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教師於曉冰推出新書《減法教育》:教孩子,“減”即是“加”

隨着“雙減”政策落地,越來越多家長開始思考如何更新教育觀念、調整教育策略,才能促進孩子素質教育的全面發展。

近日,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教師於曉冰的新書《減法教育》由中信出版集團推出,將自己的教育理念分享給所有家長。

於曉冰在教育戰線上奮鬥了20餘年,教過2000多名學生,同時也是一名10歲男孩的父親。他曾擔任開明版語文教材編委、人教版國學教材編委,連續十幾年擔任北京市西城區兼職教研員、中考閲卷題組負責人。

一線教師於曉冰推出新書《減法教育》:教孩子,“減”即是“加”

對於曉冰老師而言,“減負增效”是他在二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一以貫之的追求和實踐。在教學中,他提出“三不”原則,即“不加課,不拖堂,不佈置硬性作業”,而是主張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在研究教育教學上,努力提升孩子的學習效率和自主學習力,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少投入高產出。近日,於曉冰老師接受了北青-北京頭條記者的專訪。

談“雙減”:政策落實,還需綜合性措施和政策

北青-北京頭條:“雙減”政策之下,您的這本《減法教育》來得正當其時。“雙減”政策後,最直接的感受是什麼?

於曉冰:最直觀的感受是學生和老師在學校的時間都延長了,怎麼利用這些自主的時間我覺得很關鍵。“雙減”的初心肯定是沒有問題,不減下來肯定是不行的,我覺得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落實,可能還需要綜合性的政策和措施,因為具體到每一個家庭、每一個學校,甚至每一個老師的操作,其實都差別很大。我相信隨着調研不斷深入,慢慢地大概會做進一步的調整,會往更好的方向上去前進。

北青-北京頭條:您是什麼時候開始寫作這本《減法教育》,又是什麼促使您進行這樣的教育實踐呢?

於曉冰:2005年左右的時候,我讀到一本書叫做《家庭作業的迷思》,一位外國學者用很多數據,最後得出一個結論,家庭作業本身並不能夠帶給學生學業水平真正的提高。讀了那本書之後,我很受啓發,想在自己的教學中上試一下,然後就在我的課堂裏實行“三不”原則——不拖堂,不加課,不留作業。

北青-北京頭條:確實是很超前的想法,效果如何呢?

於曉冰:在教學中一直奉行“三不”政策,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努力做到精講精練,儘可能少地佔用學生的學習時間,最終依然能夠取得不錯的成績。

雖然中考成績證明我的做法行之有效,過程卻頗為艱辛,經常碰得頭破血流,需要用特別多精力和家長、和老師、和同學交流。然後我開始定期寫文章,把自己的實踐的經驗、教育上的想法寫出來,希望把自己的教育實踐和教育理念傳遞給大家,就形成了這本書。

北青-北京頭條:《減法教育》確實能看到很多您的實踐和思考,在您看來,教育中最值得探討的話題是什麼?

於曉冰:我覺得教育當中的“快與慢”“加法和減法”是特別值得討論的話題,家長、老師、學生,所有的教育參與者都要好好琢磨一下減法與加法之間的關係, 不要一味“做加法”——這裏的“加法”指的是給孩子各種學習壓力和成績任務——否則很可能是誤用光陰,在錯誤的教育道路上拼命奔跑,結果就是南轅北轍,越用力,距離正確的目的地越遠。我個人比較不喜歡所謂精緻育兒的觀念,過度的精緻,急功近利是必然的。尤其教育領域,一定要慢一點。

一線教師於曉冰推出新書《減法教育》:教孩子,“減”即是“加”

對家長:不妨慢一點,家長越焦慮學生也會越焦慮

北青-北京頭條:“雙減”之後,其實家長們的心情很複雜,課外班被限制,焦慮依然是有的。很多家長可能習慣了做加法,怎麼適應到減法教育中來呢?

於曉冰:面對“雙減”,從家庭到學校,從家長到老師,都會有一種擔心,一旦“雙減”了,減少作業量,減少校外培訓,那麼學生的學業成績該怎麼辦?其實,不能只看到“減”,“減”只是手段, 而“加”才是目的。 所謂“加”,應當“加”在學生綜合能力上——自主學習力、自控力和想象力以及健全人格的培養,這些能力的培養更為重要

我們今天的這個社會劇烈的變化之下,讓父母會有一種輸不起的心態。和別人一樣的時候,就要想辦法搶跑,不管孩子真實狀況怎麼樣,都要想辦法在非常短的時間讓成績拔苗助長,短期看好像有效果,但是長期當中看一定是大問題,很多家長完全不顧及未來在做事。

北青-北京頭條:在您看來,家長應該怎麼保持好的教育心態?

