拿獎勵,最後,神獸是雙贏的!
不過還是友情提醒,這樣的經濟關係、家長處理方式,不利於孩子婚姻觀的養成。
如何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家長該從小為孩子“鋪墊”好這3點
寫作水平,幾乎貫穿着孩子的一生。寫作,不僅僅是上學時考試需要,更是進入社會之後,交際、工作等的需要。因此,培養好自己的寫作水平,真的很重要。
1、養成閲讀習慣
沒有誰,是天生的作家。所有人來到這個世界上,認知都是空的。能夠提升一個人認知、學識的最快途徑,其實就是看書、閲讀。
有一句古話: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可見讀書對孩子的重要性。
作為家長,最重要的便是養成孩子讀書的習慣。而這個習慣的養成,有兩點非常重要,一是培養孩子對書籍的喜愛,二是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只有專注,孩子才能靜下心來讀書。
開心果媽媽覺得,閲讀習慣最好的養成方式,便是家長的“榜樣作用”。如果你自己玩着手機,讓孩子讀書,可能效果會很差。
2、調整孩子的“寫作”心理
不少孩子在上學後,“寫作”便是寫作文、寫日記,這是自己的任務。面對這個任務,孩子便會有一種“應付”的想法,在這個應付中,經常會出現標點錯誤、文不對題、文章邏輯不對、錯字通篇等問題。
其實,這時候還是孩子的“寫作”心理不對。作為家長,重在調整孩子的寫作心理。
開心果媽媽最常用的辦法,便是養成孩子的閲讀習慣之後,和孩子一起分享、討論一本書。而後,將讀後感寫出來,這便是昇華。隨之,面對寫作,孩子會覺得這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此外,家長也要重視孩子的寫作內容。對於孩子寫得好,自然要表揚,寫的差,也不要批評,而是讓孩子逐漸感受到,你對他寫作的重視、在意,逐漸的,孩子會用寫作這種方式,和家長交流。
3、帶孩子真實感受,拓寬思維
開心果媽媽看到一個家長教孩子寫作文,母子二人來到一條河前。媽媽讓兒子説出自己想寫的內容,兒子很配合。
兒子:“藍藍的天空下,有一座山,山上有很多樹,緊挨着山,還有一條清澈的小河,小鴨們在河水上嬉戲。”
媽媽:“來,咱閉上眼睛,用耳朵聽!”
兒子:“有小鳥在嘰嘰喳喳地在叫!”
媽媽:“再來,關閉耳朵、眼睛,用鼻子聞!”
兒子:“空氣中有一股花香,還有青草香!”
兒子恍然大悟,而後,便再在這片景色中“感受”了一番,開心地回家“寫作”了。
很多孩子寫作寫得不好,除了用詞太簡單(讀書太少),還有就是乾巴巴的。想要讓內容變得豐滿,就得帶孩子多去感受,去拓寬思維。拓寬思維習慣的養成,會讓孩子看到事物的更多面,打下紮實的寫作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