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之後,安全問題就成為家長們最在乎的問題。所以每天都要接送孩子上下學,來保證孩子的健康問題。像我弟弟上初三的時候,還被爸媽的接送上學。其實他自己想騎山地車去上學的,但因為擔心他騎車過快,安全意識不強,所以還是由爸媽接送。爸媽沒時間的時候,就讓他自己坐公交車。
上初三了爸媽還不放心,那上小學的孩子就更讓人擔憂了,每天按時接送風雨無阻。但家長這種任勞任怨,一心只為孩子考慮的做法,卻被一位大學教授給批評了。教授直言,接送孩子上學,大車小車都堵在學校門口,不僅影響交通,也無法讓孩子實現獨立。這樣教育孩子,是毀了孩子。
説白了,就是這位教授認為,接送孩子上下學是一種很不可取的行為,對孩子而言不是愛,而是傷害。這樣做,也不利於孩子獨立,長久如此,會毀了孩子一生。聽到這話,家長很不樂意,接送孩子就是不獨立了。車來車往,萬一孩子發生車禍,這責任誰承擔?
一般來説,我都是站在學者的角度,理智的看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但這件事,我認為是家長有理。為什麼這樣説?因為從事實出發,秉持着實事求是的態度,家長的話在理。
我小時候,從上一年級開始,都是自己上下學。到初中上早自習、晚自習的時候,還是自個摸黑去、抹黑回。而現在的孩子沒上高中之前,都是家長接送。是現在的孩子變矯情了嗎?還真不是,而是環境變化。
車多,安全係數低。
二十年前,誰家有汽車,那就是比較有錢的,大家還不太瞭解堵車這回事。路上的車也比較少,所以相對安全一些,家長也比較放心,可讓娃一人去上學。而現在呢?每家每户都有車,因為限號,還不止一輛。車多,路就堵,孩子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家長自然不敢讓娃獨自去上學。
所以説,交通環境的改變,讓家長不得不接送娃上學。
壞人多,害怕孩子遇危險。
有家長就説,他也知道送孩子上學很浪費時間。但他寧願浪費半個小時,也不願讓他自己上學,自己提心吊膽一整天。是呀,以前民風淳樸,壞人少,孩子在外瘋玩一整天都不擔心。現在不太安寧,壞人也多,讓娃自己去上學,很怕遇到危險。所以為安全考慮,家長才決定送娃去上學。這並不是溺愛,而是被現實所迫。
何為獨立?
什麼是獨立呢?獨立是在關係上的不依附,不隸屬,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完成一件事情。那麼家長接送孩子去上學,幫助孩子完成一件事,是否可以稱之為不獨立呢?那可不見得。
獨立不僅是行動上的獨立,更是精神上的獨立。例如,選擇什麼樣的玩具,選擇自己喜歡吃的東西,選擇和誰一起玩,選擇做什麼樣的家務。這才是孩子該在一個年齡段應該做的事情,而不是明知很危險,卻還要執意做的事情。
而且很多家長並不是説一直接送孩子上下學,他們只是等孩子再大一點,可以區分好壞人,有保護自己能力的時候,就讓孩子自己上下學。所以説,接送孩子上下學,跟獨立無關。
不要跟陌生人走,時刻保持警惕。
無論是小孩子還是大孩子,家長都要告訴他們,不要和陌生人走。遇到路人問路,給他指路即可,不要領着去。因為一般人在尋求幫助的時候,都會詢問比他強的人。若成年人向學生、女生尋求幫助,顯然不合常理,所以儘量不幫。
如果覺得這樣會錯過需要幫助的人,那麼可以找警察或工作人員幫助他們。
注意交通規則。
走路、坐公交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周圍的車輛,不要擁擠。過馬路的時候,看紅綠燈,注意周圍的車輛。在路上不要玩手機、看書,注意腳下等。如此,把危險降到最低。
接送孩子上下學並非溺愛,而是根據現實情況做出的最優選擇,跟獨立性也沒有關係。
【話題討論:你們認為接送孩子是不獨立的表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