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一直有許多平權運動人士持久呼籲對牛津詞典的條目進行修訂。去年夏天,倫敦一家公司的總裁Maria Giovanardi就明確提出要求更改牛津詞典中對“女性”的定義,她認為這些定義具有性別歧視的傾向。
在牛津詞典中,“女性”這一詞的釋義僅有5種,而“男性”的釋義則有25種。同時,許多帶有侮辱性的詞彙,比如bitch、filly、biddy等均被詞典列為女性一詞的同義詞。詞典中的一些例句如“這位女士將體現出身為職業女性的專業性和性感”、“男性漁夫將打到的魚送給呆在家中的‘小女人’(little woman)”,被認為帶有明顯的性別刻板印象。Giovanardi認為,這些對女性的釋義常常將女性描繪為居於從屬地位的或是情緒化、易怒的個體。
詞典也沒有對性少數羣體給予足夠的重視,缺乏與之相關的例句和詞條。請願書希望詞典能夠刪除這些對“女性”一詞含有侮辱性或性別歧視元素的定義,並儘可能擴大“女性”的界定範圍,將更多的性少數羣體納入詞條之中。這一請願活動當時獲得了超過30000人的簽名支持。今年的三八婦女節時,英國的一封公開信表達了對這一請願的聲援,簽署者包括英國婦女援助組織和婦女平等黨領導人等。
牛津詞典近日對條目進行了修訂,新的定義將女性不僅界定為“男人的伴侶”,而是“一個人的妻子、朋友或是愛人(無關性別)”。對“男性”條目的修訂同樣使其比以往更加具有性別中立的色彩。詞典也弱化了釋義中與性吸引力相關的表述,“bitch”、“bint”等詞彙被特別標註為“冒犯性的”、“貶義的”或“過時的”。牛津大學出版社的一名發言人表示,此次修訂是出版社在認真考慮公眾呼籲基礎上,對詞典內容進行反覆審閲後做出的。
然而,此次修訂並未完全達到Giovanardi當初的請願目標,“bitch”依然被視作“女性”的某種指代。在修訂後的版本中,雖然該詞彙被特別標註為冒犯性詞彙,但其釋義依然為“懷有惡意或不受歡迎的女性”。她向《衞報》表示,自己欣喜於請願能夠獲得積極的反饋,請願的目標“實現了將近90%”,但對這些依舊保留的性別歧視,她十分遺憾。她舉出“dickhead”的條目進行對比。詞典將該詞彙形容為“一個愚蠢而荒謬的人”並將其標註為“粗鄙用語”,但該詞彙並不是“男性”的某個近義詞。
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發言人表示,牛津詞典“‘反映’而不是‘指引’語言的使用方式”。詞典只是反映人們在生活中使用語言的真實圖景,“這意味着我們的詞典能夠儘可能準確地呈現語言的意思,即便可能因此記錄很多令人反感的詞彙及其用法”。
由於語言使用習慣的流變,對詞典的修訂也需要成為一個長期開展的項目。2019年,韋氏詞典就曾對詞典進行了類似的修訂,他們將they(他們)增設了一個用法,現在韋氏詞典中的they可以用於指稱中性單數個體而不再具體指明指稱對象的性別。牛津大學出版社也表示,他們近期也開始繼續“重新審視我們的語言使用”,並圍繞豐富詞典中的種族與性別多樣性開展一系列工作。
參考鏈接: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6363904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0/nov/07/oxford-university-press-updates-definitions-word-woman
http://www.bjnews.com.cn/culture/2019/10/13/635693.html
作者|劉亞光
編輯|李永博
校對|吳興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