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解放戰爭,人們最大的印象莫過於國民黨為奪取勝利果實而撕毀和平建國的“雙十協定”,單方面挑起戰爭。
但他卻不敵共產黨的百萬雄師,最終不得不竄逃到“台灣”。終於,新中國也因此步入了共產黨的偉大領導。要讓普通老百姓介紹共產黨傑出的軍事將領,想必每個人都可以滔滔不絕。
而提起同時期的國民黨,大多人可能沒有太多的印象,而熟悉歷史的也很難長篇大論起來。因為解放戰爭失敗的主要原因,離不開大多數對戰事指揮一塌糊塗的國軍高級將領。
但是,蔣介石手下並非都是等閒之輩,就有這樣一位特殊的師長,他參戰無數,卻無一敗仗、沒有戰死、更不曾投降或起義。
這位能征善戰的將領,就是鍾松,在解放戰爭時期擔任胡宗南麾下整編三十六師的師長。作為蔣介石嫡系軍隊下最能打的將領,鍾松曾在戰鬥中給共產黨帶來了不少麻煩——甚至讓彭德懷元帥氣得大罵:“打不死的鐘松。”
即使鍾松作為一個國民黨,難逃歷史的懲罰,但是他卻多次僥倖脱逃,甚至在後半生裏過得風生水起,好不快活。
抗日名將鍾松
生於20世紀初的鐘松,原名叫鍾雍田,是浙江省松陽縣樟溪鄉鍾家村人。家裏世世代代都是勤勞的農民,家境在那個時代來講還是可以吃飽穿暖的。
而父親鍾時光處在動盪不安的時代,對於教育是十分地重視,於是在鍾雍田年紀差不多的時候便送到私塾唸書。鍾雍田的教育經歷使得他畢業後成為了一名鄉村教師,而任教的地方就是他的故鄉。
但日復一日的教學讓鍾雍田心生厭倦,他不敢想象自己的一生都將交付在家鄉的樟村小學。
1924年,廣州黃埔軍校的招生消息傳遍大江南北,也激起了鍾雍田的內心,他毅然投筆從戎,甚至為了響應革命浪潮,就此改名為鍾松。
同年四月,鍾松成功通過了軍校考試,也因此幸運地成為了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黃埔軍校的第一批學員,而胡宗南也在其列。
但是十分不巧,鍾松竟在入校後染上了風寒,悟了學業就不説了,甚至病情嚴重到校醫都放棄了他的治療。好在,同鄉來看望他的醫生救活了他,鍾松也因此被編制為黃埔的第二期的學員。
鍾松於黃埔軍校期間,曾秘密加入我黨,還參加過“革命軍人同志會”,但是由於“中山艦事件”,他又退出共產黨,改而成為了國民黨隊伍的一員。
因為在黃埔軍校的求學是邊學習邊打仗,所以這樣動盪年代下的教學模式讓鍾松可以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為他日後征戰四方奠定雄厚的基礎才幹。
鍾松一畢業就在國民黨的領導下參加了東征與北伐,在戰火洗禮中,他的軍事才能不斷“發光”,從而他的職位也在不斷升遷——從連長到營長,再到團長,等到1933年抵抗日本侵略者的時候,他擔任旅長。
“七七事變”,彼時戰鬥經驗豐富,頗具領導才能的鐘松被調往虹橋機場附近,以防上海隨時爆發的戰事。“淞滬會戰”爆發後,國軍的第61師傷亡慘重,而師長也因此被撤了職位。就在這種危急存亡之時,鍾松被委任為師長,繼續阻擊日軍的侵襲。
1944年,鍾松率領的部隊在芒市收復戰等戰役中,成功抵禦了日軍的大舉進攻,為滇西大反攻——自抗戰以來最大規模的反攻戰役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此戰過後,鍾松光榮成為了青天白日勳章獲得者的一員。如此看來,鍾松的軍事生涯走到這裏,無疑是一位功勳卓著的抗日名將,但是,故事到此沒有結束。
