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賢,臣主一心而憂海內之患,縞素而正先帝之過......二世不行此術,而重以無道......天下苦之。”——《過秦論》
西漢時期,賈誼談到秦朝二世而亡的原因時,認為秦始皇、秦二世胡亥父子有個共同點:暴虐無道。正是因為胡亥在秦始皇的基礎上,加重了刑罰徭役壓迫,才致使天下大亂,起義不斷,以至於秦朝只歷經14年就滅亡了。
所以,秦始皇是暴君,胡亥,是暴君生的小暴君。
但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這些年來,秦始皇嬴政在影視劇中出現的頻率挺高,比如最近爭議很大的《大秦賦》版嬴政,雖然評價不高,但也沒按照很多人的固定歷史印象,把他演成一個單薄的瘋狂暴君。
相比之下,胡亥這個人物,編劇們就應付多了,我印象中的影視版胡亥基本都符合暴君的標準,治國沒兩下子,濫殺胡攪倒是有一套,把個朝野內外弄得烏煙瘴氣,人人自危,相比他爹嬴政,他的暴君之名很少有爭議。
那麼問題來了,在古代一眾史家學者的眼中,秦始皇、胡亥都屬於暴君,為什麼我們看到的影視演繹裏,秦始皇形象比胡亥豐富、不那麼負面,甚至有情有義得多呢?難道僅僅因為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需要美化?
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實際上,秦始皇本身就很難以簡單的“暴君”兩個字下定義,甚至可以説,秦始皇被後世看作暴君是受了兒子胡亥連累,秦始皇的形象可能被誤解了2000多年。
胡亥自幼養在深宮,繼位後的表現很差勁,沒什麼天下興亡的責任感,但嬴政不同。嬴政父親不受祖父寵愛,被送去趙國當質子,所以嬴政出生在趙國,童年就吃了不少苦,甚至差點被趙國殺掉;即使當上秦王,也受到呂不韋掣肘,這段經歷對他影響很深,讓他養成了既有宏圖壯志、又多疑難以完全相信他人的性格。
嬴政13歲當王,38歲當皇帝,橫掃六合建立起統一的秦帝國,他當皇帝時間不長,也就11年,這期間他做了不少維護帝國穩定的事,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長城、靈渠,統一文字思想、貨幣、度量衡等,一切措施都是朝着帝國穩固的方向去,只可惜,秦始皇很多措施從長遠來看雖然有利,但在當時,大興土木卻讓民眾背上了很大負擔。
簡單點説就是秦始皇搞的建設太多,需要的人力物力也太多,分攤下來大家受不了,於是滋生了反秦情緒。而且,秦國的傳統是崇尚節儉,秦始皇因為掃滅六國,自認為功業連三皇五帝都比不了,有了驕傲心理,於是修阿房宮、修帝陵,耗費太大,這就為秦朝滅亡埋下了隱患,客觀評價的話,秦始皇不是完美君王。
而秦始皇被定義為暴君,除了因為這些建設方面的原因,還因為出自《史記》的一句“伐無道,誅暴秦”,以及焚書坑儒事件。現代學者研究後已經發現秦始皇焚書的程度沒有傳説中那麼可怕,焚燬的詩書在皇宮和民間很多有副本;坑的也不是儒生,而是散佈對秦始皇不利流言的一干術士;
那麼秦始皇的暴君聲名就多半和胡亥有關了,秦始皇死後,繼位的人為什麼是胡亥,而不是扶蘇呢?《史記》中明確記載了原因:
“始皇崩於沙丘平台......獨子胡亥、趙高及所幸宦者五六人知上死......高乃與公子胡亥、丞相斯陰謀破去始皇所封書賜公子扶蘇者,而更詐為丞相斯受始皇遺詔沙丘,立子胡亥為太子。”
按照《史記》説法,胡亥繼位是因為秦始皇死在巡遊路上,丞相李斯為了保險起見,秘不發喪,趙高從中活動聯合李斯,矯詔立始皇幼子胡亥,讓始皇長子扶蘇失去了機會,畢竟扶蘇遠在北境,胡亥就在隊伍裏面,近水樓台先得月;
但在2009年時,北京大學卻通過捐贈途徑獲取了一批珍貴的漢初竹簡資料,這批資料和寫於公元前140至前118年的“銀雀山竹簡”年代相近,包括“六藝”、“諸子”、“詩賦”、“兵書”、“數術”、“方技”等多種文獻,著名的《趙正書》就在其中,秦始皇嬴姓趙氏,趙正就是嬴政,按《趙正書》的記載,胡亥繼位,是經過秦始皇同意的:
丞相臣斯、御史臣去疾昧死頓首言曰:“今道遠而詔期羣臣,恐大臣之有謀,請立子胡亥為代後。”王曰:“可。”
而一眾歷史專家研究後認為,北大這批竹簡成書年代在西漢早期,早於司馬遷《史記》,很可能也是司馬遷寫《史記》的參考資料之一,“秦始皇傳位胡亥”沒有被司馬遷採用,但也可信。秦末漢初,關於秦始皇傳位之謎已經有多種説法,真相只會有一個,其他説法很可能是為了某一方的利益服務才產生。
就像《史記·陳涉世家》中,陳勝吳廣起義就借用了公子扶蘇的名義,陳勝表示,自己聽説扶蘇才是繼承人,胡亥篡了位,所以我們打出扶蘇名號,得到人心,起義會更順利,至於這個消息的來源,陳勝沒説,僅限於“聽説”而已。
由此可見,秦末漢初亂世之中,很多歷史事件混雜了傳聞,已經偏離真相,任何一種描繪都不完全真實。既然如此,怎麼能憑藉陳勝吳廣起義喊出的一句“伐無道,誅暴秦”,以及被加工渲染過的種種秦始皇暴虐行徑,就為秦始皇打上暴君標籤呢?筆者猜測,胡亥的一些行徑,很可能被加諸到了嬴政身上,這才有了流傳千年的“始皇暴虐”這一評價。
歷史是一個小姑娘,被任意描抹粉黛,因為歷史的巧合性,胡亥繼位,秦朝二世而亡,這才導致秦始皇在歷史評價這方面吃了大虧。所以説,秦始皇絕對不是一個單薄的暴君,他從秦王走向帝國之主的道路滿是荊棘,但他不信命,真正完成了先輩“後世千家萬户,大秦明月必朗照之”的百年夙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