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拆牆”,大學共享
評論員觀察
今年年初,北大、清華互相開放本科課程的新聞一時間在網絡上刷了屏。不少網友調侃道,如今終於不用再糾結上北大還是上清華的問題了。
雙方的開放力度有多大?據瞭解,2021年春季學期,北大和清華互開課程共有83門、695個名額。其中,北大將向清華本科生開放56門通識核心課,含396個名額;清華將向北大學子開放27門優質課程,含299個名額。
課程互選、學分互認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歐美大學自不待言,國內第一個“吃螃蟹者”,廣東早於2003年就開始了,先後在兩個“大學圈”——石牌6校和大學城10校間進行推廣。為何北大、清華邁出這一小步引起了公眾極大興趣?作為中國大學的排頭兵,北大與清華“相親相愛”,無疑有昭示未來的風向標作用。
話説歐美一些大學,在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方面,無論是數量還是層次,都要豐富得多、深遠得多。大學之間彼此可互選的課程也不限於本科課程,研究生、博士候選人、博士後的課程乃至研究項目都相互開放,學籍及學位的名稱越來越限於證書的意義。相對而言,國內大學之間仍處於小心翼翼的“戀愛期”,很少進入如膠似漆的“蜜月期”。就北大、清華的開放程度來看,雙方所提供的課程數目和課位數量還是相當有限。
叫好不叫座,讓人頭疼。課程互選、學分互認,為公眾描繪出這樣的一幅圖景:教室“拆牆”,大學共享——盤活更多優質教學資源,惠及更多篤學不倦的學子,從而為國家培養更多複合型人才。這分明就是一個利國利民也有利於大學高質量發展的正和博弈,為何以前總是知易行難?很多時候,就怕各自心中都有小九九。或為名,或為利,或為面子,甚至是放不下架子,對課程互選、學分互認不積極、不主動,心不甘情不願地被政策推着走。
從相關實踐來看,有的大學對於課程互選態度消極、存在私心。比如説,有的大學只派出經驗較淺的教師去開課,對名師和“金課”有所保留,不願意拿出來與他人分享。因此,導致各校的互選課越來越少,一些高校甚至連續幾年都不開課,選修的學生也越來越少,課程互選、學分互認也就成了雞肋。
當然,在不同大學之間實行課程互選、學分互認是一項系統工程,不是開放一門課程、給選修者一點學分那麼簡單。要做到常態化、長效化,就必須從制度上予以確認、管理上予以規範、保障上予以激勵。比如説,對在課程互選、學分互認中表現好的大學予以補貼、重獎,以補償其成本支出,從而提高其開放課程的積極性。
(練洪洋)
作者:練洪洋
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