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現在是一個繁華的國際大都市,是亞洲的一顆璀璨明珠。因為曾經的殖民地身份,很多不明真相的人把香港的發展歸功於英國人。而英國人自己也經常這麼宣傳,説當年英國人進駐香港之前,香港只是一個小小的漁村,十分的落後貧窮,是英國人把香港變成了國際大都市。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想要知道一個地方的歷史是什麼樣子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考古。現代考古學興起之後,通過挖掘研究歷史遺蹟,可以詳細瞭解當地曾經的歷史面貌。英國人説香港是他們發展起來的,説香港在1841年之前是個窮鄉僻壤。如果想要判斷英國人説的是不是真的,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就是:考古。
很多國家在古代沒有記載歷史的習慣,但是中國古代的歷朝歷代都有記錄歷史的史官。只要是在中國歷史上發生過的事,翻開歷史小本本基本上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相關的記載。根據史書記載,香港早在秦漢時期就已經被納入中原王朝的版圖了,在晉朝之後又被進一步劃歸到廣州府管轄。眾所周知,廣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一個起點,而港澳地區因為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海上絲綢之路興起之後,均成為重要的港口城市。來往於海上絲綢之路的遠洋商人們,都會停靠在這兩個地方進行補給和貿易。
早在宋朝時期,香港就已經是一個頗具規模的港口城市了。前幾年香港在修建土瓜灣站地鐵時發現的宋朝方井遺蹟,也證實了香港在古代並不是一個小漁村,而是一個設施齊全的港口城市。當時在修建沙田至中環線時,在九龍碼頭附近發現了大量古代遺蹟,出土了數量眾多的陶器和宋代銅錢。在這些遺蹟中,有一口方井最具有代表性。
古代沒有自來水,水井就成了人類最重要的水源,而水井修建的好壞能夠直接反應當地人的生活水平。從遺蹟中發現的這口方井遺蹟來看,當時的九龍城應當已經是非常繁華了。這口方井整體由堅硬的花崗岩砌成,上下共有10層,周圍還有石板鋪成的取水台。在古代來説,這樣一口水井算是非常豪華了,修建這樣的水井也要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壓根不是一個小小的漁村能夠辦到的。
除了方井之外,在遺蹟中還存有大量的明渠,這些明渠的作用是用來排水,是一個城市最基礎的設施。如果説香港古代是一個漁村的話,根本是不可能有明渠存在的,因為漁村規模太小根本用不到這些。明渠的發現説明至少在宋朝時期,香港的城市規劃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這些遺蹟的發現,使得人們對香港的歷史有了一個新的認識。港府為了保護這些遺蹟免遭破壞,不得不讓原本計劃從遺蹟上面穿過的地鐵改道,因為改道而造成的損失起碼有數十億。不過,相對於這些珍貴的歷史遺蹟來説,這些損失也是可以接受的。
香港地鐵挖出宋朝方井,港府因為地鐵改道損失數十億,歷史專家們認為這些都是值得的。因為這個發現揭穿了英國人宣傳一個世紀的謊言,香港在古代並不是一個小漁村,香港的發展也並不是靠英國人。早在古代,香港就是一個重要的港口城市,哪怕沒有英國人的參與,憑香港人的勤勞和優渥的地理位置,一樣可以發展的更好。而英國人當年正是看中了這點,才強迫清朝廷割讓香港,使其成為英國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