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5G讓智慧教育更有趣

由 欽慶敏 發佈於 經典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海外版

  觀眾在第四屆全球人工智能產品應用博覽會上參觀智慧教育互動課堂。
  管鈺楠攝(人民圖片)

  互動教學、智能考試、綜合評價、智慧校園、區域教育管理……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公佈2021年“5G+智慧教育”應用試點項目入圍名單,一批5G與教育教學融合創新的典型應用亮相。據悉,下一步,有關部門將及時總結經驗、做法、成效,努力推動“5G+智慧教育”應用從小範圍探索走向大規模落地。

  

  互動教學成為熱門場景

  記者梳理發現,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近日公佈的“5G+智慧教育”應用試點項目共有109個,涉及互動教學、智能考試、綜合評價、智慧校園、區域教育管理等7個重點方向,覆蓋“教、考、評、校、管”等教育教學的關鍵環節。

  多數項目聚焦探索集成創新和多場景融合應用,其中,課堂互動教學成為當前5G應用的熱門場景。利用“5G+VR/AR”、“5G+全息投影”、“5G+4K/8K遠程直播(快直播、慢直播)”等技術,可以打造沉浸式智慧課堂、交互式在線教學和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目前此種場景已在多地成為現實。

  本次試點名單的一個鮮明特點是,學校、電教館、科研院所、行業協會、電信運營商、教育信息化企業等積極組成創新聯合體,跨界合作。由各級各類學校牽頭申報的項目佔比近七成,學校成為應用場景“主戰場”。

  例如,入選的“5G+信息通信技術人才培訓平台”由武漢烽火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牽頭。公司負責人介紹,該平台的服務對象主要是高校和企業,採用“在線培訓+體驗教育”模式,通過虛擬現實、在線學習和互動課堂等應用場景,開展遠程教學和實操。目前,該平台已在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中南民族大學、武漢軟件工程職業學院等高校成功應用,累計培訓學生超過2000名。

  落到實處發揮效能

  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代表性、引領性技術,5G是支持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資源和公共基礎設施。除了支持互動教學,5G還在諸多應用場景大顯身手。

  在“5G+智能考試”方面,依託5G+AI、VR、圖像處理等技術,可實現智能在線考試、智能巡考監考、遠程採集人臉數據、無感智慧化入場識別、智能輔助批改等應用。

  在“5G+智慧校園”方面,藉助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有助於建設“萬物互聯”的智能教學環境,建立集中化智能化的教師研修、教育治理、教育督導、學生生活、諮詢和學習、家校協同等方面的支持服務,切實服務教育教學過程。

  在“5G+區域教育管理”方面,利用5G+AI協同升級區域教育大腦和管理平台,可以實現區域內所轄學校運行狀態數據的及時傳送,開展對各學校學位資源、學情數據、應急事件等信息的動態監測分析,支撐教育主管部門進行管理決策和響應。

  北京郵電大學副校長蘇森表示,從2019年5G商用開始,北京郵電大學就聯合運營商開展了多方面的“5G+智慧教育”應用探索。一是建設5G校園專網,與光纖寬帶等已有網絡融合,為智慧應用提供網絡底座。二是打造5G智慧教室,利用“5G+全息投影”技術進行跨校區遠程互動教學,開展“5G+AR”教學應用。三是構建5G平安校園,採用具備5G+AI能力的智能安防機器人“北郵一號”,結合5G智慧安防指揮中心,升級校園安防的移動性和自動化程度。四是建設5G智慧雲數據中心,實現對雙一流學科的重大科研課題的全面支撐。

  像北京郵電大學一樣,目前各地多所學校已開展積極探索,更好地發揮5G效能,解決學校面臨的不同校區間互動教學、遠程學習和智能考試、協同科研和辦公、校園安防和管理智慧化等需求。

  應用前景十分廣闊

  藉助融合了5G等技術的智能教學終端,上海市寶山區第二中心小學的吳老師可以同時“現身”於喀什葉城縣四小和白茅嶺學校、川東農場學校等8所學校,一堂跨時空的線上線下“英語雙師課”開課了。這種在線課堂的探索,打破地域與時空限制,實現了異地同步的融合式教學教研新形態。

  破解城鄉教育資源分配不均,支撐“雙減”政策更好落地,搭建學校、老師、家長之間便捷的溝通橋樑……5G對推動教育模式變革、提高教育質量、促進教育公平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認為,中國正加速步入5G應用規模發展的新階段。開展“5G+智慧教育”應用試點,可以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創新,形成一批技術先進、效果明顯的5G與教育教學融合的典型應用,探索可複製推廣、可規模應用的發展模式,為推動“5G+智慧教育”實現更廣泛的應用提供經驗。

  “5G在教育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能夠優化智慧學習環境,創新學與教的形態,提高學習體驗和教學效果,提升智慧教育服務水平和教育治理現代化水平,推動區域、城鄉和校際教育高質量均衡發展。”北京師範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院長黃榮懷認為,5G與教育的深度融合將進一步變革傳統教育,加快移動在線教育發展,催生智慧教育新生態,踐行科技與教育雙向賦能命題,為未來教育發展帶來新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