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逃命,羣臣勸他:請燒掉糧倉!皇帝卻説:不許燒,全留給叛軍

打仗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人數碾壓?是裝備精良?是將領出眾?都不是,是糧草充足!

論人數,淝水之戰中東晉僅8萬人馬,卻能將前秦95萬大軍追着打,大獲全勝;論裝備,斯大林格勒戰役的最後德軍與意軍一起撤退,裝備遠遜於德國的意大利卻直接靠着"白刃戰"突圍;至於將領,歷史上被無名小卒幹掉的將領簡直數不勝數,當年"江東雙璧"只剩"一璧"不就是因為孫策死於小人物的偷襲嗎?

皇帝逃命,羣臣勸他:請燒掉糧倉!皇帝卻説:不許燒,全留給叛軍

但你們見過餓的吃不起飯了還能獲得最終勝利的情況嗎?很少吧。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行軍打仗本就會消耗巨大體力,飯都吃不飽怎麼揮得動武器?《孫子兵法》有云:"軍無輜重則亡,無糧食則亡,無委積則亡。"

這也是為何每到戰爭年間,最先被爭奪的一定產量地區,自古魚米之鄉皆為兵家要地。而如果自家地盤要被人搶奪,撤退途中如果來不及將全部糧草帶上,百分之九十九的領導者都會下令將糧食全部燒掉,絕對不給敵軍獲得補給的機會。

皇帝逃命,羣臣勸他:請燒掉糧倉!皇帝卻説:不許燒,全留給叛軍

為什麼是百分之九十九而不是百分之百?因為今天我們要説的這個皇帝正是那百分之一。哪個糊塗蛋皇帝這麼不懂事?開創了唐朝的極盛之世的唐明皇李隆基是也。

唐玄宗李隆基這人,可能天生就跟自家親戚有點過不去。他的爺爺(李治)是皇帝,奶奶(武則天)也是皇帝,爸爸(李旦)是皇帝,伯伯(李顯)也是皇帝,還有一個姑姑(太平公主)一個伯母(韋后)同樣都想當皇帝。可皇位只有一個,怎麼辦?

皇帝逃命,羣臣勸他:請燒掉糧倉!皇帝卻説:不許燒,全留給叛軍

於是他先聯合其他親戚將奶奶趕下台,又聯合姑姑將伯母處理乾淨,最後將自己的姑姑拉下馬,"三殺"直接起飛,開創出了唐朝最為鼎盛的時期——開元盛世。

這皇位也坐上了,威脅也全部清理乾淨,天下海清河晏一派繁榮,李隆基覺得自己時候放縱逍遙了,於是各種荒唐時一件接一件,直接將好好地盛世給"作"沒了,狼煙四起,天下大亂,真是自作孽不可活。

皇帝逃命,羣臣勸他:請燒掉糧倉!皇帝卻説:不許燒,全留給叛軍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叛軍一路勢如破竹,很快就來到了東都洛陽。本來這裏有名將哥舒翰坐鎮,雖然士兵質量不咋地,但只是守城還是沒問題的。可偏偏李隆基此時拎不清,聽信楊國忠讒言非要哥舒翰出兵。

強行指揮的下場就是洛陽城破,哥舒翰被俘,長安陷落只是時間問題。李隆基慌了,趕緊捲鋪蓋逃跑,一羣人衝着遠在蜀地的天府之國奔去。

皇帝逃命,羣臣勸他:請燒掉糧倉!皇帝卻説:不許燒,全留給叛軍

長安作為國都自然糧食儲備非常豐富,大量的糧食無法全部帶走,羣臣因此勸他:"請陛下燒掉所有糧倉"。沒想到李隆基聽到後卻説:"不準燒,全送給叛軍!"

雖然楊國忠這人沒啥真本事,可不給叛軍留口糧這個道理還是懂得的,於是他問李隆基:"陛下何出此言?"楊國忠倒不是有多替李隆基着想,純粹是怕叛軍有足夠的補給就能立刻追上自己。

皇帝逃命,羣臣勸他:請燒掉糧倉!皇帝卻説:不許燒,全留給叛軍

但李隆基之後的回答倒真的震驚了在場的所有人,李隆基説:"如果我們燒掉糧食叛軍肯定會拿百姓出氣,我作為皇帝護不住我的臣民也就算了,但實在不忍心再給他們多添幾分傷害。"

李隆基的前半身跟後半世簡直就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明主跟昏君的屬性反差太強,可直到他這句話説出,大家才想起了他原來也是建立了開元盛世的偉大帝王。可惜李隆基此時清醒卻已來不及,李唐江山終究是在他手中開始四分五裂。

參考資料:《孫子兵法》、《新唐書》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44 字。

轉載請註明: 皇帝逃命,羣臣勸他:請燒掉糧倉!皇帝卻説:不許燒,全留給叛軍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