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考上“清華、北大”的難度,相當於古代科舉的哪一級?

如今考上“清華、北大”的難度,相當於古代科舉的哪一級?

自隋唐開創科舉制度以後,中國科考分級一直不太固定。剛開始的時候,主要是考秀才和進士。宋明之後,國家科舉逐漸固定採取“三級制”,但事實上是四個級別。

首先是“童生”。一般人進公學(國子監)或府學,國家承認的私學裏學習時,時候不論年齡、資歷,沒考中“秀才”的基本都叫“童生”。學完了參加地方上的考試,取得“秀才”身份,然後才可以參加三年一次的“鄉試”。

第一級,鄉試,又叫省試。三年一考,考中的人就叫“舉人”,意思是得到了“舉進士”的資格。鄉試第一名叫“解元”,唐伯虎就當過解元。

第二級,會試,又叫春闈。三年一考,考中的人叫“貢生”。宋明以來,只要會試中選的人,殿試基本都會全部錄取,成為進士。所以,考中貢生就等於是進士了。

第三級,殿試,考錄“三甲”。殿試只考一場,皇帝親自出題考試。一甲取3人,分別是狀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人數不等。

如今考上“清華、北大”的難度,相當於古代科舉的哪一級?

這“三甲”中人(包括狀元),全部統稱為“進士”。不過區別在於,一甲叫作“進士及第”,二甲叫“進士出身”,三甲叫“同進士出身”。明朝的狀元只有一個,就是一甲頭名,在宋朝卻不一定。

值得一提的是,在明朝的時候,考上“秀才”才有資格參加鄉試。而“秀才”是分三個級別的,第一級的叫廩膳生,第二級叫增廣生,第三級叫附學生。廩膳生俗稱“廩生”,國家會按月發給米糧。而增廣生、附學生,是候補的“廩生”,將來也有機會得到米糧。

現在又有一種説法,在明代的時候,只有考中第一個級別“廩生”的人才能稱“秀才”。因此有一些二級、三級的秀才,在外人看來只是考中了“童生”。

太平天國的洪秀全考中了“童生”,屢試秀才不第,怒而造反。假如,當初他能夠考上秀才中的一等,就算中不了舉,當不了官,最起碼暫時能有一個鐵飯碗,也許就不必造反了。無奈在古代的時候,秀才也是非常難考中的。畢竟,三年才有一次考試的機會,而考試主要考的是經、史和文論。

如今考上“清華、北大”的難度,相當於古代科舉的哪一級?

雖然在科舉中,國家規定要把考生的名字糊起來,又叫人用硃筆謄抄試卷,杜絕作弊的現象,但是判斷文章優劣,仍然只憑主考官的主觀好惡。因此號稱明朝第一奇才的徐文才,終身都沒有考中舉人。而散文大家歸有光,一生八次科考失利,六十歲才中了進士,已經是非常優秀了。

中國古代科舉,啓於隋朝。隋朝最初開科取秀才,根據《隋書》中記載:開皇七年(公元587)正月:制諸州歲貢3人。也就是説,當年全國一共錄取“秀才”3人。

“秀才”在隋朝被稱為“秀異之貢”,考核十分嚴格。不但要求精通經史,更要懂得治國方略。這一點對現代學生而言,是相當困難的。隋朝自從確立科考制度後,每年都開科取仕,終其一朝,共錄取了10名秀才。

唐朝擴大了錄取比例,但秀才、進士的人數依然少得可憐。到了宋朝的時候,白衣秀士們才能大規模地通過考試,進入國家權力的中樞。

如今考上“清華、北大”的難度,相當於古代科舉的哪一級?

明朝的科考,從一開始就規定了各主要省份錄取人數。洪武初年規定,直隸省一次錄取100人,中原地區和湖廣、山東、浙江錄取40人,廣東、廣西25人。十餘年後,規定有所鬆動。錄取比例也有一定的提升,但云南、貴州等地只有10至13人。

明永樂十七年,會試錄取比例大約是30:1,而殿試的通過率其實是百分之百。所以,明清時期最難的考試,事實上是“童生試”和“鄉試”。“童生”本身不用考,“童生試”是指的“考秀才”。

特別是秀才第一級別的廩膳生,中了這個級別,就等於吃皇糧,國家拿錢請你讀書,還有見官不拜的特權。沒有考中第一個級別的秀才,考中第二、第三等,吃不了皇糧,依然可以參加“鄉試”,中舉人。

“鄉試”除了直隸,每一個省只有十至四十個名額。那麼,鄉試的參考人數是多少呢?在明朝嘉萬年間,普通省份大概有二萬至四萬人左右,錄取的比例在萬分之一、二之間。所以,當年洪秀全考不上秀才(可能是沒考上“廩生”),大明第一才子考不上舉人,一點都不奇怪。

如今考上“清華、北大”的難度,相當於古代科舉的哪一級?

古代科舉限制比較多。在宋朝的時候,普通學生和教官、官吏的家屬、同學、同鄉、關係密切人,以及低級別的在職官員是要分開考的。普通學生參加的叫會試,教員、官員的家屬參加“別試”,而低級官員參加“鎖廳試”,嚴格杜絕徇私舞弊。

明朝還特別規定,考生必須在考卷的開頭寫下祖孫三代的姓名籍貫。妓女和商人的兒子、被朝廷罷官的人、父母喪期中的人沒有資格參考。

古代科舉考試最難的其實是低級的“秀才試”和“舉人試”。前者的第一等,是可以吃皇糧的,但是國家也有定額,一個州縣也不過十幾二十號人。

在中國古代,科舉是寒門唯一上升的渠道。明代中期,鄉試一次參加的人數最多能達到4500人(《明史·選舉制》),錄取比例只在萬分之一二之間。而“童生(秀才)試”作為最低級別的考試,人數只會更多。

如今考上“清華、北大”的難度,相當於古代科舉的哪一級?

所以,僅僅考慮到“通過率”的話,考中清華、北大,的確只等於古人考中“舉人”。也就是范進那個水平。不過,那也是相當困難了。

不過,古代科考的內容和現代考清華、北大完全不一樣。比較而言,現代的考試製度更加完善,課程設置也遠比科舉考查來得科學、合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83 字。

轉載請註明: 如今考上“清華、北大”的難度,相當於古代科舉的哪一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