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本科專業的撤銷和新增
任孟山(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博導)
近日,教育部印發《關於公佈2021年度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的通知》,2021年新增備案專業1773個、審批專業188個(含145個國家控制布點專業和43個目錄外新專業),調整學位授予門類或修業年限專業點48個,撤銷專業點804個。碳儲科學與工程、空天智能電推進技術、生物育種科學、資源環境大數據工程、濕地保護與恢復、智慧林業、勞動教育、科學史等31種新專業正式納入本科專業目錄。
每年的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都頗受社會關注,網友們相互調侃:“你的專業還在嗎?”特別是一些有孩子要高考的家長,會對此加以分析研究,為孩子的未來選擇儲備基本信息和相關知識。那麼,該如何看待本科專業的撤銷與新增?
我國高校專業設置和調整實行備案或審批制度。根據《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管理規定》,高校根據《專業目錄》設置專業(國家控制布點專業除外),按照相應程序報教育部備案;高校設置國家控制布點專業,以及設置尚未列入《專業目錄》的新專業,按照相應程序報教育部審批。簡言之,目錄內專業進行備案,目錄外專業和國家控制布點專業進行審批。
專業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基礎平台和基本單元,高校設置了相應的專業,才有平台來進行人才培養,以此也能彰顯本校的辦學特色。此次專業增、撤工作共涉及2765個專業布點,佔目前本科專業布點總數的4.6%。每年都有相當數量的專業發生變化,緣於很多因素。對學校而言,新增專業必須要具有相應的辦學能力,包括合理的人才培養方案、師資條件、教學資源、實驗實習條件等要素。對社會而言,要有比較旺盛的需求;對國家而言,要符合國家戰略和確定的發展方向。三者缺一不可,同向而行。
但是,要避免的認識誤區是,撤銷的都是“差專業”, 新增的都是“好專業”。這要在兩個方面加以釐清:其一,有些專業撤銷了布點,只是一個或多個高校不再辦這個專業,不符合學校定位或舉辦條件下降,而不一定是該專業不好,比如有的高校不再辦物理學或行政管理專業。對學校來説,是撤銷了專業,對國家來説,是撤銷了專業布點,只有當專業被調整出專業目錄時,才大概率意味着這個專業在國家、社會和高校三個層面都已不符合大勢,不能很好適應社會變化需求以及就業率過低。
其二,除了國家控制布點專業之外,新增專業至少分為兩類,一是目錄內備案專業,這主要是高校根據自身發展做出的調整,被審核認定意味着高校具有舉辦和培養能力,是新增的專業布點。二是正式被納入本科專業目錄的新專業,這在體現出高校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探索以及國家層面的戰略佈局,比如這次被納入目錄的碳儲科學與工程、生物育種科學、資源環境大數據工程、濕地保護與恢復、智慧林業、勞動教育等31種新專業。
據教育部高教司負責人介紹,2012年以來,聚焦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變化,全國高校增設1.7萬個本科專業點,佔專業布點總數的28%,撤銷和停招了近1萬個專業點。可以説,經過不懈努力,推進了一場數量足夠多、力度足夠大、頻度足夠高的專業結構改革。這體現出專業建設應時而變、常變常新的突出特徵。同時,國家也能夠以此優化專業結構,升級改造傳統專業,淘汰不適應社會需求、不符合學校辦學定位的專業,調控某些“過熱”專業,比如加大了對藝術類專業的調控力度,將新增列入目錄的部分藝術類專業納入國家控制布點專業進行管理。
明瞭專業變化的這些緣由,我們就會對本科專業的撤銷與新增具有基本認知。一方面,家長和孩子在進行專業選擇時可將其作為一個重要參考,另一方面,又不將此作為唯一指揮棒,而是根據家庭和孩子的自身情況進行選擇。同時,如果着眼於就業,也要知道專業與就業之間並非絕對的對應關係,就業時專業不對口是全世界教育中都很難解決的難點。
況且,有時候的“曲線”可能是“直線”,想從事新聞工作,但沒考上新聞傳播學類專業,而是讀了國際關係、社會學等專業,等就業時發現,到了新聞崗位上是個“有專業”的人才,工作起來不一定比新聞傳播學類的同事有劣勢。而且,即便在考研時,國家鼓勵交叉融合和跨學科發展,很多專業願意招錄具有其他學科專業背景的學生。
因此,要深入認識專業撤銷與新增,在專業選擇時,風物長宜放眼量,少些無謂的糾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