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92年,明朝萬曆二十年,統一了日本的豐臣秀吉為實現更大的野心開始渡海入侵朝鮮。戰爭之初日軍勢如破竹,朝鮮國王逃到鴨綠江邊急嚮明朝求救,後來在明軍的援助下歷經數年才將日軍趕回了老家。
可以説在這場戰爭中,朝鮮軍隊的表現是極其丟臉的,因為朝鮮半島承平日久,兩百年沒見過戰爭,而日本剛剛結束戰國時代,參戰的都是戰國老兵,其結果可想而知。
不過丟臉的朝鮮還有一個長臉特例,那就是李舜臣率領的朝鮮水師,它曾屢次重挫日本水師,取得了許多輝煌戰果,李舜臣也因此成為半島史上最著名的民族英雄之一。
而在朝鮮水師中除了李舜臣外,最著名的就要數他設計製造的秘密武器——龜船了,朝鮮人在水師取得勝利後甚至陷入了對這種戰船的狂熱崇拜中,直到19世紀依然妄圖用它來對付西方殖民者。
龜船
之所以叫“龜船”,是因為它全身渾圓,覆有裝甲外殼,很像一隻烏龜。別看它外表蠢萌,實戰能力卻不差。這種戰船渾身滿布尖刺,根本無法在表面行走,而戰鬥人員全部躲在船體內部,通過四周70多個射擊口向外發射火炮、火槍、箭矢等遠程武器,堪稱一座海上堡壘。
除了較強的防禦力和火力外,龜船還擁有不少其它優勢:在利用風帆推進之外,它的側舷還裝有許多船槳,可以在戰鬥中迅速提速;船底設計成U形,相比傳統的V形更易在小範圍轉向,且行駛較平穩,有效提升了射擊準確度。
這些優勢使得龜船可以在敵船中橫衝直撞,並容易脱身,因此成為朝鮮水師的主力戰艦,在海戰中大顯神威,給日本水師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然而這世上沒有萬能的東西,龜船也不例外,它存在許多劣勢,比如它的造價高昂,很難大量生產;再比如它的體型不夠大,火力不夠猛,無法對抗火力更強大的敵人;還比如它的U型船底增加了水流阻力,使它顯得笨重,不適合遠程巡航。
假如日本能根據龜船的弱點找到剋制它的方法,歷史或許就能改寫,然而日本人沒能做到,這才成就了李舜臣一世英名。
正所謂“合適的就是最好的”,龜船之所以能在對日作戰中取得巨大成功,完全在於李舜臣洞悉了敵我雙方的優勢和劣勢,並根據這些改良設計出了這種新式戰船。
那麼雙方水師的優勢和劣勢又是什麼呢?
日朝兩國水師優劣對比
日本是倭寇的大本營。從13世紀開始,這些日本海盜就不斷地襲擾東亞和東南亞的沿海地區,給當地人民造成了巨大損失,也令各地政府頭疼不已。這些倭寇就是侵朝日軍水師的雛形。
倭寇的主要目的是搶劫財富而非海戰,所以多采用快速靈活的船隻,武器也以輕武器為主,例如弓箭、火槍、刀劍等,而海上遭遇時多采用跳幫戰術。
所謂“跳幫”,就是從己方船隻跳上對方船隻,然後進行白刃戰,直到完全佔領對方船隻為止,所以也叫登船戰。這種戰鬥方式的最大優點是能保證對方船隻財產的完整性,因此深受海盜的青睞。
而且跳幫戰是狹路相逢勇者勝,相當考驗白刃戰能力,這恰恰是日本人的優勢。這個尚武好鬥的民族無論刀具製造工藝還是實戰刀法都堪稱一流,令抗倭名將戚繼光都十分欣賞,因此不難想象日本人對跳幫戰的喜愛程度。
不過到了日本戰國時期,隨着各地武裝對抗的升級,戰船體型也逐漸大了起來。但悠久的海上劫掠史讓日本水師仍帶有濃烈的倭寇痕跡,跳幫戰依然是他們最喜愛的戰術,為此他們還設計出“鈎繩”、“蜘手”等用來抓住敵船的裝置。
可以想象當一羣窮兇極惡的海賊武士揮舞着鋒利的日本刀跳上朝鮮戰船的情景,久不逢戰事的朝鮮水兵哪裏見過這等恐怖景象,更談不上奮起抵抗,多數只能乖乖束手就擒了。
而相比犀利的登船戰,日本水師的遠程戰法就顯得薄弱多了,誠然日本不乏弓箭,火繩槍的數量更是驚人,但是海戰中威力最大的大炮嚴重不足。因為日本鐵礦資源極其匱乏,這是他們能製造出狹窄而威力強大的日本刀的重要原因,也是他們不能擁有大量火炮的主要原因。
在當時的日本,一門火炮的製造成本是極其高昂的,因此他們更願意把有限的鐵資源用在製作刀具和火槍上,而火炮多從葡萄牙等西方殖民者手中購買,不過這個成本也不低。
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明軍特別喜歡使用大量火炮對日軍陣營進行猛轟,這令日本人十分害怕同時也羨慕不已。明朝火炮主要來自對葡萄牙等西方國家火炮的仿製,相比主要依靠進口的日本要強不知多少倍。
有大哥明朝做依靠,小弟朝鮮日子也不會太難過,再加上它本身鐵礦儲量也比日本高,因此朝鮮儘管在火槍方面處於明顯劣勢,但在火炮方面卻具有優勢。
於是我們可以得到日本、朝鮮兩國水師各自的優勢和劣勢:日本長於近戰而弱於遠戰,朝鮮則剛好相反。李舜臣正是捕捉到了這一點才根據雙方的優劣勢,在朝鮮傳統戰船基礎上設計出了這種新式戰船。
龜船上覆鐵甲,使火箭和燃燒彈難以對其造成致命傷害,而日本又缺少威力強大的火炮,這就使龜船更加有恃無恐。而鐵甲上又佈滿尖刺,日軍即便跳幫成功也很難立足。再加上龜船幾乎處於封閉狀態,朝鮮水兵全部躲在船艙內部,日軍急切之間很難攻入,最後只能望龜船而興嘆了。
由此可見,龜船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的傑作,而李舜臣憑藉龜船的威力和自己卓越的戰術,最終以少勝多創造了海戰史上的奇蹟,並世世代代受朝鮮人民的敬仰和緬懷。