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錢理羣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來源 | 愛思想網
錢理羣教授教育的精神價值的失落
教育家蔡元培把教育分成兩個層面:一是“現象世界”的教育,就是德育、智育、體育,目的在於為國家建設培養人才,服務於現實利益。
另一個則是“世界觀世界”,即人不僅僅是為了追求眼前的物質利益而活着,還應有一種超越於現象世界的追求,也就是培養學生的一種終極關懷,培養人的信仰和信念。
這兩個層面應該是互為表裏,但現實卻是教育過於急功近利,忽視了對人的終極關懷的培養。
打好“精神的底子”
我非常讚賞巴金的一段話:“我們有一個豐富的文學寶庫,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傑作。它們教育我們,鼓勵我們,要我們變得更好、更純潔、更善良、對別人更有用。
文學的目的就是要人變得更好。”我覺得巴金這段話説得非常樸素,也非常深刻。實際上,我們語文教育的目的、還有整個教育的目的、包括現代化的目的也一樣,就是使人變得更美好。
而中學文學教育的基本任務就是喚起人對未知世界的一種嚮往,這是人的一種本能。文學教育就應該喚起人的這樣一種想象力,一種探索的熱情,或者説是一種浪漫主義精神。
人在幼年時期,如果有一個理想和信念,儘管他長大後會看到生活並不像他想象的那麼美,他可能會因此而分裂,而痛苦和懷疑,但絕對不會陷入虛無主義,因為他有一個“精神的底子”。他會在痛苦的思考和懷疑之後,從原來那種幼稚的、不自覺的和諧,過渡到更高的自覺的和諧,最終成為一個成熟的人。
就像一年四季一樣,是不能顛倒的。春天是一個夢幻的季節,他必須沉浸在夢幻裏,儘管春天會過去。而我們現在顛倒了,讓孩子過早地感受冬天的肅殺。所以我不贊成給孩子灌輸太多的實際的東西,而應該鼓勵他去夢想、空想。所以我覺得我們的語文教育應該給孩子以夢,給孩子一個“精神的底子”。這也是一個語文教師的責任。
在我的青少年時代,對我影響最大、至今還成為我做人的基本信念的是一篇童話,就是安徒生的《海的女兒》。
這篇童話所表現的對人的信念,對美好東西的信念,還有為了這個信念不惜獻出一切的精神,一直到今天都還在深深影響我。這其中就包涵着一種浪漫主義精神。我覺得這種影響對一個人非常重要,也是一個人“精神的底子”。
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敏感中學文學教育的第二個任務是培養學生對語言的敏感,也就是培養學生欣賞語言的美的能力,和對語言的駕馭能力。
這也是蔡元培所提倡的“美育”的一部分,是對美的發現能力,是對人的心靈的一種訓練。文學教育要啓發學生閲讀的創造性,鼓勵學生參與對作品的闡析。這也是文學作品的特點。因為一部優秀的文學作品的內涵是多層次的、多義的、模糊的,甚至無法言傳的,並且常讀常新。
我們需要怎樣的中學語文老師
有什麼樣的教師,就有什麼樣的教育;語文教育改革的成敗,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語文老師的文化、精神素質和主動精神。教育的本質是提升人的生命,把人的內在的一些美好的東西,把學生內在的生命美好的情思發掘出來,提升起來,就是善於直面自我、直面自己的生命。
語文教師應該是“思想者”,講的是語文教師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自由 、獨立思想;語文教師應該是“可愛的人”,講的是對學生精神成長影響最大的語文老師的人格魅力;語文老師應該是“雜家”,講的是語文老師的知識結構。
我在跟很多全國各地的語文老師交往與通信中,常常發現比較好的語文老師,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喜歡讀書,而且書讀得比較雜,因為語文老師不是一個學者,他不是專門研究文學的人,不需要太深,但要什麼都讀一點,懂一點。
書讀得要雜,讀雜之後,你的知識就會通。一個文本你要讀懂,需要各方的知識準備,你的書讀得雜的話,你的知識就會融會貫通,總的來説就是要多讀書。
讀書,是教育的本質
什麼是教育?就是愛讀書的校長和愛讀書的老師,帶領着學生一起讀書。就這麼簡單。但真要做到,還真不容易。
中小學教育是幹什麼的?一是培養學生讀書的興趣;二是教給學生好的讀書方法;三是養成讀書的習慣。做到這三條,學生就會一輩子讀書,受益無窮。
除了引導學生讀紙質的書,還要創造條件,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進行學習。更需引導學生讀“生活”這本活書、大書。要引導學生認識自己腳下的土地,土地上的文化與父老鄉親。
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在長期的歷史實踐中,每一個地方的老百姓都找到了一種適合於在自己鄉土上生存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並形成了相應的地方文化與地方知識。
我們的教育,特別是鄉村教育,應該編寫鄉土教材,開設鄉土課程,引導學生學習地方文化和地方知識,從而和養育自己的這方土地建立精神聯繫。以後學生長大了,無論走到哪裏,都會有自己的根。
我們要推動教育改革,也可以考慮從組織讀書會開始。先在教師中組織讀書會,校長也以普通讀書人的身份參加。定期共讀一本書,邊讀邊討論,不僅讀教育的書,還要讀文學、社會、歷史方面的書。
一本一本讀,就會形成某種共識,然後大家商量着共做一些關於教育改革和鄉村建設的事情,把讀書與實踐結合起來。在這一過程中,就會逐漸形成學校的教學骨幹隊伍,這樣逐漸積累,就會在學校裏自然形成讀書的氛圍。
我把它叫做“靜悄悄的教育存在改革”。不聲不響地,實實在在地,一點一滴地做,而且是每個人都可以做的,就看你是不是有心人。
從經典閲讀開始第一,多讀名著和經典的作品,它們是一個時代文明的結晶,高層次的東西。
第二,要考慮到青少年的年齡特徵,小學和初中可以多讀童話、神話和寓言故事,讀一些美好的東西,給生命的底子打上精神的亮色;高中應更廣泛,要引導學生讀文史哲,包括自然科學的書、科普作品、傳記作品,都應該讀,不要限於文學。這些書會給青少年提供一個很高的人生標尺。
對青少年來説,從初中到高中是一個飛躍,我們可能會對他們的閲讀能力估計不足。在這個階段,應該鼓勵他們讀一些嚴峻的東西,大氣的東西,打開他們的視野。
第三,主張個人化閲讀。課外閲讀要和教學有所區別,更強調個人愛好、偏好、興趣,讓學生自己去選擇閲讀什麼,要和他們建立一種基本的信任關係。
已有10000+人加入力薦,歡迎更多朋友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