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同學複試結束!來看看他們考了什麼
盡 吾 之 力,以 達 天 際
萌新啓航,院校信息,
你準備好複試了嗎?
不知不覺,初試結果已經出來了一個月,而第一波複試已經來臨了。
今天,我們的浙江大學傳播學學碩同學參與了第一次面試,來聽聽他是如何複試的?
|
介紹
1
我本科就讀於寧大廣告學,因為個人興趣也輔修了部分新聞學的課程。報考的浙江大學傳播學學碩,初試成績比較靠前,但是我們初複試比例竟然有3:10!3:10!這意味着,複試才是我們的重頭戲。
|
流程
2
老師會先私戳讓你選擇面試問題序號,連線調試好設備,並出示證件,等待大概四五分鐘,負責連線的老師會把面試老師的賬號拉進來。連接一看,好傢伙,十多位老師圍坐在會議桌前面,彷彿我在做學術會議主講人(禮貌微笑.jpg)。
接着面試秘書會確認你的姓名(浙大沒有自我介紹環節),展示一個ppt,上面是之前通過選擇序號確定的兩道問題,二選一。問題可思考兩分鐘,回答六分鐘,思考期間可以動筆寫提綱。問題答完後,老師根據你的回答繼續追問,大概你來我往的七八個回合,我的專業課面試就結束了。
最後是英語面試環節,同樣是展示一段ppt,朗讀並翻譯。很明顯這段英文是從一些論文裏摘出來的摘要之類(真的好想谷歌翻譯一下,有道也行啊)。
|
具體問題
3
專業課我們問到了,一個是關於傳播學內卷化,如何理解社會學意義上的內卷,另一個是如何理解“新聞即知識”,此外我還有一道關於研究方法的題,因為沒看懂就沒記住,哈哈,還有一位同學是被問到“從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選取一個概念,談談對媒介研究的啓示”以及“思想史上關於身體的論述、概念與理論”(劉海龍老師有篇論文梳理過)。
我選擇了闡述“新聞即知識”,因為有提到新聞的建構性,老師就此追問如何看待這種建構等其他我回答裏提到的概念(所以千萬別給自己挖坑),還有一位老師就集中在新聞與知識的定義、區別等問題提問。這兩位老師都問到了同一個問題“你有沒有關注什麼學者或者哪本著作和文獻”,真靈魂拷問。有點後悔昨晚那篇推送只是囫圇吞棗看了一遍,留下悔恨的淚水。
英語抽到了關於假新聞的論述。朗讀還不算太難,關鍵是要翻譯。我初試使用的是日語,已經很久沒好好學過英語了,有好幾個單詞不認識,翻譯的時候從句好長,有幾句就只能翻譯個大概。
|
經驗教訓
4
做好心理建設,面試問題很廣,問到不熟悉的問題很正常。
學會列提綱,否則兩分鐘準備時間真的會很懵,那種十秒鐘寫出兩個大點,接下來全在發呆的感覺,真的很焦灼,時間在流逝,腦袋在放空。
發現思維跟不上的時候,放慢語速,給自己點思考時間,我中間卡頓了五秒鐘,彷彿過了五年。
|
回憶版複試真題
5
1、有學者認為,新聞即知識,你怎樣認為。(追問,新聞和知識在什麼層面上一致,在什麼層面上有區別,他們的定義分別是什麼)
2、怎樣理解社會學中的內卷,如何看待傳播學研究的內卷化
3、還有一道,記不清了,因為我沒選[破涕為笑],我也沒看懂
瓦叔點評:
看了浙大題目:可能很多同學會一頭霧水,這考的是啥?丁真呢?短視頻呢?直播帶貨呢?