於曉冰:我覺得好的家長一定要善於反思,不要只看眼前,更要看到長遠的未來;不要只看你自己的身邊的家長如何去培育孩子,也要去看看當年你的父母如何去培育你的,再去看看成功的教育是怎麼進行的。當你的視野更開闊更深入的時候,你越不容易被焦慮的情緒所裹脅。

很多人之所以不斷地去接受制造焦慮、販賣焦慮的邏輯,原因很簡單,大家對教育缺乏更深入的認知。家長讀公眾號的文章,要有最基本的篩選信息的能力,三五句話之後,這篇文章是“毒雞湯”,還是真正在認真討論教育問題,要能判斷出來。如果從家長角度不具備這種篩選信息的判斷能力,你也很難去給孩子傳遞出正確的東西。孩子的情緒變化和家長關係特別大,常常是家長越焦慮,孩子也跟着越焦慮,家長如果穩住心神的話,孩子基本上是不會有問題的。

北青-北京頭條:説到教育的基本規律,您覺得是什麼?

於曉冰:教育一定是寧慢勿快,寧拙勿巧。對老師來説,因材施教地育人永遠比“育分”重要;對學生來説,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是依靠任務驅動的學習,不可能長久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學生永遠都是學習的第一責任人;對家長來説,教育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能拔苗助長。因為跑得太快,太取巧,到最後一定是要付出代價的,再想回頭就來不及了。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會有厭學的情況,甚至都陷入了嚴重的抑鬱情緒當中,代價太大了。

北青-北京頭條:也有的家長會提到,現在帶孩子學習特別“費媽”,媽媽的任務更重了。您會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於曉冰:我覺得咱們最基本的常識叫做“勤快媽媽懶孩子”,從古至今都是如此。從做家長的角度,有的時候要“懶”一點,做老師也是要“懶”一點,能交給孩子做的,都要有意識地放手,千萬不要所有的東西都包辦代替。包辦代替好像立刻就見到了效果,但是長久看肯定是“費媽”,因為孩子所有的東西都依賴父母。作為家長如果幫孩子慢慢建立起自主判斷能力,孩子一定會越來越好。而且一定要記得一件事情,教育中,你説一百遍説一千遍,不如踏踏實實去做一遍。家長要成為一個榜樣之後,孩子才會自然願意跟你那樣去做,這能實現隨時隨地都在教育。

一線教師於曉冰推出新書《減法教育》:教孩子,“減”即是“加”

對老師:多提供方法和思維,少提供答案和知識

北青-北京頭條:您在書中提到,相比成績,自主學習力、自控力和想象力、塑造健全人格更需要培養。那麼如何在日常學習中鍛鍊這些能力?

於曉冰:鍛鍊這些能力到最後都是實踐性的活動,不去親自實踐它,永遠不可能有更好的效果。現在我們常常是嘴上説,讓孩子要有自控力,但實際都是家長、老師在非常強的他控狀態:告訴孩子必須怎麼做,必須照着做,才是一個好的孩子。可是這樣,等他長大,就會發現,自己沒有任何主見會特別痛苦。 孩子不會突然具有自控能力的,一定是之前在磕磕碰碰中學到的。如果我們在孩子還沒有摔跤的時候,立馬就要伸手把他扶起來,是不行的。

北青-北京頭條:到了教育層面,從教師教學的角度,應該在哪些地方做減法,最後實現加的效果?

於曉冰:如果單以語文教學,我要特別強調的,尤其初中的教育,應該多提供方法和思維,少提供答案和知識。如果提供方法和思維的工作現在不做,只盯着眼前的這點分數,那肯定是不夠的。所以我即使不佈置硬性作業,也會鼓勵孩子們做各種各樣的拓展性的作業。每一個學生寫的文章,我從來不告訴他説你這個寫的不對,而是告訴孩子,在哪裏還可以更深入。其實這樣對老師工作量特別大,但是孩子會一點一點地成長起來,一旦他有了方法,有了學習的意願,學起來是非常容易的一件事情,孩子們也不會再覺得學習是為了考試。

對學生:培養閲讀習慣,不要以考試驅動學習

北青-北京頭條:對學生來説,大語文時代的學習妙招,您有哪些建議?

於曉冰:想要學好語文,第一要義是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其他任何取巧之道都是旁門左道。孩子越小培養他的閲讀習慣,效果越好,年齡越大效果越慢。如果都到了初中了,甚至都到了初三了,家長才説我們家孩子不愛讀書,想要培養讀書習慣,可能是有點晚了。

讀書的意義是培養語感,有了良好的語感,用語感碾壓考試,它不香嗎?可為什麼仍然有很多人寧願去補課,去刷題,去尋找各種解題套路,而不願意踏踏實實多讀書培養語感呢? 原因很簡單,語感培養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不能立竿見影。

現在所謂名著閲讀,如果是因為考試逼着去讀的情形,那不可能達到效果。要在孩子有興趣基礎上做相應的引導,一個是趣味性,一個是廣泛性,還有一個是系統性,不同階段側重點有所不同。如果孩子喜歡讀自然類的東西,可以幫助孩子找到自然類的經典閲讀材料,由此擴展到其他政治、經濟、歷史這些方面,才可能好一點。但培養閲讀真的是需要大氣力,一定是小的時候養成一種習慣,他就會越做越好。培養閲讀習慣,也需要家長做榜樣的。

(實習生王霽暄對本文亦有貢獻)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知依

編輯/崔巍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65 字。

轉載請註明: 一線教師於曉冰推出新書《減法教育》:教孩子,“減”即是“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