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宋朝,很多人會覺得那時候我們經濟繁榮,社會也相對穩定,算是我國古代最為輝煌的朝代了。其實不然,在宋朝雖然沒有出現唐末藩鎮割據的情況,但是邊境卻一直要遭受其他國家的威脅,因此宋朝不得不每年給他們送去一些貴重的財物,這也被稱為“歲幣”。
但在宋朝並不是沒有強硬的武將,例如:岳飛,他所率兵的岳家軍,殺得金兵丟盔卸甲,聞風喪膽。今天,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位一直主張同金國作戰的大臣,他就是——李綱。
李綱,字伯紀,號梁溪先生,常州無錫人。他的祖籍是福建邵武縣,在政和二年,李綱中了進士,政和五年,他被任命為監察御史並代理殿中侍御史。不久他就因為議論權貴的過失而被排擠,改任為部員外郎。
李綱一上任就敢於指出那些權臣的問題,從這一點我們就不難看出他對國家的忠心,以及正直、無畏的品格。
後來到了靖康元年,皇上任命李綱做了行營的參謀官,金國大將始終不率領兵度過黃河,宋徽宗一行人向東逃走,當時的權臣都勸宋徽宗暫時躲避一下敵軍的鋒芒。
李綱卻進言説:“今天的打算,應當是整頓軍馬,而不是一味地逃跑,用我們現有的力量固守城池,能夠堅持到援軍的到來。”
當時朝中大臣認為李綱不過是個文弱書生,所説的這些話也不過是紙上談兵,於是就有人質問李綱説:“莫非你能領兵出城應戰?”
李綱回答説:“如果陛下不認為我只是個軟弱書生,願意讓我領兵作戰,那麼我將以死相報。”
於是,皇上任命他做了尚書右丞,那些大臣們卻依然堅持要躲避這些敵人,因此朝廷傳旨讓李綱留在東京守城,李綱這時連忙上書皇上不能離開汴京。
要知道,在古代皇帝就是穩定的一種象徵,古代一個國家的首都也是由皇帝決定的,要是連他都走了,那勢必會造成城中百姓的躁動和不安,進而影響到留守下來的軍隊。這樣一來的話,李綱一定會丟失城池,到那時不僅是汴京沒了,要是被金國的騎兵追上,連宋徽宗都可能性命堪憂。
因此,李綱上書向皇上陳述了事情的利害,宋徽宗覺得李綱言之有理,於是又任命他做了親征行營使,遇到事情可以有先斬後奏之權,從這一點,我們足以見得皇上對他的信賴。當然,這也是李綱忠心耿耿,誓死捍衞汴京的決心打動了皇上,可以説,要是沒有李綱,汴京可能早就被金國所佔領,北宋的歷史都可能縮短几十年。
李綱在準備防禦工事時,一定會親自到現場督察,因此守備很快就完工了。等到金國的軍隊到了以後,李綱還親臨指揮作戰,除此之外,他招募了一批類似敢死隊一樣的總是,用繩子把他們送到城下,斬殺了敵軍十幾名酋長,並殺死他們戰士幾千人。金國軍隊知道汴京早有防備,又聽説城中的皇帝已經把皇位傳給了欽宗,於是就撤走了。
可以説這一次金國軍隊的突然襲擊,差一點就要導致宋徽宗被抓,開封城被佔,但李綱卻憑藉着自己的膽識,率領城中軍民,齊心協力打退了強大的金國軍隊,若是沒有李綱,宋徽宗和那些文武大臣恐怕就要淪為金兵的階下囚了。
後來,李綱因為自己弟弟英年早逝而傷心過度,不幸突然患病,於紹興十年去世,享年五十八歲。當時的皇帝高宗知道後,追贈了李綱少師。四十八年後,宋孝宗追贈了李綱為“隴西郡開國公”,諡號為忠定。
李綱雖然身為一文臣,卻敢於在國家危難之際站出來幫助皇帝分憂解難,又願意拼死守備京都,僅這一點我們就能看出他的赤膽忠心。雖然宋朝一直處於較弱的狀況,但正是因為有岳飛、李綱這樣敢於請戰,不畏強敵的臣子,宋朝才得以在這些強國中生存下來。
總的來説,李綱這一生都在主張抗金,但無奈皇上並沒有採納他的想法,因此宋朝此後也是一蹶不振,被金兵攻佔了許多城池,就連最為重要的都城汴京也未能倖免。由此可見,李綱貢獻之大,若是當初沒有他誓死保衞開封城,我想宋朝的歷史也要縮短几十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