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指出,要進一步提高學校課後服務水平和課堂教學水平,健全課後服務經費保障機制,拓寬課後服務資源渠道,開展課後服務精品課程資源推介。同時,要建立利用社會資源支持學校教育教學和課後服務的有效機制。
近年來,克拉瑪依區教育局大力探索利用教育信息化助力課後託管服務工作。今年3月,轄區內康城小學引入創新夥伴課後服務平台,合作開展課後服務互動雙師素質課程。學校利用定製的“個性化”課後服務特色雙師課程,做到一區一策、一校一案、一班一品,通過豐富的課程讓老師和學生們體驗到互動雙師技術帶來的樂趣。
上課現場。
康城小學教師高夢迪開展的《世界百科》、教師劉露開展的《少兒辯論》、教師朱河柳開展的《中文繪本閲讀》、教師姜巧娜開展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等課程,讓一至四年級的孩子們感受到了獨特的課程內容,感受到了快樂有趣的學習體驗,極大激發了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性和對知識的探索慾望。
個性化特色課程通過互動雙師模式進行,降低了參加課後服務老師講授課後託管服務課程備課、講課壓力,讓老師重點以育人和現場個性化互動為核心,有效促進課後服務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和全面發展。
通過對信息化平台的使用,單個課程的任課老師逐步走向全面育人,更好地履行教書育人職能,為學校落實“雙減”要求,增強教育教學服務能力的“提質”,以及有效減輕老師、學生負擔的“減負”提供有效路徑。
康城小學是克拉瑪依區首個使用信息化平台開展雙師教學模式助力課後託管服務提升品質的試點學校。利用教育信息化手段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探索,康城小學在原有豐富的課後服務課程體系上又得到了極大的補充,讓學生可以選擇更全面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同時,也為下一步區內其他學校開展“教育信息化手段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探索”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作者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康城小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