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12月4日,歷時2個月的“颱風行動”暫停了下來,曾經不可一世、沿着幾千公里橫掃數百萬蘇軍的德國陸軍,如同“強弩之末”一般在莫斯科城下停了下來,蘇聯統帥和朱可夫等人一直“懸着的心”總算放下了,瞬間感覺輕鬆許多。
出乎預料的是,就在德軍停止進攻的第二天,蘇軍隨即發動了全面反攻。要知道,此時的德軍如果用“精疲力盡”來形容,那麼蘇軍就是“傷筋動骨”,共有124師被殲滅或解散。面對實力依然不弱的德軍,東拼西湊的蘇軍憑什麼敢這樣做?
要想説清這個問題,還要從雙方經過半年鏖戰後的實力説起。
基於一戰時期曠日持久的“塹壕戰”教訓,二戰中的德軍以裝甲部隊快速突擊,並深入對方身後進行圍殲的“閃擊”戰術,以小的代價幾乎征服了整個歐洲,並在蘇德戰爭伊始屢試不爽,但其“一錘子買賣”的做法,後續力不足的毛病已凸顯。
德軍“閃擊”戰術的最大特點是集中優勢兵力,以短期獲得決定性勝利為目標,並未做好應付長期戰爭的準備,甚至根本就沒有長期作戰的打算。這種“賭博式”的戰術後果,一旦因為後勤跟不上或對手頑強形成對峙,德軍的損耗就隨之加大。
經過半年的激戰,德軍傷亡百萬以上,一線步兵師大都減員40%,只得依靠後勤兵進行補充;戰機損失達60%,而作為突擊力量的裝甲部隊更是損失慘重,佔比70%約3700輛坦克和裝甲車完全損壞,甚至有的裝甲師僅有幾輛坦克可以使用。
相比德軍,蘇軍的損失對蘇聯來説是沉重而可怕的,共計損失447萬人(其中約230萬人成為德軍戰俘),佔其總兵力的90%;另外損失坦克2萬輛、飛機2.1萬架、火炮10萬門,丟棄的輕武器更是不計其數,僅機槍由25萬挺鋭減至13萬挺。
不僅如此,幾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以及大量的工業城市淪陷,所造成的混亂遠比前線蘇軍的敗退,更讓蘇聯元氣大傷,以至於能否繼續發揮戰爭潛力、維持動員能力都成了未知數。更嚴峻的是,基幹部隊打光,只能指望東拼西湊的拙劣部隊。
這無疑是德軍閃擊戰的“功勞”。儘管蘇軍兵力損失是德軍的4.5倍,但好在蘇聯擁有廣袤的領土和更遼闊的戰略縱深,以及驚人的動員和補充能力,不但化解了德軍“閃擊”戰術的優勢,而且又新組建了308個師,總兵力甚至超過了戰前。
具體到莫斯科方向,蘇軍的優勢更大些。
德軍對莫斯科的攻勢停了下來,從另一個角度看未必是件壞事。畢竟在氣温零下7、8度的環境下躲在戰壕或農舍裏,比漫天大雪中凍死好了許多。雖説現有實力不足以展開進攻,但就地防禦不是問題。更何況,焦頭爛額的蘇軍也需要休整。
出乎德國人預料的是,就在其停止進攻的第二天,也就是12月5日,莫斯科的蘇軍發動了全面反攻。也就是説,蘇軍並未打算利用這段時間進行休整,反而要趁機解除德軍對莫斯科的圍困。其實,從各方面來説,蘇軍有必要進行一次反攻。
首先,在朱可夫指揮防禦作戰的同時,克里姆林宮的蘇聯統帥也未閒着,他在後方不斷地集結重兵集團。從兵力和坦克的數量看,雙方大致相當,但蘇軍處於備戰狀態的坦克似乎更多一些,而飛機數量更是比德軍多得多,這對反攻至關重要。
其次,在莫斯科正面約280公里範圍內,德軍中央集團軍羣集中了2/3的兵力,致使其他地段的兵力極其薄弱,這種部署對進攻極為有利,但作為防禦卻是極度危險的。一向善於捕捉戰場態勢的朱可夫,豈肯放過這千載難逢的殲敵好機會。
更關鍵的一點,相比凍得瑟瑟發抖的德軍來説,蘇軍已換裝完畢,而反攻當天的氣温從零下7度驟降至零下25度,更加有利於蘇軍反攻;而德軍更未想到前一天還在拼死防禦的蘇軍,如今竟然發動大規模的反攻,從戰術上講,有突襲的效果。
當然,不得不説的是,德國人儘管精明、有效,但其固執、按章辦事的風格,導致對蘇軍產生了極大的偏差。在他們看來,在夏秋季損失幾百萬人的蘇軍,在短時間內完全恢復幾乎不可能;而作為大規模反攻,沒有長時間的準備更是不可能。
如今,蘇聯人就是要把這種不可能變為可能,儘管東拼西湊的部隊不如德軍強,但空中的絕對優勢,以及與反攻“同步而來”的酷寒,讓優勢進一步加大,而“出其不意”的進攻,更增加了勝利的籌碼。總之,德軍敗就敗在對自己的過度自信。
大家認為呢?歡迎留言並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蘇德戰爭》
蘇德戰爭中,德軍首次大規模敗退在哪裏?羅斯托夫戰役後撤80公里
莫斯科前線吃緊,遠東蘇軍為何不減反增?兩線作戰比德軍閃擊可怕
德軍進攻莫斯科,“紅場閲兵”為何讓蘇聯統帥惱火?保密措施太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