令彭帥頭疼的一支國軍
“重慶談判”帶來的短暫和平局面,在蔣介石將“雙十協定”撕毀的那一刻煙消雲散了,國民黨方面立刻將對準侵略者的矛頭對準了祖國同胞。而國民黨麾下的得力戰將鍾松,也不例外地拔槍參加瞭解放戰爭。
鍾松得益於滇西反攻戰的突出表現,很快引起了老同學胡宗南的注意。雖然之前鍾松以及帶領的部隊戰功顯著,但依舊難逃“雜牌軍”的卑微身份。
此番被胡宗南直接調回並提拔為軍長,鍾松心中自然感激不盡,除了職位的提高,更多的激動是成為了國軍的嫡系軍隊。於是,鍾松在解放戰爭中發揮了自己所有才能。
即使,胡宗南的軍隊配備的是美式裝備,且士兵待遇不錯,但是面對坐擁民心與堅強革命意志的彭德懷元帥,優勢實在顯不出來。
最重要的是,胡宗南的親信秘書熊祥輝竟然是來自我方的同志,所以國民黨西北軍的一舉一動盡收我方眼底:在戰鬥中,胡宗南軍隊不斷失利,甚至第29師與第90師的師長皆被剿滅。但是,鍾松帶領的第36師卻是一個特例。
“打不死的鐘松。”彭德懷元帥常常因為鍾松而氣得發抖。要説彭帥對付胡宗南,當然是綽綽有餘,但是鍾松的存在,讓我方的軍隊吃了不少苦頭。得益於極高的軍事素養,鍾松的36師被包圍了三次,卻也逃脱了三次。而每次包圍對於鍾松軍隊造成的損失,卻不傷根本,每次他都能迅速重組起來。
在我軍眼裏,鍾松就像是一個狡猾的老狐狸;而在胡宗南眼裏,鍾松則是得力干將,“救火”隊長。1947年,彭帥帶領了兩個大部隊攻打榆林,已經成功地將國民黨榆林守將團團包圍。
考慮到胡宗南可能派出援兵,彭帥自然做了充足的準備,打算在大路伏擊援軍。可誰曾想,胡宗南派來的是鍾松,而鍾松卻放着大路不走,帶足了乾糧步行從沙漠穿來。
等到偵察兵的消息的時候,彭帥才意識到,自己可能沒將榆林打下,卻被鍾松包了個餃子。此時,彭帥看着這即將到手卻不得不放棄的戰果,氣得對來向他指示的軍官説:“打個屁,撤。”
從那以後,彭帥便時刻關注鍾松的36師,勢要將其剿滅,但是卻從未成功,鍾松每次都能得以脱身。
鍾松安然的後半生
無論是國軍還是我軍,對於鍾松的軍事評價都很高,但是鍾松卻不經意間得罪了胡宗南——他在1948年的一次國軍內部的作戰會議上頂撞了胡宗南,搞得自己的上級下不了台。面對胡宗南的“撤職留任”的處分,鍾松只好交出了手中的36師。
雖然這次處分幾乎結束了鍾松的軍事生涯,但是國內局勢看來,這似乎並不是一件壞事。國民黨的軍隊已經在走下坡路了,國內的局勢很快就會被共產黨穩定下來,沒有職位的鐘松反而避免了戰死沙場或是成為俘虜。
鍾松沒有同陳明仁等人起義,他知道這不過是困獸猶鬥。看準時機的鐘松立即啓程香港,與國軍撇清了關係。
鍾松在香港做起了餐館生意,這是很多國民黨人沒有料到的,而我方也因其無反抗的實力便逐漸減少了對他的關注。
解放戰爭結束,鍾松先是遷居台灣生活了二十年,隨後又移民荷蘭,安享老年生活。直至1995年的時候,年老多病的鐘老因為骨癌不幸離世,這位曾經讓彭帥頭疼不已的一代梟雄才最終迎來了落幕。
據説,1988年的時候,鍾松還不遠萬里回到老家探親——當時全村、不論男女老少都出門來一睹這戎馬半生的傳奇人物。鍾老還將人民幣一萬元捐贈給家鄉鍾家村做建設,在當時一萬元對於農村來説無疑是一筆鉅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