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 原創稿
人民網北京2月28日電 (記者孫競)原12.4萬個義務教育階段線下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壓減到9728個,原263個線上校外培訓機構壓減到34個,預收費監管基本實現全覆蓋……近日,教育部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經過各方努力,校外培訓機構治理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培訓市場虛火大幅降温。
該負責人同時指出,從各地排查情況看,學科類培訓隱形變異等違規行為依然存在,存在發現難、取證難、查處難的問題。非學科類培訓升温趨勢明顯,價格走高,總體監管較為薄弱。對此,教育部今年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開展相關工作——
一是鞏固學科類培訓治理成果。強化日常監管,加強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年檢年審,組織開展“營轉非”“備改審”回頭看,堅決防止舊態重演。嚴打隱形變異,將隱形變異培訓納入綜合治理範圍,在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寒暑假等重點時段部署專項行動,對隱形變異培訓進行重點整治。嚴管非義務教育階段學科類培訓,防止出現新的培訓熱。
二是強化非學科類培訓治理。堅持非學科類培訓的公益屬性,同樣將其作為立德樹人的事業,區分非學科類培訓與學科類培訓的異同,準確把握特點,建立規範制度,明確標準要求。建立健全有關部門各司其職、分工協作的工作機制,密切溝通聯動,形成工作合力,增強非學科類培訓治理實效。
三是健全完善工作推動機制。強化上下同頻,健全完善“雙減”工作專門協調機制,加強對各地督促指導。構建校外培訓執法體系,加強校外培訓監管行政執法力量建設,健全執法協同機制,開展綜合執法。推進全國校外教育培訓監管和服務綜合平台建設應用,以信息化手段提高校外培訓治理效能。繼續把“雙減”作為教育督導的“一號工程”,持續開展督導檢查。做好常態化風險防控,確保“雙減”工作平穩推進。
該負責人同時透露,教育部已經着手校外培訓立法的前期準備工作,啓動了校外培訓立法研究,正在研究理順校外培訓立法與現有法律、法規、政策的關係,對相關實踐進行總結,對一些難題進行深入研判,對一些關鍵點進行實驗探索。目前,已初步明確了校外培訓立法的框架體系、主要內容、重點問題,將加快推進校外培訓監管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