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率全部主力西征7年, 金國、西夏為何不趁機攻其後方
成吉思汗率領蒙古主力,從1218年開始發動對西方大國花剌子模的西征,滅掉花剌子模及周邊一些國家和地區後,直到1224年,成吉思汗才完全回國,前後花了長達7年的時間。在這7年的時間裏,金國和西夏為什麼不趁蒙古國內空虛,主動進攻呢?我來試着回答一下。
第一,金國和西夏被蒙古打怕了,不敢發動進攻。
先説金國。在蒙古大軍西征之前,成吉思汗剛對金國發動了兩輪猛烈的攻擊。第一輪攻擊,差不多佔領了金國一半的土地,最後是金國割地賠款,還把岐國公主嫁給成吉思汗和親,成吉思汗才撤軍。
成吉思汗撤軍後,金國繼位的皇帝金宣宗決定把都城南遷到開封。這一南遷的舉動,就是他十分害怕成吉思汗的表現。金宣宗南遷後,成吉思汗又發動了一次對金國的進攻,佔領了金國原來的都城中都。金國再一次納幣求和,成吉思汗又才退兵。
再説西夏。西夏是當時最悲催的國家,它幾乎就是成吉思汗的練兵場所。成吉思汗先後對西夏一共發動了六次進攻,之前已經發動了三次,可以説,西夏對蒙古人已經相當畏懼。成吉思汗在西征前,下令讓西夏派軍參與西征。但是西夏沒有答應。於是,成吉思汗又提兵,發動了對西夏的第四次進攻,攻打西夏京城中興府,夏神宗嚇得逃到西京靈州,留太子在那裏應付。太子又趕緊派使者投降。成吉思汗因忙於西征,所以才撤軍。
可以説,當時無論西夏和金國,對蒙古都是萬分的畏懼。
第二,就算成吉思汗率主力西征了,金國和西夏也無力與蒙古對抗。
金國的地盤,當時已經被蒙古擠壓得非常小。同時,由於金宣宗把都城南遷,不但失去了朝中大臣的支持,而且也失去了北方老百姓的支持。北方老百姓或者結寨自保,或者投降蒙古,可以説,金國基本上失去了對北方的控制。
金宣宗為了鞏固統治,把國內九個最大的地方地主武裝封為公爵,史上稱為“封建九公”。但是這九個公爵不但對於抵抗蒙古基本上沒有起到什麼作用,而且還形成地方割據勢力,金國更難控制。
西夏的情況與金國差不多,更沒有能力對抗蒙古。夏神宗不願意當亡國奴,趕緊把皇位讓位太子夏獻宗。他這一讓位,顯然就是力不從心的表現。
第三,成吉思汗雖然帥主力西征花剌子模,但是留下了一個得力干將經略南方。
這一個得力干將,就是木華黎。木華黎是成吉思汗的“四傑”之一,成吉思汗先後封他為徵金大元帥、太師、國王,讓他代替自己,統領南方事務。
木華黎征戰金國多年,積累了豐富的經驗。成吉思汗西征後,他雖然兵力不是很多,但其實一直保持着對金國的碾壓,並且還能不斷地獲得金國的土地。木華黎之所以這麼成功,除了其強悍的戰鬥力外,還在於他充分利用已經投降蒙古的漢軍將領史秉直、史天倪父子及張柔等人的作用,以金制金,同時加強了對金國地方武裝的收買瓦解,比如金國“九公”之一的武仙,就被木華黎收復等。
在西夏這邊,當夏獻公準備聯合金國進攻蒙古時,木華黎迅速察覺到這個意圖,派兒子孛魯攻打,又把西夏打了回去。
第四,金國和西夏各懷鬼胎,忙着互相攻擊,沒有抓到有利戰機。
其實,如果這時候,西夏、金國包括南宋三方聯合起來,在蒙古國內空虛的時候,共同對付蒙古,蒙古未必是對手。但當時它們在幹嘛麼?
金國忙着去進攻南宋了。當金國被蒙古打得喘不過氣來的時候,南宋停止了對金國的歲幣。後來,蒙古西征,金國一是不服氣想報復,二是希望往南發展,因此發動了對南宋的戰爭。結果並沒有如意,南宋和金國互有勝負,金國進入了泥潭戰。這時候金國向南宋求和,南宋又不同意,使得金國一直脱不開身。當然也有沒有精力偷襲蒙古了。
所以,西夏、金國就這樣,白白失去了一個自救圖強的好機會。
(參考資料:《蒙古秘史》《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