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一流”高校5年一個建設週期,且實行動態調整,這已經是高校圈眾所周知之事。
雖説“雙一流”分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和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兩個類別,但由於一流大學有A、B之分。所以,其實嚴格來説,“雙一流”高校共分為三個層級。
與輿論熱議哪些普通高校能夠成為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相比,筆者更關注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B類方陣將會有何變化?
我們都知道,首輪“雙一流”137所高校中,B類共有6所,分別是從原“985工程”降級的東北大學、湖南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以及從原“211工程”升級的雲南大學、鄭州大學和新疆大學。
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6所“雙一流”B類高校,在新一輪“雙一流”評選中不會降級,最差也是繼續留守B類。
其中,東大、湖大和西農作為原985高校,底藴猶在,不至於連降兩級,湖大反而可能躍升為A類;雲大、鄭大和新大則屬於重點扶持發展的區域代表性高校,還需要有更長時間去做大做強。
那麼問題來了,“雙一流”B類方陣中會新增哪些“新面孔”呢?從目前各方顯現的消息來看,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和西南交通大學這三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呼聲最高。至於原因,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三所高校來自東北或西部地區。
優質高教資源分佈不均,是當前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面臨的一大難題。相比經濟、區位優勢明顯的東部沿海地區高校,中西部或東北地區高校毫無疑問更需要政策、資金上的關注和支持。如此,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出育人、科創優勢,輻射帶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雖然隨處的西安市和成都市,高教資源在西部地區數一數二,但從整個西北、西南大區域範圍來看,名校很閒還不夠。哈爾濱工程大學所處的東北地區,對高考生的吸引力每況愈下,與整個區域高校發展速度相對較慢有很大關係。
其次,三所高校都有冠絕高校圈的優勢特色。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信息技術領域的代表性高校之一,王牌學科是電子科學與技術,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評級為A+檔。
哈爾濱工程大學,赫赫有名的“哈軍工”海軍工程系班底,前身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造船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為A+檔。
西南交通大學,交通運輸領域的旗幟型高校,交通運輸工程學科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評為A+檔。
最後,三所高校人才貢獻度突出。
雖説每所高校都能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輸送人才,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和西南交通大學三所高校人才貢獻度更為突出。三校培養的畢業生,有不少活躍在大國重器研製、尖端科技創新、重大基礎設施建造的一線,是國家更需要的人才類型。
對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入圍“雙一流”B類高校的前景,你怎麼看呢?歡迎留言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