如果你有這種想法,那你就要注意了。這次浙大給你提了一個醒,也給我們指出了近年來新聞傳播的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重要趨勢:就是逐漸從技術現象轉向到理論創新。
如果大家之前看了我們昨天的推送。或者是劉海龍老師的《解讀2020中國的傳播學研究》,《解讀2020中國的新聞學研究》就可以發現一個點:技術的佔比非常少,絕大多數的研究都集中在理論研究上。例如媒介的物質性、行動者網絡理論、媒介時空、身體研究等等。如果你要再往深度發掘,還會發現還有兩個特點:大量的質疑反思,包括對技術的反思,也包括對傳統理論觀點(甚至包括新聞傳播學本身)的質疑、反思;大量的借用其他學科的思想資源,發掘出自己的理論的過去。
這是學科進入新階段的標誌。從2011年“微博元年”開始的十年,可以看作是中國的新聞學和傳播學的一個動盪十年。從2011年到2017年,這是一個“技術崇拜”的階段,社交媒體、視頻音頻媒體、融合媒體、智能媒體飛速發展,動搖、挑戰傳統媒體的範式。在這個階段,基本新聞傳播學都在考察新媒體的表面特點,以及傳統媒體如何應用新媒體的策略研究為主。
從2018到2019年,尤其是在智能媒體、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逐漸顯露之後,對新媒體逐漸冷靜下來,開始從初步研究進入到深層階段,嘗試把它納入到更大的視角和背景內。因此這段時間的考題就多了很多新的理論現象題。而從2020之後,新的理論,新的現象在逐漸和新聞傳播學已有的理論體系結合,過去的理論也在被質疑、挑戰和進一步完善。從以往的“破”,到今後的“立”,新的新聞傳播的體系和結構在逐漸形成。從這個角度來説,也許從今年開始的這個十年,新傳考研會變得非常不同。
具體而言,這次兩道題其實就體現出了重要的一點:強調理論反思。
其實這兩道題都有和內卷結合。內卷是什麼意思?內卷被更多的翻譯為過密化,最早是歷史人類學家吉爾茨在考察印尼水稻生產時提出的,目的就是描述“小農經濟不斷髮展卻長期不能過渡到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的這一現象。農業發展帶來的是過多的甚至無意義的精耕細作,卻沒有帶來真正的經濟模式革新。這個概念後來在網絡中傳播,被廣泛的用來形容”無意義的低水平競爭“。
內卷和新傳有什麼聯繫呢?對於新聞傳播學而言,內卷的內涵在於研究缺乏廣闊的學科視野,缺乏有價值的學術問題,缺乏有價值的研究目標。研究不斷的細化主體(例如從用户轉到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研究方法不斷的創新,甚至研究內容不斷的變換(例如5G、人工智能的許多內容),但是實質上並沒有帶來新的有價值的理論路徑。研究或是浮於表面,成為單純的經驗總結;或是過於雕琢研究方法,得到精確但無意義的結果。
解決內卷化應該分為幾個部分,對於宏觀來看,解決內卷的核心是要突破路徑依賴。而突破路徑依賴從基礎上需要將傳播學、新聞學和其他學科相結合,擴大自己的研究視野,碰撞出有價值的理論火花。同時需要更多的進行具體的、不帶前提的經驗觀察,紮根本土,迴歸社會,在實踐中觀察出真的、未待解決的真問題。第三則是需要回顧和反思已有的理論範式,尤其是勇於挑戰傳統的範式例如5W範式。建立新的,以人為本的傳播學研究範式。
例如,我們可以説,對於公共領域理論,按照原來的定義我們一直在探討的是公共領域和政府的衝突問題。因此一直在“中國是否有公共領域”這個問題上爭執不休。但是如果真正從中國人蔘政議政的文化出發,以中國“中庸調和”和“差序格局”的觀點,分析中國人的政治討論,那麼就又可以走出一個新方向來。
新聞與知識的部分則是更加複雜。傳統環境下新聞研究包含三種主要視角,第一是作為意識形態,強調新聞和社會權力結構之間的關係。第二是作為商品的新聞,通過對新聞生產、流通和消費來審視社會權力和傳播之間的關係。第三是作為信息的新聞,強調新聞傳遞事實的準確性。
而帕克知識社會學引入新聞研究,提出新聞具有社會認知功能,即面對模糊的、斷裂的、不連續的現實世界,新聞提供了一幅關於事件的“認知圖景”,帕克認為,區域性知識 (信息、 新聞) 無論單獨而言如何準確而充分, 都是強調部分。而作為知識的新聞則強調對人類知識和共識的貢獻。
我們認識新聞作為知識,其實可以從這幾個角度去看:首先,新聞應該強調它輔助公眾的理解現實功能。新聞不僅僅應該體現出表面現象尤其是碎片化、時效性,還應該進行深入的解釋。例如解釋性報道。第二,要重視新聞在形成共同體中的功能,新聞不是以傳播為結束,而是傳播的開始:公眾需要對它的信息進行完整的討論,形成完整的共識。第三,新聞作為知識,自然也會有知識鴻溝、數字鴻溝這個問題。確保社會中各個不同階層成員得到知識的權利,不僅是維護社會和諧的必然之道。也是確保社會活力的源泉。
可以看到,這三個點正好擊中了當下新聞學的要害:碎片化、後真相(不是促進合作而是造成分歧)、數字鴻溝問題。因此,我們最後,也可以把這個點和新聞中的問題結合。進行新聞業的展望。
今日互動:快把你們的複試題目分享給我們,説不定還會得到「瓦叔點評」!
撰文 - 瓦洛佳團隊
編輯 - 瓦叔 胖迪
圖片 - 來源於網絡
校對 - 瓦洛佳團隊
排版 - 九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