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石榴品牌學校|東凱小學:民族團結無聲浸潤校園 夢想教育結出累累碩果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李文潔 封富麟 東營報道

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凱小學是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的第一所公辦學校,在校生1820人,其中,少數民族師生11人,作為“紅石榴”品牌學校創建試點單位,東凱小學以“建設人文、和諧、典雅的書香校園,培育智慧、健康、友愛的文明少年”為辦學理念,將“民族團結”東風化雨般融入學生教育,譜寫了一曲曲“民族團結一家親”的華美樂章。

以“文”化人 於無聲中“滴灌”民族團結之花

學校積極圍繞“基礎寬厚,言行文明,志趣廣雅,視野高遠”的學生髮展目標,探索科技探究、德育實踐、藝術教育、外語教學等方面的辦學特色,充分利用學校教育教學設施,做好“民族團結”教育工作。

“學校的一草一木都是教育最好的‘課本’,對待學生教育要充分挖掘身邊景、身邊事,潤物細無聲般培育學生的民族團結意識。”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凱小學黨支部書記校長曹玉泮介紹,學校大力開發利用校本資源,通過建設“民族教育文化長廊”,將各民族的民風、民情、民俗躍然牆上,以內容豐富、圖文並茂、通俗易懂的方式講好民族團結故事,激勵師生學習少數民族文化知識,瞭解各民族習俗文化,在潛移默化中薰陶學生、浸潤學生。

學校自2011年投入使用以來,不斷完善教育教學設施。目前,學校配備了多媒體交互式教學系統、智能廣播系統、數字網絡系統等現代教育設施,構建了數字化的教育平台,已裝備的專用功能教室24個,還設置了思維創新實驗室、數學探究室、科技館和消防逃生演練館4個創新功能室,在做好學生素質教育的同時為強化學生民族團結意識提供了硬件保障。

以“課”教人 於學習中“培育”團結奮進種子

在“詩文潤澤生命、德育温暖童年、人文奠定基業、科技涵養人生”教育教學理念的引領下,東凱小學開設了特色的德育課程。“葫蘆絲、豎笛、古箏、二胡”、“拉丁舞、民族舞”、“打擊樂、戲劇、話劇、合唱團”……豐富多樣的德育課程讓孩子們在實踐中感悟不同民族文化的魅力。“民族文化教育切忌蜻蜓點水。別讓教育‘風一吹,樹葉就沒了’”曹玉泮説,東凱小學將“葫蘆絲”作為小學一年級的普修課程,讓學生真正掌握一門民族藝術,從小處着眼發掘學生的不同特長,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領悟文化魅力。

語文教學中,注重引導學生傳承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體育課程中,組織賽龍舟體育比賽,親身感受民族文化魅力;班級活動中,召開民族團結主題班會、做好“開學第一課”,向學生講授各民族文化知識……東凱小學找準不同學科教學內容與民族團結教育緊密結合,讓民族教育真正融入教學體系。

以“立德樹人”為己任,東凱小學以學生髮展為中心,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主線,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融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於一體,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貫穿於教育教學活動中。學校每年會在設置課程的基礎上組織“七彩活動節”(民俗文化節、文明禮儀節、校園讀書節、陽光體育節、藝術文化節、科技發明節、教學藝術節),以節日活動為載體,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中激發學習興趣,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以“愛”育人 於點滴中“收穫”青春夢想累累碩果

國家級民族非遺與課程融合創建工程示範基地、山東省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單位、“紅石榴”品牌學校創建試點單位、東營市六星級平安校園、東營市教學示範學校、東營市規範化學校、東營市教育現代化學校、東營市傳統文化體驗教育實驗學校、東營市文明單位……一項項殊榮是東凱小學做好“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的見證。

學校目前有教職工127人,其中少數民族教師3人,學歷全部在本科以上。東凱小學高度重視少數民族教師的培養工作,下大力氣支持少數民族教師發揮自身特長開展民族文化教育,促進各族師生之間的交流、交往、交融。2017年12月葫蘆絲《彩雲下的小精靈》榮獲山東省中小學器樂專項展演二等獎;2018年9月蒙古族合唱歌曲《歡樂的那達慕》獲東營市羣眾合唱大賽一等獎,同時代表東營市音協參加山東省羣眾合唱大賽,獲最佳協作獎;2019年葫蘆絲《春曉》獲東營市中小學生藝術展演器樂小學組二等獎,2019年10月蒙古子音樂教師姜東哲執導的《快樂的潑水節》獲東營市小學音樂優質課一等獎。

以“愛”育人,將民族團結教育“攤子”鋪大,全方位、立體化推動民族團結教育入腦入心,擴大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和宣傳教育的覆蓋面,東凱小學在一路成長中收穫了累累碩果。

“民族團結是國家和諧穩定的基石,我們東凱小學發揮自己在課程開發方面的優勢,利用民族樂器、民族歌曲、民族舞蹈等學生喜歡的形式,賦予學生最喜歡的內容,真正讓民族團結教育潤心走心,為把學生培育成熱愛祖國、建設美麗東營的全方位人才奠定基礎。”曹玉泮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87 字。

轉載請註明: 紅石榴品牌學校|東凱小學:民族團結無聲浸潤校園 夢想教育結出累累碩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