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評論員 魏英傑
近期,教育“雙減”政策發佈,各地陸續開展針對校外培訓機構的治理行動。相關文件明確規定,嚴格控制學科類培訓時間,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佔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學科類培訓。這一規定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影響深刻,使其面臨前所未有的轉型焦慮。
嚴格控制學科類培訓時間,是為了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校外培訓負擔。這自然是得到了許多家長的支持。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苦校外培訓久矣!如果能讓孩子們從題海戰術、填鴨式課外培訓中解脱出來,無疑有益於教育事業的長遠健康發展。
不過,也要正視到一點,由於校外培訓機構前些年來迅速擴張,其從業人員與日俱增。在這個行業裏,不光有授課的老師,還有相關的運營人員、管理人員。只要看看身邊有多少課外培訓機構,就能明白其從業人員的數量不會是少數。那麼,在“雙減”政策之下,數量龐大的相關從業人員,自然也面臨着轉崗的問題。
嚴控學科類培訓時間是硬槓槓,不容退讓,然而如何解決這批人的轉崗就業,也是現實問題,不容迴避。雖説,目前各地的主要工作重心,可能還是在於對校外培訓機構進行治理整頓。不過,對於相關從業人員的轉崗就業問題,也應早做預判,精準施策。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8月17日召開的北京“雙減”工作新聞發佈會介紹,針對部分培訓機構員工面臨的轉崗問題,北京市區兩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已為此做出了針對性的崗位儲備,同時也在全市範圍內組織開展持續3個月至半年的“教培行業人才專項服務季”。具體來講,就是對相關崗位進行梳理分析,明確培訓機構人員轉崗的儲備方向,通過2 N的工作機制形成就業服務矩陣。
目力所及,這是國內較早的針對培訓機構人員轉崗而採取的服務措施。這樣做,既可以減少“雙減”政策落地的阻力,緩解培訓機構轉型的陣痛,還有助於提高培訓機構人員轉崗的效率,進而消除短時間內大批人員轉崗可能造成的社會壓力。這些人性化措施,也會讓因“雙減”而轉崗的培訓機構人員感受到温暖,避免政策落地給人簡單粗暴、“一刀切”的印象。
當下,在各大招聘網站上,來自培訓機構的人員確實多了起來。各地有關部門應儘早重視這一問題,並制定針對性措施。而這對各大招聘網站,也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培訓機構的人員,一般來講受教育程度較高、專業性較強,是許多領域不可缺少的人才。針對這些包括了教學教輔、技術支持、運營服務和市場銷售等領域的人才,招聘網站做好了中介和對接工作,也與利於提高自身口碑,打造行業品牌。
只要各地重視起來,行動起來,做好這項工作並不難。重點就在於崗位梳理、資源匹配、政策扶助以及做好專項服務。而一旦做好這件事情,不僅有利於“雙減”政策順利推進,還能激發人才的積極性,進而為當地社會的發展持續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