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此人本是蔣琬表弟,卻與關羽關係惡劣,後來成為東吳重臣

由 酒書端 發佈於 經典

談到劉備,他知人善任的能力也一直都不少讀者津津樂道的話題。黃忠、許靖、法正這些一流的文臣武將,也都被劉備運用到了極致。但即便如此,劉備也總有看走眼的時候。

潘濬,無疑就是被劉備錯過的一位人才。他素有清名,本在劉備麾下為官,與關羽一同管理荊州要務。但他卻和關羽不合,後者敗亡之後,潘濬只好投降到了東吳。誰知年過四十的他,竟然得到孫權的無比重視。不久之後,潘濬在東吳集團中高歌猛進,成為一時重臣。

潘濬,是荊州武陵人,同時也是後來的蜀國重臣蔣琬的表弟。一般有出息的人,在他少年時期便會表露出不一般。《三國志·潘濬傳》注引《吳書》曰:“濬為人聰察,對問有機理,山陽王粲見而貴異之。由是知名,為郡功曹。”

在潘濬三十歲之時,他被劉表提拔為了江夏從事,負責地方上的治理。潘濬為人正直,且嫉惡如仇,自然見不得一些違法腐敗之事。“時沙羨長贓穢不修,濬按殺之,一郡震竦。”赤壁之戰以後,劉備獨佔荊州五郡,潘濬在這時候來到了劉備麾下。不過劉備在入蜀之時,並沒有將潘濬帶走,反而令其和關羽留守荊州。

據《三國志·楊戲傳》記載:“先主入蜀,以(潘濬)為荊州治中,典留州事,亦與關羽不穆。孫權襲羽,遂入吳。”需要指出的是,關羽與潘濬不合,只是因為兩個的性格都頗為剛直,有些矛盾也是在所難免的。且在孫權入主荊州以後,潘濬也並沒有主動投靠。

《三國志·潘濬傳》注引《江表傳》曰:“權克荊州,將吏悉皆歸附,而濬獨稱疾不見。權遣人以牀就家輿致之,濬伏面著牀蓆不起,涕泣交橫,哀咽不能自勝。”可以看到,潘濬並非是個賣主求榮之輩。也正是因為他忠正剛烈的性格,讓孫權對其頗為重視。

值得一提的是,潘濬不是孫氏集團的元老人物,也並非出身於江淮士族。但他卻偏偏能在人生的後半年,一路扶搖而上,做到了太常之位。所謂太常,乃九卿之首,主管一朝文化教育,地位不下於三公。而反觀同樣出身不高的猛將甘寧,卻始終並未封侯。由此可見,潘濬自己必定有着過人能力,才能得到孫權的倚重。而縱觀其一生事蹟來看,筆者認為潘濬的主要才能,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潘濬是一位忠直之臣,且善於進諫。所謂“在其位而謀其政”,潘濬在歸降東吳之後,他便開始為孫權的利益而考慮。而從其表現來看,他文治武功,均有過亮眼表現。據《三國志·潘濬傳》記載:“五谿蠻夷叛亂盤結,權假濬節,督諸軍討之。信賞必行,法不可幹,斬首獲生,蓋以萬數,自是羣蠻衰弱,一方寧靜。”

潘濬不僅在平定叛亂上頗有表現,而且還極擅長進諫。對此,孫權也是又敬又怕。《三國志·潘濬傳》注引《江表傳》曰:“權數射雉,濬諫權曰:‘天下未定,萬機務多,射雉非急,弦絕括破,皆能為害,乞特為臣故息置之。’權由是自絕,不復射雉。”

可以看到,潘濬雖然忠臣,但並非是愚忠。在面對主公一些不合時宜的舉動時,他寧願冒着觸怒孫權的危險,也要講道理講明白。從方面考慮,潘濬身上能提現出漢末名士中的一種風骨。而這種精神,實際上是很難得的。

其次,潘濬是一位剛正之臣,並勇於鬥爭。孫權在執政後期,開始重用小人呂壹,令其打壓江淮士族。不過呂壹酷吏一般都行為,也惹來了潘濬的仇視。據《三國志·潘濬傳》記載:“時校事呂壹操弄威柄,奏按丞相顧雍、左將軍朱據等,皆見禁止。”在呂壹的攀咬之下,就連丞相顧雍都受到牽連下獄。對此,黃門侍郎謝厷只能借用潘濬的名聲來嚇唬呂壹:“潘太常常切齒於君,但道遠無因耳。今日代顧公,恐明日便擊君矣。”

因為呂壹深知,一旦他扳倒了丞相顧雍,那麼繼承相位的,很大可能性就是潘濬。這樣一來,後者勢必不會放過自己。就這樣,呂壹終究還是沒有對顧雍下手。不過呂壹雖然退了一步,但潘濬可沒打算放過他。“濬乃大請百寮,欲因會手刃殺壹,以身當之,為國除患。壹密聞知,稱疾不行。濬每進見,無不陳壹之奸險也。由此壹寵漸衰,後遂誅戮。”

潘濬確實不負他嫉惡如仇的名聲,面對禍亂朝政的呂壹,他竟然想到暗殺他。在事情敗露以後,潘濬卻依然表現出了自己的切齒之仇。或許是潘濬的堅決態度,讓孫權察覺到了呂壹已經引起了眾怒。為平息朝臣不安,孫權最終下令除掉呂壹。一時間,東吳朝政又歸於了平靜。而潘濬,當居首功。

總的來説,潘濬的精神面貌也確實代替了一類漢末名士的風骨。對此,陳壽在撰寫《三國志》時,便把潘濬與東吳賢相陸凱放在一起做傳,並評價道:“潘濬公清割斷,陸凱忠壯質直,皆節概梗梗,有大丈夫格業。”而從潘濬一生行事的原則來看,他也確實稱得上大丈夫!
參考書籍:《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